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有毒中药CTD肿瘤靶向聚合物胶束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23 23:57
以毒攻毒是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医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大毒中药斑蝥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果。毒性成分斑蝥素(CTD)是斑蝥抗肿瘤的有效成分,是蛋白磷酸酶PP1和PP2A的选择性抑制剂,但其安全使用范围窄,对胃肠道、泌尿系统及肾脏功能均有一定的损伤,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聚合物胶束能将难溶性药物包载于其疏水性内核中,提高药物在肿瘤组织的富集,延长体内循环时间。因此构建载CTD聚合物胶束纳米给药系统,提高CTD的肿瘤靶向性,降低其毒副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载CTD聚合物胶束纳米给药系统的构建。采用基团贡献法计算CTD、PLA、PLGA、PCL的部分溶解度参数并进行比较,确定聚合物材料疏水端类型;以载药量、包封率、粒径、CMC为评价指标,确定载体材料的分子量;以载药量、包封率和粒径等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胶束的制备方法,HPLC法测定胶束中CTD的含量。结果表明,CTD与PLGA相容性最好,通过对比,选用mPEG2000-PLGA2000作为载体材料,薄膜分散法制备CTD胶束,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9.88±1.01)%、(4.30±0.05)%,粒径为(25.32±1...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前言
1 CTD研究现状
1.1 CTD类化合物抗肿瘤构效关系研究
1.2 CTD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1.3 CTD的毒副作用
1.4 CTD剂型研究
2 聚合物胶束研究现状
2.1 聚合物胶束的结构及特点
2.2 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
2.3 聚合物胶束的质量评价
2.4 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和已上市的聚合物载药胶束概况
3 本课题研究思路
第二章 mPEG-PLGA-CTD胶束的制备
1 材料和仪器
1.1 材料和试剂
1.2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CTD体外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2.2 CTD理化性质研究
2.3 载体材料的选择
2.4 mPEG-PLGA-CTD胶束的制备工艺
3 实验结果
3.1 CTD体外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3.2 CTD的理化性质
3.3 载体材料的选择
3.4 mPEG-PLGA-CTD胶束的制备工艺
4. 讨论
第三章 mPEG-PLGA-CTD胶束的质量评价
1 材料和仪器
1.1 材料和试剂
1.2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粒径以及Zeta电位的测定
2.2 形貌观察
2.3 药物在聚合物胶束中的存在形式
2.4 稳定性考察
2.5 溶血试验
2.6 体外释放研究
3 实验结果
3.1 粒径以及Zeta电位的测定
3.2 形貌观察
3.3 药物在聚合物胶束中的存在形式
3.4 稳定性考察
3.5 溶血试验
3.6 体外释放研究
4 讨论
第四章 mPEG-PLGA-CTD胶束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1 材料和仪器
1.1 细胞株
1.2 药品和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MTT实验
2.3 Hoechst 33342 染色法检测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2.4 AO/EB双染法检测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2.5 香豆素 6 (C-6)分析方法的建立
2.6 C-6 胶束的制备
2.7 C-6 胶束的评价
2.8 细胞摄取的定性定量分析
2.9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空白胶束和载药胶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3.2 Hoechst 33342 染色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
3.3 AO/EB双染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
3.4 C-6 分析方法的建立
3.5 C-6 胶束的评价
3.6 细胞摄取的定性定量分析
4 讨论
第五章 mPEG-PLGA-CTD胶束体内抗肿瘤作用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药品和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建立小鼠肝癌H22移植性肿瘤模型
2.2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小鼠肿瘤生长曲线及抑瘤率
3.2 小鼠脏器系数
3.3 小鼠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3.4 病理学切片
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 drug from poison:how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rsenic trioxide o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was discovered[J]. RAO Yi,LI RunHong,ZHANG DaQing.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2013(06)
[2]聚乳酸-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包载紫杉醇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外药物释放行为[J]. 齐旭,刘佩,李速明,范仲勇.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3]斑蝥素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J]. 党云洁,朱春燕. 中国中药杂志. 2009(16)
[4]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eric Micelles from Poly (D, L-lactide) and Methoxypolyethylene Glycol Block Copolymers as Potential Drug Carriers[J]. 张建峥,姜维,赵秀文,王运东.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04)
本文编号:3678722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前言
1 CTD研究现状
1.1 CTD类化合物抗肿瘤构效关系研究
1.2 CTD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1.3 CTD的毒副作用
1.4 CTD剂型研究
2 聚合物胶束研究现状
2.1 聚合物胶束的结构及特点
2.2 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
2.3 聚合物胶束的质量评价
2.4 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和已上市的聚合物载药胶束概况
3 本课题研究思路
第二章 mPEG-PLGA-CTD胶束的制备
1 材料和仪器
1.1 材料和试剂
1.2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CTD体外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2.2 CTD理化性质研究
2.3 载体材料的选择
2.4 mPEG-PLGA-CTD胶束的制备工艺
3 实验结果
3.1 CTD体外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3.2 CTD的理化性质
3.3 载体材料的选择
3.4 mPEG-PLGA-CTD胶束的制备工艺
4. 讨论
第三章 mPEG-PLGA-CTD胶束的质量评价
1 材料和仪器
1.1 材料和试剂
1.2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粒径以及Zeta电位的测定
2.2 形貌观察
2.3 药物在聚合物胶束中的存在形式
2.4 稳定性考察
2.5 溶血试验
2.6 体外释放研究
3 实验结果
3.1 粒径以及Zeta电位的测定
3.2 形貌观察
3.3 药物在聚合物胶束中的存在形式
3.4 稳定性考察
3.5 溶血试验
3.6 体外释放研究
4 讨论
第四章 mPEG-PLGA-CTD胶束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1 材料和仪器
1.1 细胞株
1.2 药品和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MTT实验
2.3 Hoechst 33342 染色法检测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2.4 AO/EB双染法检测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2.5 香豆素 6 (C-6)分析方法的建立
2.6 C-6 胶束的制备
2.7 C-6 胶束的评价
2.8 细胞摄取的定性定量分析
2.9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空白胶束和载药胶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3.2 Hoechst 33342 染色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
3.3 AO/EB双染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
3.4 C-6 分析方法的建立
3.5 C-6 胶束的评价
3.6 细胞摄取的定性定量分析
4 讨论
第五章 mPEG-PLGA-CTD胶束体内抗肿瘤作用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药品和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建立小鼠肝癌H22移植性肿瘤模型
2.2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小鼠肿瘤生长曲线及抑瘤率
3.2 小鼠脏器系数
3.3 小鼠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3.4 病理学切片
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 drug from poison:how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rsenic trioxide o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was discovered[J]. RAO Yi,LI RunHong,ZHANG DaQing.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2013(06)
[2]聚乳酸-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包载紫杉醇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外药物释放行为[J]. 齐旭,刘佩,李速明,范仲勇.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3]斑蝥素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J]. 党云洁,朱春燕. 中国中药杂志. 2009(16)
[4]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eric Micelles from Poly (D, L-lactide) and Methoxypolyethylene Glycol Block Copolymers as Potential Drug Carriers[J]. 张建峥,姜维,赵秀文,王运东.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04)
本文编号:3678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6787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