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羚羊感冒制剂中连翘、荆芥挥发油的提

发布时间:2021-05-10 13:32
  挥发油是解表类药物的一大类成分,是其主要功效的物质基础,但因其易挥发、易氧化、易分解,采用传统方法喷洒加入挥发油制得的制剂,无论是胶囊、片剂还是其他常见剂型,均存在有效成分损失严重等问题。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14年12月25日召开的“2014年第四季度药品风险评估会议”上,提出了部分品种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和问题,其中就涉及到羚羊感冒胶囊剂、片剂。因此,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中药挥发油的稳定性,保证其制剂的质量,是发展中药挥发油制剂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目前中药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采用β-环糊精(β-CD)包合技术将连翘、荆芥的挥发油与薄荷素油一起混合后进行包合,提高其稳定性和溶解性,让液体药物变成粉末,改变其形态,减少挥发油损失,掩盖其不良气味,提高挥发油的生物利用度,进而保证其疗效,并进一步考察其制剂的稳定性。为提高中药制剂中挥发油的稳定性,开发含挥发油的中药制剂提供科学依据。目的:为使挥发油提取尽量完全,采用正交实验确定连翘、荆芥混合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保证挥发油成分含量稳定安全,本研究运用正交实验,优选羚羊感冒制剂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条件及参数,考察包... 

【文章来源】: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连翘、荆芥混合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荆芥、连翘及薄荷混合挥发油β-CD的包合工艺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CD包合技术在挥发油制剂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白术、桂枝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及其包合物评价[J]. 相聪坤,张静宜,李佳佳,李春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7(01)
[2]多指标综合评价优选葶苈生脉方中桂枝、白术提取工艺[J]. 张静宜,张华潭,魏艳婷,白瑞丹,李春花.  中国现代中药. 2016(08)
[3]连翘、薄荷混合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J]. 张艳军,王永香,孟瑾,朱明岩,吴云,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03)
[4]复方鱼腥草颗粒中连翘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优化研究[J]. 施晓光.  中国药业. 2016(06)
[5]多指标优选香芍颗粒挥发油中β-环糊精的包合工艺[J]. 张林,李元波,朱丽萍,张爱军.  中成药. 2016(02)
[6]桂枝和肉桂混合挥发油的包合工艺研究[J]. 石婷婷,陈翠微,吴鑫,曹岗,蔡宝昌.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02)
[7]紫苏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J]. 杨琼,李亮,陈蓓,马李夏子,赵越平,石小鹏,文爱东,成源.  山西医药杂志. 2016(02)
[8]丁香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表征[J]. 朱庆英,张永辉,朱琼,丁乐.  中国药房. 2016(01)
[9]芹菜素-环糊精包合物在溶液中的制备、表征及抗氧化性[J]. 李进霞,于肯明,张慧芝,闫燕艳,孙树茂.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10]含挥发性成分中药牡丹皮和肉桂配方颗粒不同制备工艺的比较研究[J]. 王杰,史德胜,刘冰,周军,邵建强,唐素芳,闫东.  中草药. 2015(24)

硕士论文
[1]连翘—荆芥挥发油不同活性部位的抗炎作用及其纳米乳的制备[D]. 杨文婧.西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79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179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6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