丁香抗氧化活性及质量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2 04:59
丁香(Caryophylli flos),又称公丁香、丁子香等,系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当花蕾由绿转红时采摘,为2015年版药典收载品种。味辛,性温,归脾、胃、肺、肾经,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功效,为良好的芳香健胃剂,主治呃逆、呕吐、反胃等症。丁香作为一种药食两用中药,已被收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资源丰富,是我国传统进口“南药”之一,喜热带海洋性气候,主要产于一些热带地区,如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外地区,因其具有极高的药食两用价值,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沿海热带省份地区也相继引种栽培,并获得成功。丁香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等成分,黄酮类成分通常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抗病毒、解热、抗肿瘤等广泛的药理活性。现行《中国药典》仅对丁香酚这一活性成分作了定性和定量研究,而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在活性成分上仅以一种成分来进行质量控制,说服力不足。目前,丁香中黄酮及其他成分的相关研究报道较为少见,为此:本课题首先对丁香总黄酮进行研究,首次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丁香总黄酮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液...
【文章来源】: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山奈酚标准曲线
V2为待测液体积(ml),m 为丁香粉末质量(响总黄酮提取量的单因素考察醇浓度对丁香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称取丁香药材粉末约 0.5g 共 6 份,分别于索氏提取器处理,脱脂完毕后弃去石油醚,药渣挥干石油醚,再用0%、50%、60%、70%、80%、90%,ml/ml)进行水浴回 30:1,提取时间为 120min,过滤后滤液照“2.1.2 山奈含量测定”项下方法进行稀释定容,并测定吸光度、计试验结果如图 1-2,由图可以看出,随着乙醇浓度逐渐提取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乙醇浓度过高或过低的总黄酮提取量,乙醇浓度在 60%~70%之间时可达到单因素考察确定的最佳乙醇浓度范围为 60%~70%。
液料比对丁香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丁香中丁香酚含量研究[J]. 张锐,卢金清,江汉美,周坤,徐惠芳. 亚太传统医药. 2015(12)
[2]HS-SPME-GC-MS分析不同产地丁香挥发性成分[J]. 卢化,张义生,黎强,张锐,卢金清.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09)
[3]丁香精油抗奶牛乳腺炎病原微生物活性研究[J]. 陈百万,袁永红,王礼柏,代敏,蒲忠慧.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02)
[4]丁香油对泥鳅麻醉效果的研究[J]. 包杰,姜宏波,卢焕云,燕伟山,于业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4(05)
[5]丁香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及其在馒头保鲜中的应用[J]. 张媛媛,石亚丽,李书国. 粮食加工. 2014(05)
[6]丁香含漱法在治疗口腔溃疡中的妙用[J]. 李京津,宋平. 内蒙古中医药. 2014(25)
[7]大黄和公丁香对致病性哈氏弧菌及其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J]. 黎家勤,庞欢瑛,简纪常,汤菊芬. 安徽农业科学. 2014(24)
[8]RP-HPLC同时测定公丁香中5个三萜酸的含量[J]. 邹盛勤,周兰姜. 药物分析杂志. 2014(03)
[9]丁香提取液可食性复合涂膜对新余蜜橘常温保鲜效果的影响[J]. 陈楚英,陈明,付永琦,万春鹏,郭娟华,陈金印. 现代食品科技. 2014(02)
[10]丁香提取物对人肝细胞H2O2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 张慧芸,庄军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3(09)
博士论文
[1]丁香和升麻的化学成分研究[D]. 但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006
[2]中药丁香减肥作用及机理研究[D]. 刘忠荣.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不同产地丁香中总黄酮和挥发性物质的比较研究[D]. 张锐.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
[2]银木挥发性成分及总黄酮抗氧化的研究[D]. 李雨玲.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
[3]公丁香和母丁香化学成分的高速逆流色谱分析[D]. 高璐.辽宁师范大学 2011
[4]丁香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研究[D]. 金宏.中国海洋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52699
【文章来源】: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山奈酚标准曲线
V2为待测液体积(ml),m 为丁香粉末质量(响总黄酮提取量的单因素考察醇浓度对丁香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称取丁香药材粉末约 0.5g 共 6 份,分别于索氏提取器处理,脱脂完毕后弃去石油醚,药渣挥干石油醚,再用0%、50%、60%、70%、80%、90%,ml/ml)进行水浴回 30:1,提取时间为 120min,过滤后滤液照“2.1.2 山奈含量测定”项下方法进行稀释定容,并测定吸光度、计试验结果如图 1-2,由图可以看出,随着乙醇浓度逐渐提取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乙醇浓度过高或过低的总黄酮提取量,乙醇浓度在 60%~70%之间时可达到单因素考察确定的最佳乙醇浓度范围为 60%~70%。
液料比对丁香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丁香中丁香酚含量研究[J]. 张锐,卢金清,江汉美,周坤,徐惠芳. 亚太传统医药. 2015(12)
[2]HS-SPME-GC-MS分析不同产地丁香挥发性成分[J]. 卢化,张义生,黎强,张锐,卢金清.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09)
[3]丁香精油抗奶牛乳腺炎病原微生物活性研究[J]. 陈百万,袁永红,王礼柏,代敏,蒲忠慧.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02)
[4]丁香油对泥鳅麻醉效果的研究[J]. 包杰,姜宏波,卢焕云,燕伟山,于业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4(05)
[5]丁香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及其在馒头保鲜中的应用[J]. 张媛媛,石亚丽,李书国. 粮食加工. 2014(05)
[6]丁香含漱法在治疗口腔溃疡中的妙用[J]. 李京津,宋平. 内蒙古中医药. 2014(25)
[7]大黄和公丁香对致病性哈氏弧菌及其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J]. 黎家勤,庞欢瑛,简纪常,汤菊芬. 安徽农业科学. 2014(24)
[8]RP-HPLC同时测定公丁香中5个三萜酸的含量[J]. 邹盛勤,周兰姜. 药物分析杂志. 2014(03)
[9]丁香提取液可食性复合涂膜对新余蜜橘常温保鲜效果的影响[J]. 陈楚英,陈明,付永琦,万春鹏,郭娟华,陈金印. 现代食品科技. 2014(02)
[10]丁香提取物对人肝细胞H2O2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 张慧芸,庄军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3(09)
博士论文
[1]丁香和升麻的化学成分研究[D]. 但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006
[2]中药丁香减肥作用及机理研究[D]. 刘忠荣.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不同产地丁香中总黄酮和挥发性物质的比较研究[D]. 张锐.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
[2]银木挥发性成分及总黄酮抗氧化的研究[D]. 李雨玲.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
[3]公丁香和母丁香化学成分的高速逆流色谱分析[D]. 高璐.辽宁师范大学 2011
[4]丁香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研究[D]. 金宏.中国海洋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52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952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