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糖脂代谢病共性生物标志物及田黄方干预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0 08:19
  背景:“糖脂代谢病”这一创新理论是由郭姣教授首次提出,是对以糖、脂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一系列复杂性疾病的统称,并提出了综合一体化防控策略。该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单病单治的局限,强调由糖、脂代谢紊乱造成的系列疾病的共性发病机制。在综合一体化防控策略的理论指导下,郭姣教授研发了多种有效防控糖脂代谢病的中药复方,前期基础研究已证明其具有较好的调肝降脂作用。为加深对“糖脂代谢病”创新概念的理解和丰富其科学内涵,本研究拟从糖、脂代谢性紊乱单病种入手,研究其共性发病生物标志物和系统研究复方中药对其防治的作用机制。目的:发现糖脂代谢病的共性生物标志物;系统研究田黄方防治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网络生物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预测并验证糖脂代谢病的共性生物标志物。2.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代谢组学方法和宏基因组学方法系统研究田黄方防治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结果:1.糖脂代谢病存在多种共性发病基因,其中ALB、APOE、NOS3、SERPINE1等基因可作为糖脂代谢病的共性生物标志物。2.网络药理学结果表明田黄方对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控胰岛素抵抗、PPAR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PI3K-Ak... 

【文章来源】:广东药科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糖脂代谢病共性生物标志物及田黄方干预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研究


网络药理学研究流程

网络图,靶点,疾病,药科大学


疾病-靶点网络疾病靶点

网络图,靶点,疾病,大于等于


作用网络如图 2.1 所示,通过网络结构分析删除节点度小于 6 的靶点基因,将节点度大于等于 6 的基因作为候选共性生物标志物,其网络图如图 2.2 所示。图 2.1 疾病-靶点网络疾病 靶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药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J]. 张凯,张宝珍,董林森,王秋岩,孙璐,唐俐.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9(02)
[2]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肾功能影响的系统评价[J]. 洪卫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01)
[3]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思路与方法[J]. 买买提依明·阿巴依甫.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03)
[4]基于新型代谢激素解析“枢纽肝”调节糖脂代谢的物质基础[J]. 颜凯旋,华爽,吴小琴,荣向路,叶得伟,郭姣.  世界中医药. 2019(01)
[5]从天然免疫介导的代谢性炎性反应角度探讨糖脂代谢病“浊”的生物学本质[J]. 吴小琴,颜凯旋,杨勇,荣向路,叶得伟,郭姣.  世界中医药. 2019(01)
[6]中药三七药理药效分析及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 王丽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05)
[7]肠道菌群功能及其与运动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李佳帅,唐强,朱路文,李宏玉,叶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12)
[8]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 陈余根.  基层医学论坛. 2019(02)
[9]中医就诊者对于中医知识的认知程度与提升策略研究——以国医堂患者调研为例[J]. 张津萌,杜琬晴,闫家馨,杨楠,张一茹,袁和静.  中医药导报. 2018(24)
[10]黄连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盖晓红,刘素香,任涛,刘毅,田成旺.  中草药. 2018(20)



本文编号:32755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2755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3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