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药桑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4 00:45
本文以新疆药桑叶为试材,对药桑叶醇提物的生物活性、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和分离鉴定出单体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进行系统研究。1.以80%乙醇在30℃条件下浸提药桑叶粗粉,浸提液减压浓缩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浓缩至干,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溶物。以Hela细胞为肿瘤细胞模型,通过MTT法研究各萃取物的抗肿瘤活性;以DPPH自由基的清除实验评价各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探究各萃取物的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药桑叶醇提物各萃取物生物活性是:抗肿瘤能力按照由强到弱,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水溶物;抗氧化能力由强到弱,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水溶物;降血糖活性表现为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水溶物>石油醚萃取物。结果表明药桑叶醇提物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2.采用薄层层析法结合多种柱色谱分离技术从药桑叶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出11个单体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紫外分光光谱、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串...
【文章来源】:塔里木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各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Fig.2-1ScavengingeffectsofeachpartonDPPH
23图 2-2 各萃取相对 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Fig2-2 Inhibition of α-glucosidase by each part取物具有的降血糖活性结果详见图 2-2。由图 2-2 数据可知,药桑叶物对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成剂量依赖性。抑制活性表现为同等浓取物体外抑制活性最强,正丁醇萃取物优于石油醚萃取物和水溶物。溶物对 -葡萄糖苷酶体外抑制活性接近。对所测各萃取物数据进行线糖、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 -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见
配置中底物配制、α-葡萄糖苷酶溶液配制均与本文 2.2.4.1 章节相液的配制:取适量单体化合物样品用 PBS 进行溶解,配制成浓2mg/mL、0.03mg/mL、0.04mg/mL、0.06mg/mL、0.10mg/mL糖溶液配制:取适量阿卡波糖片溶解于 PBS 中,配制成阿卡波2mg/mL、0.03mg/mL、0.04mg/mL、0.06mg/mL、0.10mg/mL体系和测定方法 2.2.4.2 章节相同。分析活性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毛叶巴豆的化学成分研究[J]. 钟金栋,李艳平,李洪梅,李海舟,李蓉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3(12)
[2]毛重楼的化学成分研究[J]. 黄贤校,高文远,谷克仁,马超一. 中草药. 2009(09)
[3]草果果实中的酚性成分[J]. 王暐,杨崇仁,张颖君. 云南植物研究. 2009(03)
[4]桑叶降糖活性成分研究[J]. 丁盈,蒋梅香,周应军,宋少江.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7(06)
[5]维药药桑的研究与应用[J]. 张帆,张刚,陆承志. 中国药业. 2007(20)
[6]药桑[J]. 陆承志. 中国果菜. 2006(01)
[7]新疆桑品种资源研究[J]. 郭洪荣,买买提依明. 陕西蚕业. 1994(02)
博士论文
[1]桃仁、桑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陈晓燕.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4
[2]桑属系统学研究[D]. 陈仁芳.华中农业大学 2010
[3]石菖蒲、华桑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倪刚.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10
[4]滇桑、蚕沙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 崔锡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
[5]鸡桑、华桑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张庆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7
[6]烈香杜鹃和光叶桑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戴胜军.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新疆药桑叶生物碱的提取及不同活性成分降血糖作用的研究[D]. 王贺.塔里木大学 2016
[2]新疆药桑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及协同抗氧化活性研究[D]. 张贵会.塔里木大学 2016
[3]桑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D]. 杨燕.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10
[4]黑桑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王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20648
【文章来源】:塔里木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各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Fig.2-1ScavengingeffectsofeachpartonDPPH
23图 2-2 各萃取相对 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Fig2-2 Inhibition of α-glucosidase by each part取物具有的降血糖活性结果详见图 2-2。由图 2-2 数据可知,药桑叶物对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成剂量依赖性。抑制活性表现为同等浓取物体外抑制活性最强,正丁醇萃取物优于石油醚萃取物和水溶物。溶物对 -葡萄糖苷酶体外抑制活性接近。对所测各萃取物数据进行线糖、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 -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见
配置中底物配制、α-葡萄糖苷酶溶液配制均与本文 2.2.4.1 章节相液的配制:取适量单体化合物样品用 PBS 进行溶解,配制成浓2mg/mL、0.03mg/mL、0.04mg/mL、0.06mg/mL、0.10mg/mL糖溶液配制:取适量阿卡波糖片溶解于 PBS 中,配制成阿卡波2mg/mL、0.03mg/mL、0.04mg/mL、0.06mg/mL、0.10mg/mL体系和测定方法 2.2.4.2 章节相同。分析活性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毛叶巴豆的化学成分研究[J]. 钟金栋,李艳平,李洪梅,李海舟,李蓉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3(12)
[2]毛重楼的化学成分研究[J]. 黄贤校,高文远,谷克仁,马超一. 中草药. 2009(09)
[3]草果果实中的酚性成分[J]. 王暐,杨崇仁,张颖君. 云南植物研究. 2009(03)
[4]桑叶降糖活性成分研究[J]. 丁盈,蒋梅香,周应军,宋少江.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7(06)
[5]维药药桑的研究与应用[J]. 张帆,张刚,陆承志. 中国药业. 2007(20)
[6]药桑[J]. 陆承志. 中国果菜. 2006(01)
[7]新疆桑品种资源研究[J]. 郭洪荣,买买提依明. 陕西蚕业. 1994(02)
博士论文
[1]桃仁、桑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陈晓燕.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4
[2]桑属系统学研究[D]. 陈仁芳.华中农业大学 2010
[3]石菖蒲、华桑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倪刚.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10
[4]滇桑、蚕沙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 崔锡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
[5]鸡桑、华桑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张庆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7
[6]烈香杜鹃和光叶桑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戴胜军.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新疆药桑叶生物碱的提取及不同活性成分降血糖作用的研究[D]. 王贺.塔里木大学 2016
[2]新疆药桑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及协同抗氧化活性研究[D]. 张贵会.塔里木大学 2016
[3]桑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D]. 杨燕.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10
[4]黑桑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王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20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320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