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药理学分析透解祛瘟颗粒治疗COVID-19的活性成分
发布时间:2022-12-23 23:08
目的采用系统药理学多维阐释探寻透解祛瘟颗粒(TJQW)治疗新型冠状肺炎(COVID-19)药效物质基础,并筛选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数据库搜寻、文献挖掘与类药性指标筛选确定TJQW化合物、疾病阳性药物及作用靶点,基于活性成分-阳性药物-疾病潜在靶点交联互作明确关键节点靶标,并对其进行GO生物过程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核心靶标对TJQW组分进行虚拟筛选,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效应图,最后对活性成分分子结构特征进行阐释。结果从TJQW组方中得到159个化合物,基于活性成分-阳性药物-疾病三者交联得到18个核心节点蛋白,结合新近报道的4个COVID-19相关蛋白共22个靶标构成了COVID-19靶标。虚拟筛选结果显示每个靶标蛋白有14个及以上化合物与其应答,其中与NR1I2蛋白结合效应的分子多达64个,多途径、多成分、多靶点阐释了TJQW抗COVID-19物质基础,共筛选得到与疾病核心靶标结合较好的前30个分子,黄酮类起主导作用。结论从"关键活性药效分子-疾病关键节点靶标-相关生物学通路"角度来揭示TJQW多个成分、多个靶点和多条通路机制治疗COVID-19的作用机制药效物质基...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TJQW活性成分筛选与优化
1.2 TJQW筛选成分-靶标网络构建和分析
1.3 活性成分-阳性药物-疾病潜在靶点预测及蛋白相互作用网络
1.4 核心疾病靶标生物过程与通路富集分析
1.5 活性成分-核心疾病靶标虚拟筛选及网络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分子成分数据库构建
2.2 TJQW筛选成分-靶标网络效应
2.3 活性成分-阳性药物-疾病潜在靶点
2.4 GO与KEGG通路分析
2.5 活性成分-核心疾病靶标虚拟筛选及网络分析
2.6 TJQW活性组分分子结构特征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中医疫病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J]. 范永升,谢冠群.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4)
[2]苦参碱氯化钠注射液治疗4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 杨明炜,陈锋,朱定俊,李家柱,朱金陵,曾玮,曲世林,张云. 中国中药杂志. 2020(10)
[3]基于大数据回溯新冠肺炎的扩散趋势及中国对疫情的控制研究[J]. 赵序茅,李欣海,聂常虹.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03)
[4]透解祛瘟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例病例报告[J]. 傅晓霞,林路平,谭行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20(02)
[5]30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回顾性分析及抗疫强身功运动处方的临床应用方案[J]. 方磊,朱清广,程伟,占超,方晓明,郭超阳,李振瑞,姚斐,房敏.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05)
[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经验初探[J]. 柴光军,索继江,刘运喜,张思兵.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0(08)
[7]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的COVID-19治疗——同时着眼于病毒和宿主的疗法[J]. 袁蓉,信琪琪,唐仕欢,丛伟红. 中国中药杂志. 2020(07)
[8]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策略与实践[J].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组,韩辉,连雪洪,秦雪,侯珺,司鲁莹.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3)
[9]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探讨中医药的一定优势和价值[J]. 魏士雄,王平. 陕西中医. 2020(03)
[10]中医药分期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性功效分析[J]. 古敏,刘娇,史楠楠,李晓东,黄正德,吴剑坤,王玉光,王燕平,翟华强,王永炎. 中国中药杂志. 2020(06)
博士论文
[1]活血解毒中药配伍抗血小板及炎症反应的研究[D]. 张莹.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2]脓毒症的细胞生物治疗新机制—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复合体3的激活[D]. 李霜.第四军医大学 2015
[3]白杨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血浆中促凝/抗凝活性研究[D]. 蒋炳丽.广西大学 2014
[4]GM-CSF抗流感病毒机制及恩替卡韦黄芩苷组合物抗乙肝病毒药效研究[D]. 黄海.复旦大学 2013
[5]黄芩苷抗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作用靶位的确证[D]. 邱家章.吉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725586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TJQW活性成分筛选与优化
1.2 TJQW筛选成分-靶标网络构建和分析
1.3 活性成分-阳性药物-疾病潜在靶点预测及蛋白相互作用网络
1.4 核心疾病靶标生物过程与通路富集分析
1.5 活性成分-核心疾病靶标虚拟筛选及网络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分子成分数据库构建
2.2 TJQW筛选成分-靶标网络效应
2.3 活性成分-阳性药物-疾病潜在靶点
2.4 GO与KEGG通路分析
2.5 活性成分-核心疾病靶标虚拟筛选及网络分析
2.6 TJQW活性组分分子结构特征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中医疫病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J]. 范永升,谢冠群.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4)
[2]苦参碱氯化钠注射液治疗4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 杨明炜,陈锋,朱定俊,李家柱,朱金陵,曾玮,曲世林,张云. 中国中药杂志. 2020(10)
[3]基于大数据回溯新冠肺炎的扩散趋势及中国对疫情的控制研究[J]. 赵序茅,李欣海,聂常虹.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03)
[4]透解祛瘟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例病例报告[J]. 傅晓霞,林路平,谭行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20(02)
[5]30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回顾性分析及抗疫强身功运动处方的临床应用方案[J]. 方磊,朱清广,程伟,占超,方晓明,郭超阳,李振瑞,姚斐,房敏.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05)
[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经验初探[J]. 柴光军,索继江,刘运喜,张思兵.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0(08)
[7]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的COVID-19治疗——同时着眼于病毒和宿主的疗法[J]. 袁蓉,信琪琪,唐仕欢,丛伟红. 中国中药杂志. 2020(07)
[8]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策略与实践[J].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组,韩辉,连雪洪,秦雪,侯珺,司鲁莹.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3)
[9]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探讨中医药的一定优势和价值[J]. 魏士雄,王平. 陕西中医. 2020(03)
[10]中医药分期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性功效分析[J]. 古敏,刘娇,史楠楠,李晓东,黄正德,吴剑坤,王玉光,王燕平,翟华强,王永炎. 中国中药杂志. 2020(06)
博士论文
[1]活血解毒中药配伍抗血小板及炎症反应的研究[D]. 张莹.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2]脓毒症的细胞生物治疗新机制—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复合体3的激活[D]. 李霜.第四军医大学 2015
[3]白杨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血浆中促凝/抗凝活性研究[D]. 蒋炳丽.广西大学 2014
[4]GM-CSF抗流感病毒机制及恩替卡韦黄芩苷组合物抗乙肝病毒药效研究[D]. 黄海.复旦大学 2013
[5]黄芩苷抗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作用靶位的确证[D]. 邱家章.吉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725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725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