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蔓生百部生物碱(Stemonamine)的全合成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0 09:20
  本论文研究工作以蔓生百部生物碱(Stemonamine)的全合成为目标,利用课题组发展的还原oxy-Nazarov电环化反应作为关键步骤,设计了两种合成策略,第一种是[5-5→5-5-7]成环策略,即先通过还原oxy-Nazarov电环化反应构建[4.4]氮杂螺环,再通过1,4-加成构筑七元环(图1)。目前已经通过该策略成功制备了氮杂螺环骨架化合物以及关键中间体2-32,为后续七元环的构建奠定了基础。第二种策略是[5-7→5-7-5]成环方式,即先通过半片呐醇重排反应制备pyrrolo[1,2-a]azepine骨架,再通过还原oxy-Nazarov电环化反应构建五元环(图2)。目前已成功制备得到了半片呐醇重排反应前体化合物2-54,为后续pyrrolo[1,2-a]azepine骨架的构筑,以及进一步蔓生百部生物碱(Stemonamine)的全合成奠定了基础。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蔓生百部生物碱(Stemonamine)的全合成研究


Stemonamine的逆合成分析(方案一)

代表性,生物碱,百部碱,百部


百部生物碱的分离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1913 年 Furuya 从蔓生百部中分离得到生物碱 Hodorine。随后,Suzuki 等[6]从蔓生百部根部分离得到百部次碱(Stemonidine)、异百部次碱(Isostemonidine)和百部碱。1930 年 Schild 等[7]通过氧化还原和 Hofmann 降解等化学方法初步确定了对叶百部碱(Tuberostemonine)的官能团。随着波谱技术的应用,上世纪 50 年代,加拿大科学家 Gotz 和 Boyri 等[8-10]应用红外(IR)、紫外(UV)、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等分析手段,实现了对叶百部碱平面结构的首次确定,随后 Edwards[11]通过单晶衍射(X-Ray)技术最终实现其立体结构的确定。我国也有不少化学家致力于百部生物碱的研究,朱任宏等[12]对直立百部和对叶百部进行分离,成功分离得到了直立百部碱(Protostemonine)和对叶百部碱(图 1.2)。1980 年以后,朱子清、郭伽、徐任生、林文翰和叶阳等[13-21]系统的研究了国内百部科植物,并分离鉴定了大量新的生物碱,包括一些新的生物碱骨架,为百部生物碱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核结构,碳链,取代基,结构特征


图 1.3 百部生物碱的分类(Pilli)Figure 1.3 Classification of stemona alkaloids (Pilli)er 等[25]系统总结了 82 种生物碱的结构特征后,根据 pyrrolo核结构 C-9 位置连接不同的碳链取代基,将百部生物碱rine 型、Protostemonine 型和 Croomine 型(图 1.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百部生物碱的化学研究 Ⅱ.细花百部中微量生物碱的结构研究[J]. 林文翰,徐任生,钟琼芯.  化学学报. 1991(10)
[2]狭叶百部中新生物碱的结构研究[J]. 林文翰,叶阳,徐任生.  有机化学. 1991(05)
[3]百部生物碱的化学研究——Ⅰ.细花百部新生物碱[J]. 林文翰,徐任生,钟琼芯.  化学学报. 1991(09)
[4]细花百部碱的结构[J]. 林文翰,应百平,唐宗俭,徐任生,钟琼芯.  化学学报. 1990(08)
[5]中药百部中的植物硷Ⅱ.—对药百部和直立百部的植物硷[J]. 朱任宏,杨保津.  化学学报. 1955(02)

博士论文
[1]天然产物狭叶百部碱,蔓生百部酰胺,异狭叶百部碱,蔓生百部碱和细花百部新碱的全合成研究[D]. 陈志华.兰州大学 2012
[2]三尖杉酰胺的全合成新方法及海南粗榧新碱的全合成[D]. 张志伟.兰州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27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027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f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