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半夏白术天麻汤源流与应用考
发布时间:2022-02-23 22:48
经过对古籍文献的全面梳理分析与研究,半夏白术天麻汤目前主要存在六首同名方,其最初原型为李杲所创,组方思路与张元素所制天麻半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化痰玉壶丸有一定的继承关系,后世有4位医家发展出共计5首同名方。清代程国彭在继承李杲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抓住"痰湿"这一核心,减少原方补中益气的药味,而专于化痰湿、息内风。将其精简改造为两首同名方,分别适应痰厥头痛与风痰眩晕两种病证。其中主治风痰眩晕之方被收入《方剂学》教材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对当代影响最大。其组成为姜半夏5. 595 g,白术11. 19 g,天麻、茯苓、橘红各3. 73 g,甘草2 g,生姜2 g(鲜品一片)、大枣两枚(按数量计),基原清晰,各药味剂量安全,均不违背2015年版《中国药典》。虽然经过清代的改进,服用方法可能为一日一剂,但单日服用剂量与李杲初创时相差不大,每剂药材量总约合今37. 975 g。自初创时起,一直主要用于痰厥头痛与风痰上扰之眩晕的治疗。现代临床中,广泛适用于各类以眩晕及头痛为主证的疾病,其中以高血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原发性头痛、梅尼埃病、良...
【文章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26(1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半夏白术天麻汤源流考辨
1.1 李杲首创本方
1.2 五首后世同名方
2 半夏白术天麻汤方义考辨
3 半夏白术天麻汤制用考辨
4 半夏白术天麻汤应用考辨
4.1 古代临床应用
4.2现代临床应用
5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典名方中半夏炮制品的使用刍议[J]. 李陆杰,陈仁寿,施铮,程建明,池玉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07)
[2]经典名方研发的几个关键问题刍议[J]. 施铮,陈仁寿,李陆杰,汪晶,程建明,狄留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4)
[3]基于整合药理学平台探究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的分子机制[J]. 徐男,王亮,时海燕,李晓宇,张成博,孙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02)
[4]基于正交试验配合多药效指标综合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有效组分配伍[J]. 徐男,时海燕,王淑玲,王亮,张成博,孙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8(21)
[5]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代谢影响[J]. 雷华斌,张恒. 世界中医药. 2016(10)
[6]穴位注射联合内服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J]. 蒋宗伦,许清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23)
[7]大枣剂量的数量与衡量讨论[J]. 高晓山,王旭华,陈馥馨. 中国中药杂志. 2006(22)
[8]半夏白术天麻汤考略[J]. 黄景泉.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1986(Z1)
本文编号:3641451
【文章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26(1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半夏白术天麻汤源流考辨
1.1 李杲首创本方
1.2 五首后世同名方
2 半夏白术天麻汤方义考辨
3 半夏白术天麻汤制用考辨
4 半夏白术天麻汤应用考辨
4.1 古代临床应用
4.2现代临床应用
5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典名方中半夏炮制品的使用刍议[J]. 李陆杰,陈仁寿,施铮,程建明,池玉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07)
[2]经典名方研发的几个关键问题刍议[J]. 施铮,陈仁寿,李陆杰,汪晶,程建明,狄留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4)
[3]基于整合药理学平台探究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的分子机制[J]. 徐男,王亮,时海燕,李晓宇,张成博,孙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02)
[4]基于正交试验配合多药效指标综合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有效组分配伍[J]. 徐男,时海燕,王淑玲,王亮,张成博,孙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8(21)
[5]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代谢影响[J]. 雷华斌,张恒. 世界中医药. 2016(10)
[6]穴位注射联合内服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J]. 蒋宗伦,许清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23)
[7]大枣剂量的数量与衡量讨论[J]. 高晓山,王旭华,陈馥馨. 中国中药杂志. 2006(22)
[8]半夏白术天麻汤考略[J]. 黄景泉.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1986(Z1)
本文编号:3641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6414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