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分子机制

发布时间:2021-07-07 10:15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生物信息学挖掘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靶点和相关信号通路,探究此中药组方治疗心律失常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稳心颗粒中的入血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基于TTD, OMIM等数据库获取心律失常疾病相关靶点,将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进行交集映射,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对关键靶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绘制靶点关键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结果稳心颗粒中检索筛出41种入血活性成分,预测靶点561个,基于数据库获得已知的心律失常疾病靶点378个,两者交集映射出37个关键靶点,主要涉及钙信号通路、β肾上腺素能信号传导等多条信号通路,与血管收缩、血压调控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相关。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对稳心颗粒进行成分、靶点与疾病综合网络构建,对其关键靶点进行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分析,呈现出该方治疗心律失常的整体机制,为稳心颗粒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文章来源】: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20(16)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分子机制


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疾病靶点映射交集

靶点,疾病,药物,活性成分


稳心颗粒“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关系网络图

网络图,靶点,疾病,药物


GO功能分析药物-疾病关键靶点所涉及的生物学功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药理学方法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J]. 石垚,张巧艳,青梅,辛海量.  医药导报. 2018(S1)
[2]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J]. 张小婧.  海峡药学. 2018(11)
[3]中药抗心律失常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J]. 魏华民,吴红金.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02)
[4]三七总皂甙对慢性低氧大鼠右心室心肌细胞钙电流的影响[J]. 朱智勇,王晓睛,杨映宁,周定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4(03)
[5]三七总皂甙对烫伤应激大鼠心脏β-AR信号转导系统的调节作用[J]. 李晓辉,杨宗诚,黎鳌,何保斌.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7(03)

博士论文
[1]EGF对延迟整流性钾离子通道功能调节的研究[D]. 张国红.河北医科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69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269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e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