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郁颗粒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海马区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17 10:38
目的:以CMUS抑郁模型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及海马区C-FOS蛋白的表达变化为依据,探讨舒郁颗粒对CMUS抑郁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理论依据。以实验研究舒郁颗粒对于动物模型行为学的影响,证明其抗抑郁效果,明确量效关系。同时以免疫组化的方法探讨“疏郁和中,宁心安神”为治则,组方为舒郁颗粒的中药复方制剂抗抑郁作用是否与改善小鼠海马区C-FOS蛋白的表达相关,为中医治疗抑郁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为施加因素,进行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型抑郁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其刺激方法包括:断食、断水、潮湿垫料、震荡鼠笼+噪音刺激、倾斜鼠笼、冰水游泳、夹尾等。造模成功后,给予模型小鼠不同剂量的中药舒郁颗粒。将健康昆明品系小白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氟西汀组,舒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采用自主活动、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糖水偏爱实验,检测抑郁症小鼠行为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FOS蛋白在小鼠海马区表达情况,旨在探讨慢性应激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以及临床验方舒郁颗粒的抗抑郁作用效果及其机制。结果:1、体重: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实验动物体重均较前增加,...
【文章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各组小鼠体重的比较
舒郁颗粒高剂量组5.24±1.16# * 5.97±1.35# * 6.93±1.32# *舒郁颗粒中剂量组5.08±1.07# * 5.82±1.27# * 6.77±1.23# *舒郁颗粒低剂量组4.95±1.11# * 5.74±1.21# * 6.62±1.31# *氟西汀组5.11±1.03# * 5.86±1.13# * 6.89±1.24#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P<0.05
组别 给药第 7 天 给药第 14 天 给药第 21 天空白组93.5±14.59 94.2±11.57 92.93±11.45模型组39.71±9.32* 36.4±10.97* 31.4±14.92*舒郁颗粒高剂量组50.31±8.68# * 60.54±10.17# * 72.62±12.93# *舒郁颗粒中剂量组49.41±9.96# * 56.82±11.17# * 66.97±10.16# *舒郁颗粒低剂量组48.62±9.47# * 53.12±11.54# * 62.32±13.72# *氟西汀组47.48±8.37# * 53.23±10.73# * 67.13±12.35#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P<0.05表 6 给药后各组小鼠自主活动比较( x±s n=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 于文娟,朱丽萍. 精神医学杂志. 2012(05)
[2]从少阴证辨治精神心理睡眠障碍[J]. 李艳.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9(11)
[3]急性应激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和前脑皮层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J]. 宋倩,孔宏,张亚楠,王玉其,李亚.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4]卒中郁证合病辨治[J]. 徐光宇,石景洋. 中国医药导报. 2009(06)
[5]郁证与虚证的关系初探[J]. 张振广,王彦晖. 世界中医药. 2009(01)
[6]309例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龙丽萍,周于禄,阳国平. 中国药物警戒. 2009(01)
[7]浅谈气郁化火致郁证的辨证施治[J]. 刘燕红. 江西中医药. 2007(12)
[8]浅谈抑郁症与中医学相关疾病对应关系[J]. 田旭升. 新中医. 2007(07)
[9]心理应激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J]. 李婷,朱婉儿,姜乾金.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09)
[10]应激反应中HPA轴的中枢调控和免疫调节[J]. 路翠艳,潘芳.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03)
本文编号:3037865
【文章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各组小鼠体重的比较
舒郁颗粒高剂量组5.24±1.16# * 5.97±1.35# * 6.93±1.32# *舒郁颗粒中剂量组5.08±1.07# * 5.82±1.27# * 6.77±1.23# *舒郁颗粒低剂量组4.95±1.11# * 5.74±1.21# * 6.62±1.31# *氟西汀组5.11±1.03# * 5.86±1.13# * 6.89±1.24#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P<0.05
组别 给药第 7 天 给药第 14 天 给药第 21 天空白组93.5±14.59 94.2±11.57 92.93±11.45模型组39.71±9.32* 36.4±10.97* 31.4±14.92*舒郁颗粒高剂量组50.31±8.68# * 60.54±10.17# * 72.62±12.93# *舒郁颗粒中剂量组49.41±9.96# * 56.82±11.17# * 66.97±10.16# *舒郁颗粒低剂量组48.62±9.47# * 53.12±11.54# * 62.32±13.72# *氟西汀组47.48±8.37# * 53.23±10.73# * 67.13±12.35#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P<0.05表 6 给药后各组小鼠自主活动比较( x±s n=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 于文娟,朱丽萍. 精神医学杂志. 2012(05)
[2]从少阴证辨治精神心理睡眠障碍[J]. 李艳.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9(11)
[3]急性应激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和前脑皮层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J]. 宋倩,孔宏,张亚楠,王玉其,李亚.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4]卒中郁证合病辨治[J]. 徐光宇,石景洋. 中国医药导报. 2009(06)
[5]郁证与虚证的关系初探[J]. 张振广,王彦晖. 世界中医药. 2009(01)
[6]309例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龙丽萍,周于禄,阳国平. 中国药物警戒. 2009(01)
[7]浅谈气郁化火致郁证的辨证施治[J]. 刘燕红. 江西中医药. 2007(12)
[8]浅谈抑郁症与中医学相关疾病对应关系[J]. 田旭升. 新中医. 2007(07)
[9]心理应激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J]. 李婷,朱婉儿,姜乾金.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09)
[10]应激反应中HPA轴的中枢调控和免疫调节[J]. 路翠艳,潘芳.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03)
本文编号:30378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037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