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对SD大鼠睑板腺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及脂质合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20 13:1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丹参酮两种主要的单体成分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对体外原代培养的SD大鼠睑板腺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及脂质合成的影响;探讨丹参酮用于临床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的可行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运用单细胞消化法,取SD大鼠睑板腺组织用Ⅳ型胶原酶消化并吹打成单个细胞后,与3T3细胞一起进行体外原代细胞培养,取培养7天左右已有克隆形成的原代细胞,实验组分别加入浓度为0.125、0.25、0.5、1.25、2.5、5.0umol/L的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对照组加入5.0umol/L的DMSO,继续培养48h后,用结晶紫染色和油红染色检测睑板腺上皮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和脂质合成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KRT16(角蛋白16),Ki67(细胞增殖相关抗原)以及C/EBPα(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的表达。结果1、原代培养的睑板腺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第4-5开始有克隆形成,在6-7天时克隆细胞数量呈指数形式增长;2、PCR检测结果:(1)浓度为0.125、0.25、0.5、1.25、2.5、5.0umol/L的隐丹参酮作用于睑板... 

【文章来源】: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对SD大鼠睑板腺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及脂质合成的影响


显微镜下分离睑板腺组织

混合培养,睑板腺


3.2 睑板腺细胞的原代培养睑板腺组织用Ⅳ型胶原酶消化 4 小时后,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睑板腺细胞与基质分离,弃消化液,1x 的 PBS 冲洗 2 遍后,再加入 0.05%EDTA 将睑板腺细胞团块消化成单个细胞,与 3T3 细胞混合接种,24 小时后观察培养基是否清亮,有无浑浊及漂浮物。混合接种 24 小时后可见 3T3 细胞形成网状约铺满培养板(图 2),睑板腺细胞均匀分散在 3T3 形成的网状结构上,第 4-5 天睑板腺细胞开始有克隆形成,推挤铺板的 3T3 细胞至周边形成小的克隆圈(图 4-5)。第 6-7 天克隆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克隆细胞圈面积显著增大。随后克隆细胞数量呈指数形式增长(图6-7),不同克隆圈之间相互接触之后,融合细胞生长速度逐渐减慢,部分停止生长,死亡细胞悬浮于克隆的贴壁细胞上层培养基中。

混合培养,睑板腺


3.2 睑板腺细胞的原代培养睑板腺组织用Ⅳ型胶原酶消化 4 小时后,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睑板腺细胞与基质分离,弃消化液,1x 的 PBS 冲洗 2 遍后,再加入 0.05%EDTA 将睑板腺细胞团块消化成单个细胞,与 3T3 细胞混合接种,24 小时后观察培养基是否清亮,有无浑浊及漂浮物。混合接种 24 小时后可见 3T3 细胞形成网状约铺满培养板(图 2),睑板腺细胞均匀分散在 3T3 形成的网状结构上,第 4-5 天睑板腺细胞开始有克隆形成,推挤铺板的 3T3 细胞至周边形成小的克隆圈(图 4-5)。第 6-7 天克隆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克隆细胞圈面积显著增大。随后克隆细胞数量呈指数形式增长(图6-7),不同克隆圈之间相互接触之后,融合细胞生长速度逐渐减慢,部分停止生长,死亡细胞悬浮于克隆的贴壁细胞上层培养基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培养与诱导分化方法的建立[J]. 郭秀玲,徐民岗,张秀丽,师磊,陈显久.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3(12)
[2]丹参酮对人皮脂腺细胞增殖、脂质合成及雄性激素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J]. 鞠强,尹兴平,石继海,辛燕,康晓静,陈沄,崔盘根,曹元华,夏隆庆.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5(02)



本文编号:3598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598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2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