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CG减脂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8 10:16
肥胖症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体内脂肪组织异常或过量积累,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若干慢性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目前治疗肥胖的主要方法是药物疗法,疗效显著,但是副作用大,且易产生耐药性,临床上对治疗肥胖药物的应用仍有待探讨。天然产物的药物由于其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小,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简称EGCG),是从茶叶中分离得到的儿茶素类单体,在绿茶中含量最高且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EGCG具有降脂减肥作用,但是EGCG减肥作用的分子机理尚不明确,也有一些研究显示EGCG的作用效果不明显。本文通过体内、体外实验探讨了EGCG对成熟脂肪细胞的降脂作用以及对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EGCG降脂减肥作用以及为改善EGCG降脂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通过体外诱导分化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EGCG处理后成熟脂肪细胞脂滴明显减小,且表现为时间和浓度依赖性;EGCG并未影响细胞活性,与对照组相比,EGCG处理组与脂代谢相关因子的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同时检测到EGCG处理后AMPK的表达显...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肥胖
1.1 肥胖的简介
1.2 肥胖的治疗
第二节 茶多酚
2.1 茶多酚的简介
2.2 茶多酚药理作用
第三节 儿茶素
3.1 儿茶素的简介
3.2 EGCG的概述
3.3 EGCG的药理作用
3.4 EGCG降脂作用的研究进展
第四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诱导分化 3T3-L1前脂肪细胞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仪器
1.1.3 配制诱导培养基
1.2 EGCG对 3T3-L1前脂肪细胞的影响
1.2.1 实验材料
1.2.2 实验仪器
1.2.3 试剂配制
1.3 建立高脂肥胖模型
1.3.1 实验材料
1.3.2 实验设置
第二节 实验方法
2.1 体外实验
2.1.1 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
2.1.2 3T3-L1脂肪细胞的鉴定(油红O染色鉴定)
2.2 EGCG处理 3T3-L1脂肪细胞
2.3 MTT实验
2.4 Western blot
2.4.1 3T3-L1细胞蛋白提取
2.4.2 SDS-PAGE电泳
2.4.3 抗体孵育
2.5 RT-PCR
2.5.1 RNA提取
2.5.2 RNA的评价与鉴定
2.5.3 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2.6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
2.7 胰岛素耐量实验
2.8 动物组织中脂类的检测
2.8.1 总胆固醇(TG)检测
2.8.2 甘油三酯(TG)检测
2.8.3 游离脂肪酸检测
2.9 统计学分析
第三节 结果分析
3.1 EGCG降低成熟 3T3-L1脂肪细胞脂滴大小并改变脂肪代谢
3.1.1 EGCG处理成熟 3T3-L1细胞未影响细胞活性
3.1.2 EGCG降低成熟 3T3-L1脂肪细胞脂滴大小
3.1.3 EGCG抑制成熟3T3-L1细胞脂代谢相关因子mRNA水平的表达
3.1.4 EGCG通过抑制PPARγ的表达降低成熟3T3-L1脂肪细胞脂滴大小
3.1.5 EGCG对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
3.2 EGCG对C57BL/6 高脂肥胖小鼠的影响
3.2.1 EGCG对高脂肥胖小鼠体重的影响
3.2.2 EGCG对高脂肥胖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2.3 EGCG对高脂肥胖小鼠肝脏中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胆固醇的影响
3.2.4 EGCG对不同脂肪组织脂代谢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3.2.5 EGCG对高脂肥胖小鼠糖代谢的影响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肥胖症的药物治疗进展[J]. 崔家玉,谢晓慧. 中国新药杂志. 2016(02)
[2]我国茶饮探源[J]. 付刚.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6)
[3]EGCG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J]. 邹少娜,林敏,陈波,罗招阳. 中国肿瘤临床. 2013(13)
[4]茶多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张晓梦,倪艳,李先荣. 药物评价研究. 2013(02)
[5]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减肥机制的研究进展[J]. 魏冰,白厚增,杨则宜. 中国食品学报. 2012(03)
[6]EGCG乙酸酯的HIV融合抑制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 杨洁,李润明,毛芹超,陈之朋,姜世勃,姜志宏,刘叔文. 中国新药杂志. 2010(21)
[7]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四环素协同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及机制[J]. 华德兴,许晓玲,彭青,姚芬,钱元恕.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9(12)
[8]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人肝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 苏畅,刘银花,卢章显.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6)
[9]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制备新工艺的研究[J]. 陈义,汪小钢,宛晓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7(03)
[10]茶多酚与EGCG对人乳癌细胞株侵袭影响的研究[J]. 鲁藜,邓华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4(04)
博士论文
[1]EGCG的抗前列腺癌作用与IGF信号通路系统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D]. 卢强.中南大学 2010
[2]茶儿茶素氧化聚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 李春美.华中农业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732485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肥胖
1.1 肥胖的简介
1.2 肥胖的治疗
第二节 茶多酚
2.1 茶多酚的简介
2.2 茶多酚药理作用
第三节 儿茶素
3.1 儿茶素的简介
3.2 EGCG的概述
3.3 EGCG的药理作用
3.4 EGCG降脂作用的研究进展
第四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诱导分化 3T3-L1前脂肪细胞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仪器
1.1.3 配制诱导培养基
1.2 EGCG对 3T3-L1前脂肪细胞的影响
1.2.1 实验材料
1.2.2 实验仪器
1.2.3 试剂配制
1.3 建立高脂肥胖模型
1.3.1 实验材料
1.3.2 实验设置
第二节 实验方法
2.1 体外实验
2.1.1 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
2.1.2 3T3-L1脂肪细胞的鉴定(油红O染色鉴定)
2.2 EGCG处理 3T3-L1脂肪细胞
2.3 MTT实验
2.4 Western blot
2.4.1 3T3-L1细胞蛋白提取
2.4.2 SDS-PAGE电泳
2.4.3 抗体孵育
2.5 RT-PCR
2.5.1 RNA提取
2.5.2 RNA的评价与鉴定
2.5.3 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2.6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
2.7 胰岛素耐量实验
2.8 动物组织中脂类的检测
2.8.1 总胆固醇(TG)检测
2.8.2 甘油三酯(TG)检测
2.8.3 游离脂肪酸检测
2.9 统计学分析
第三节 结果分析
3.1 EGCG降低成熟 3T3-L1脂肪细胞脂滴大小并改变脂肪代谢
3.1.1 EGCG处理成熟 3T3-L1细胞未影响细胞活性
3.1.2 EGCG降低成熟 3T3-L1脂肪细胞脂滴大小
3.1.3 EGCG抑制成熟3T3-L1细胞脂代谢相关因子mRNA水平的表达
3.1.4 EGCG通过抑制PPARγ的表达降低成熟3T3-L1脂肪细胞脂滴大小
3.1.5 EGCG对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
3.2 EGCG对C57BL/6 高脂肥胖小鼠的影响
3.2.1 EGCG对高脂肥胖小鼠体重的影响
3.2.2 EGCG对高脂肥胖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2.3 EGCG对高脂肥胖小鼠肝脏中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胆固醇的影响
3.2.4 EGCG对不同脂肪组织脂代谢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3.2.5 EGCG对高脂肥胖小鼠糖代谢的影响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肥胖症的药物治疗进展[J]. 崔家玉,谢晓慧. 中国新药杂志. 2016(02)
[2]我国茶饮探源[J]. 付刚.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6)
[3]EGCG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J]. 邹少娜,林敏,陈波,罗招阳. 中国肿瘤临床. 2013(13)
[4]茶多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张晓梦,倪艳,李先荣. 药物评价研究. 2013(02)
[5]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减肥机制的研究进展[J]. 魏冰,白厚增,杨则宜. 中国食品学报. 2012(03)
[6]EGCG乙酸酯的HIV融合抑制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 杨洁,李润明,毛芹超,陈之朋,姜世勃,姜志宏,刘叔文. 中国新药杂志. 2010(21)
[7]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四环素协同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及机制[J]. 华德兴,许晓玲,彭青,姚芬,钱元恕.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9(12)
[8]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人肝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 苏畅,刘银花,卢章显.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6)
[9]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制备新工艺的研究[J]. 陈义,汪小钢,宛晓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7(03)
[10]茶多酚与EGCG对人乳癌细胞株侵袭影响的研究[J]. 鲁藜,邓华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4(04)
博士论文
[1]EGCG的抗前列腺癌作用与IGF信号通路系统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D]. 卢强.中南大学 2010
[2]茶儿茶素氧化聚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 李春美.华中农业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732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732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