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尿毒康合剂对急性肾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与临床疗效评价

发布时间:2021-06-22 12:40
  目的:尿毒康合剂是主要由黄芪、大黄、丹参等构成的中山市中医院院内制剂,具有排毒、化瘀、益气生血的功效。现有研究表明,尿毒康合剂具有良好的肾功能保护作用,可以改善肾血流量和肾小球的微循环。本课题通过建立肾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和进行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药物临床实验,观察尿毒康合剂对模型大鼠肾脏的影响以及对临床AKI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尿毒康合剂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1、观察不同剂量的尿毒康合剂对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肾脏的影响。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以下5组:(1)假手术组(S组):术前一周每天给予2mL生理盐水灌胃(n=12);(2)模型组(I/R组):在肾缺血再灌注前一周每天给予2mL生理盐水灌胃(n=12);(3)尿毒康合剂低剂量组(3组);在肾缺血再灌注前1周按照0.009mL/(g.d)(相当于原生药量0.55g)剂量给予尿毒康合剂灌胃预处理(n=12);(4)尿毒康合剂中剂量组(4组);在肾缺血再灌注前1周按照0.009mL/(g.d)(相当于原生药量1.1g)剂量给予尿毒康合剂灌胃预处理(n=12);(5)尿毒康合剂高剂量组(5组):在肾缺血再灌注前1周... 

【文章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中药防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探讨
        1.1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因素
        1.2 中药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护作用机制
        1.3 总结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动物
        2.1.2 实验主要试剂
        2.1.3 实验主要仪器
        2.1.4 分组
        2.1.5 肾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和取材
        2.1.6 实验方法及观察指标
        2.1.7 统计学分析
    2.2 实验结果
        2.2.1 各组大鼠肾功能的变化
        2.2.2 各组大鼠炎症指标的变化
        2.2.3 各组大鼠肾脏病理结构的改变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3.1 病例来源及分组
        3.1.1 入选、排除标准
        3.1.2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指标
        3.1.3 试验方法
        3.1.4 统计分析
    3.2 临床试验结果
        3.2.1 一般资料
        3.2.2 临床疗效
        3.2.3 不良反应记录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华南农村低收入地区慢性肾脏病和急性肾损伤的挑战[J]. 张裕生,吴燕华,李志莲,曾鹏飞,欧琼,董伟,陈源汉,梁馨苓.  中国血液净化. 2017(07)
[2]三七总皂苷预处理对急性期缺血再灌注肾脏的保护作用[J]. 林辉,张祥贵.  贵州医药. 2017(02)
[3]刺五加注射液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 李强,靳书滨,佘在霞,赵志勇,陈月,李峰,霍韶军.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6(12)
[4]百令胶囊联合尿毒康合剂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 黄琳,庞捷,李锦山,李燕林.  陕西中医. 2016(11)
[5]四种急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王志鹏,陈冬平,夏天一,王清华,高守红,陈万生,张凤.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03)
[6]179例急性肾损伤患者舌脉特征分析[J]. 林日阳,秦军燕,余杭英,李亚妤,俞东容,王宇晖,倪军,陈洪宇.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11)
[7]急性肾损伤的中医病因病机[J]. 谢王英,陈洪宇.  黑龙江中医药. 2015(05)
[8]黄芪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J]. 郭保伟,付刚,刘艳梅,邱道显,马志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14(17)
[9]急性肾损伤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的探讨[J]. 王骞,龚学忠.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04)
[10]尿毒康合剂对腹膜透析液诱导的大鼠腹膜组织学变化及TGF-β1表达的影响[J]. 黄琳,李燕林,庞捷.  中医临床研究. 2013(11)

硕士论文
[1]青藤碱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时NF-κB及iNOS水平的影响[D]. 杨艳妮.兰州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42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242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2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