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血栓通胶囊抑制血栓形成的生物力药理学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3 20:13
  研究目的从血流/血管/血液相互作用的角度,研究血栓通胶囊(XST)防治血栓形成的分子药理学机制。研究背景血流力学环境是影响血栓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剪应力能够直接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正常动脉中流体剪应力大约为1~7 Pa,动脉粥样硬化易发的区域,流体剪应力显著降低(<0.4 Pa)。异常的血流剪切应力会影响内皮功能,导致动脉血栓、深静脉血栓等多种血栓性疾病。血栓形成过程是血管内皮细胞、血细胞及力学环境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血管结构的改变是血栓形成的前提,血管内皮结构受损、功能紊乱,使正常血管内壁的抗凝特性减弱或丧失。局部血液流变学变化或物理、化学因素,激活血液中血小板和白细胞。血小板在内皮损伤部位首先发生黏附、变形和聚集,并招募凝血蛋白及多种血细胞促进血栓形成,而单核细胞对血管内皮的黏附、浸润及游走加剧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血管病变和募集更多的细胞,最后导致血栓形成和组织损伤。模拟血流力学环境,通过抑制血细胞与血管内皮下基质的黏附,阻断血栓形成,已成为新的抗血栓治疗策略。因此,本研究采用ADP诱导血小板激活,研究流动条件下XST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采用TNF-...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血栓通胶囊抑制血栓形成的生物力药理学机制研究


图1-1?BiofluxlOOO控剪应力微流培养系统示意图??(A)?BiofluxlOOO由控剪切流系统、显微成像分析系统、微流培养板组成

折线图,血小板膜糖蛋白,血小板活化,剪应力


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结果显示,ADP?(lOpmol,!/1)可明显刺激血小板活化(图1-2A,B)。在0.1?Pa剪应力??下,O.lSmg.mL-1、(UOmg'ml/1、OiOmg’ml^XST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较强(P<0.01)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抑制率分别为37.8%、51.1%、55.6%?(图1-2?A,C);在0.9?Pa剪??应力下,(USmg’ml^XST可明显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活化(P<0.01),抑制率为29.5%,??0.30?mg^nl^XST有抑制血小板活化的趋势,抑制率为14.3%,0.60?mg’ml/XST及1??mmoPCASA对血小板活化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图1-2B,C)。??27??

统计图,血小板黏附,内皮细胞,剪应力


2.2不同剪应力下XST对血小板黏附的影响??在0.1、0.9?Pa剪应力下,各个处理组黏附于TNF-a损伤的内皮细胞表面的血小板黏附图??片及柱状统计图见图2-2。20?ngMuL^TNF-a诱导内皮细胞损伤,大量血小板黏附于内皮细胞??表面;在0.1?Pa剪应力下,XST明显抑制血小板黏附于受损的内皮细胞(60.78±6.28?w??92_23±29.20,/?<0.01);在0.9?3剪应力下,乂5丁也可明显抑制血小板黏附于受损的内皮细胞??表面(9丨.33士14.81似107_44±10.01,厂<0.05)。??mmmmMmam??(MPa?0.9?Pa??q?150-1?Q?o.i?Pa????ta?0-9?Pa??:?TJL?.??〇.?100-?丄?S?T?輯??名?兹?(I?j??S?t?'!'!?V?6!??i?Ac?X?:?1??*S?50*?|?;:;?:|?i|?:;:;??|?;::i:?|;?.;?i|?|i|?:::??I?.?i?藝??0?i?t?i?i?mn?.Ijail—??X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检测的血栓通胶囊质量控制研究[J]. 韩冰,毛鑫,韩淑娴,陈影,项彦华,葛一蒙,廖福龙,游云.  中国中药杂志. 2015(23)
[2]浊度法测量血小板聚集的变异分析及其在药效评价中的应用[J]. 毛鑫,韩淑娴,赵海娟,张兰珍,游云,廖福龙.  中国药物警戒. 2015(07)
[3]三七总皂苷制剂致类过敏反应的相关机制研究[J]. 俞婷婷,李杰,赵佳伟,张亚欣,李丹丹,梁爱华,刘冠萍,高杉,高月.  中国中药杂志. 2015(14)
[4]芪参益气滴丸对ADP诱导活化血小板内Ca2+浓度的影响[J]. 王月,郭利平.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4(04)
[5]三七总皂苷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J]. 段寅慧,吴敏.  中医药信息. 2014(02)
[6]三七总皂苷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及微小RNA-21表达的影响[J]. 樊清波,李小威,简立国,秦秉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01)
[7]三七总皂苷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J]. 刘桂林,窦迎春,乔云.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09)
[8]三七总皂苷对脑缺血后神经血管的保护机制[J]. 马立,吴明华,梁森,韩漾.  吉林中医药. 2013(07)
[9]三七总皂甙对新生SD大鼠窒息致脑损伤后Bax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J]. 祝大丽,朱萍,王瑞娇,王雪,李艳红,何平.  中国妇幼保健. 2013(16)
[10]三七皂苷R1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J]. 邓海英,赖为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10)

硕士论文
[1]复方血栓通胶囊抗血栓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 聂勇胜.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
[2]三七总皂苷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配伍对CIA大鼠滑膜RANKL/OPG表达的影响[D]. 刘文萍.河北医科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49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549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3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