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含绿原酸中药及制剂中绿原酸类成分的含量

发布时间:2021-06-28 15:35
  目的建立含绿原酸成分的中药及其制剂中所含的6种绿原酸"一测多评"(QAMS)的分析方法。方法以乙腈-0.4%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法,测定并计算以绿原酸为内参物的其他5种绿原酸类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考察相对校正因子的耐用性,确立以绿原酸为内参的QAMS法;分别采用已建立的QAMS分析方法和外标法计算含绿原酸中药(金银花、野菊花)及其滴眼剂中绿原酸类成分的含量,利用t检验和相对误差分析不同算法的含量差异,评价QAMS法的准确性;并采用相对保留时间方法对6种成分色谱峰进行准确定位。结果建立的以绿原酸为内参物的相对校正因子耐用性良好,采用2种方法计算10批次滴眼剂和3批次金银花及野菊花中绿原酸类成分的含量,两者相对误差范围为-3.32%~4.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建立的QAMS法可同时用于金银花、野菊花中药材及其滴眼剂中6种绿原酸类成分的质量评价,具有快速、准确、方便等特点。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导报. 2020,17(25)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含绿原酸中药及制剂中绿原酸类成分的含量


6种绿原酸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药食同源食品金银花中绿原酸标准物质的研制与评价[J]. 潘明飞,杨晶莹,李睿,刘凯欣,王硕.  中国食品学报. 2020(04)
[2]银黄-聚乙烯醇注射液稳定性研究[J]. 伍涛,李茂婷,邓余,曹政,闫志强,朱买勋.  福建农业科技. 2019(11)
[3]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咽糖中6种绿原酸类化合物的含量[J]. 张荣林,林雀跃.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16)
[4]杜仲不同“发汗”加工方法制品中绿原酸含量的比较[J]. 蒋杰,李雪营,魏学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01)
[5]绿原酸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J]. 杨玉彬,柯斌,秦鉴.  中成药. 2018(11)
[6]HPLC法同时测定多花蒿中绿原酸类成分的含量[J]. 荣传兰,孟勇,刘丹.  中医药导报. 2018(08)
[7]绿原酸及其异构体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研究进展[J]. 那袭雪,张文涛,谈远锋,黄薏霏,韦威,梁爽,宁小清.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3)
[8]绿原酸的药理作用及药用研发对策[J]. 严永旺,肖兰,周旭,杨红旗.  中国药房. 2017(19)
[9]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J]. 李建晨,廖明丽,贾玉捷,李文磊,刘佳.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15(05)
[10]热毒宁注射液中绿原酸的降解动力学研究[J]. 邱喜龙,任晓亮,张慧杰,萧伟,戚爱棣.  药物分析杂志. 2012(12)



本文编号:3254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254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d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