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大叶冬青化学成分及其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2 21:44
  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 Thunb.)为冬青科(Aquifoliaceae)冬青属(Ilex)常绿乔木,为苦丁茶主流商品之一。大叶冬青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已有报道,活性研究多集中在粗提物或总皂苷,单体化合物活性研究较少,尤其是大叶冬青中单体化合物与蛋白质结合机理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由于药物小分子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程度,能够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以及排泄等过程,因此本文对大叶冬青化学成分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获得单体化合物,采用光谱法探讨单体化合物大叶冬青皂苷G(Latifolosides G)、大叶冬青皂苷C(Latifolosides C)、苦丁冬青皂苷G(Kudinsoide G)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机制,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Quercetin),芦丁(Rutin),山萘酚(Kaempferol)与黄嘌呤氧化酶(XO)相互作用机制,为筛选大叶冬青中具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化合物提供实验依据。本文综合运用现代色谱分离技术,从大叶冬青叶7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20种皂苷类化合物,已鉴定结构17种,均为五环三萜结构,分别为:大叶冬...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大叶冬青研究概况
    第二章 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大叶冬青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1.1 实验用品
        1.2 提取分离
        1.3 化合物结构解析
        1.4.小结
    第二章 大叶冬青皂苷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大叶冬青中3种黄酮类成分与黄嘌呤氧化酶的相互作用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毛细管电泳法研究邻苯二甲酸酯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的相互作用[J]. 吕达,郭明,边平凤.  环境化学. 2017(03)
[2]多光谱法和分子模拟技术研究氟罗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英文)[J]. 董澄宇,徐佳,周珊珊,刘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01)
[3]光谱法研究诱惑红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 刘建民,曾晓丹,朱宝存,朱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6(11)
[4]苦丁茶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J]. 申屠敏华,王赛斌,李栋,杨炉刚,陈向东.  中国现代医生. 2016(26)
[5]大叶冬青叶中2个新的三萜皂苷(英文)[J]. 赵轩,范春林,黄晓君,赵慧男,叶文才,王英.  中国中药杂志. 2016(16)
[6]高尿酸血症治疗药物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陆海波,鲁传华.  安徽医药. 2016(04)
[7]硝酰基荧光探针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J]. 曾晓丹,姜城,朱宝存.  分析科学学报. 2016(02)
[8]清眩降压汤治疗高血压作用机制的虚拟筛选研究[J]. 陈梅妹,杨雪梅,赖新梅,王君.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04)
[9]光谱法研究聚肌胞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共存金属离子的影响[J]. 刘里,成飞翔.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10]大叶苦丁茶抗氧化成分的提取及活性的比较研究[J]. 金亚香,孙晶,李洪军.  食品工业科技. 2015(04)

硕士论文
[1]苦丁茶中的苯丙素苷类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D]. 沈亮亮.深圳大学 2015
[2]枸骨根的化学成分研究[D]. 廖立.苏州大学 2012
[3]光谱法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小分子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D]. 李娜娜.汕头大学 2011
[4]大叶冬青的化学成分研究[D]. 范春林.暨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730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730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1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