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治疗失眠的临床及神经生化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11:14
本文关键词:头针治疗失眠的临床及神经生化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头针 失眠 IL-1β TNF-α IL-6
【摘要】:目的: 观察头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同时,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应用头针对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所致失眠大鼠睡眠的影响,及对大鼠脑组织内免疫因子IL-1β、1L-6.TNF-a浓度的影响。 方法: 本课题研究分为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两个方面: (1)临床研究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单盲的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头针组30例,西药组30例。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头针组取穴:主穴:百会、四神聪、神庭、印堂。配穴:阴虚火旺取双侧复溜、内关、三阴交;心脾两虚加双侧心俞、脾俞、膈俞;心胆气虚加双侧心俞、胆俞、膈俞;肝郁化火加双侧太冲、风池、复溜;痰热内扰加双侧丰隆、曲池、内庭;胃腑不和加双侧内关、足三里、公孙。留针30min。每日1次,星期天休息,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西药组:舒乐安定片(艾司唑仑片),湖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2021522,购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药房。每晚睡前30min由患者自行口服,每次lmg,依患者实际情况,可酌加为2mg/次。两周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 经过2周治疗后,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学症状、睡眠效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等方面的变化。 (2)动物实验 采用腹腔注射PCPA混悬液法致大鼠失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符合实验要求的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头针组(10只)、西药组(10只)。具体实验操作方案进行如下: A.空白对照组:一般环境下饲养大鼠。不造模,不做任何治疗。 B.模型组:采用PCPA灌注法造模成功。于每天上午,取大鼠俯卧位,固定四肢于普通鼠笼的网状笼盖上15min。不做任何治疗。每日1次,共6天。 C.西药组:大鼠10只,于实验第1天造模,造模方法同模型组,实验第3天开始安定注射液腹腔注射治疗。安定(艾司唑仑)片,湖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2021522,购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药房。按成人催眠剂量lmg/天,用人鼠给药剂量体表面积折算公式计算出大鼠给药剂量为0.92mg/kg。每日上午9:00-9:30给大鼠灌胃。每日1次,连续治疗6天。 D.头针组:取穴:百会(顶骨正中,向后斜刺5mm)、印堂(两眼瞳孔连线中点上1.5cm)。留针15min。每日1次,共6天。 在造模后至针刺治疗期间,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估,包括大鼠睡眠持续时间、攻击行为、兴奋程度、白天活动度、精神亢奋或倦怠、安静程度、易惊醒度、饮食及二便量。 在造模第8天,将大鼠脱颈椎处死,取出脑组织,干净,研磨,离心,沉淀,提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针刺治疗后大鼠脑组织内细胞因子IL-1β、1L-6、 TNF-a含量。 结果: (1)失眠临床症状各项观察指标的评分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失眠临床症状观察指标评分经秩和检验,除总分项P值大于0.05,余项P值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失眠临床症状观察指标评分经秩和检验,入睡时间、持续时间、夜醒次数、做梦情况项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头针治疗与西药治疗在改善以上失眠临床症状方面疗效相当,而醒后状态、睡眠评价、总分项P值均小于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提示头针治疗在改善醒后状态方面,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2)失眠中医证候学各项指标的评分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失眠中医证候学指标评分经秩和检验,除总分项P值大于0.05,余项P值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失眠中医证候学指标评分经秩和检验,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心悸易惊、汗出、注意力不集中、咽干项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头针治疗与西药治疗在改善以上失眠临床中医证候方面疗效相当,而晨起困倦、四肢倦怠、健忘、烦躁、总分项P值均小于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提示头针治疗在改善晨起困倦、四肢倦怠、健忘、烦躁方面,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3)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评分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经秩和检验,除总分项P值大于0.05,余项P值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失眠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经秩和检验,睡眠时间、睡眠效率项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头针治疗与西药治疗在改善以上失眠PSQI量表指征方面疗效相当,而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总分项P值均小于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提示头针治疗在改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方面,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4)头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比较 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及评价。结果:头针组30例失眠患者中痊愈18例(60.00%),显效6例(20.00%),有效4例(13.33%),无效2例(6.67%),总有效率为93.33%。西药组30例失眠患者中痊愈(26.67%),显效9例(30.00%),有效7例(23.33%),无效6例(20.00%),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治疗失眠临床总有效率高于西药治疗失眠,但无统计学意义。 (5)脑组织内细胞因子IL-1β浓度 头针组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失眠大鼠治疗后脑组织IL-1β浓度经One-Way ANOVA分析,P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提示头针治疗后失眠大鼠脑组织工L-1β显著升高。 (6)脑组织内细胞因子IL-6浓度 头针组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失眠大鼠治疗后脑组织IL-6浓度经One-Way ANOVA分析,P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提示头针治疗后失眠大鼠脑组织工L-6显著升高。 (7)脑组织内细胞因子TNF-α浓度 头针组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失眠大鼠治疗后脑组织TNF-α浓度经One-Way ANOVA分析,P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提示头针治疗后失眠大鼠脑组织TNF-α显著升高。 结论: (1)头针治疗失眠及西药治疗失眠均能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但头针治疗失眠在改善醒后状态、晨起困倦、四肢倦怠、健忘、烦躁、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方面,较西药治疗失眠疗效更显著。同时,具有睡眠质量评价高、临床痊愈率高、临床总有效率高的优势。 (2)头针治疗、西药治疗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失眠大鼠脑组织内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的浓度,但是头针治疗大鼠失眠增加大鼠脑组织内细胞因子浓度较西药治疗更为显著。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自然恢复。
【关键词】:头针 失眠 IL-1β TNF-α IL-6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56.23;R245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0
- 目录10-13
- 引言13-15
- 第一章 文献研究15-43
- 1.1 祖国医学对失眠病的认识15-24
- 1.1.1 祖国医学对失眠病病名的认识15
- 1.1.2 祖国医学对失眠病病因病机的认识15-18
- 1.1.3 祖国医学中的中医治疗原则18-22
- 1.1.4 祖国医学中的针灸疗法22-24
- 1.2 针灸治疗失眠的现代应用研究24-34
- 1.2.1 头针组24-28
- 1.2.2 安神组28-31
- 1.2.3 调理阴阳组31-32
- 1.2.4 阴阳跷脉组32-33
- 1.2.5 综合取穴组33-34
- 1.3 现代医学对失眠症的认识34-43
- 1.3.1 现代医学对失眠症的定义34
- 1.3.2 现代医学对睡眠生理的认识34-41
- 1.3.3 现代医学对失眠病因的认识41-42
- 1.3.4 现代医学对失眠症的药物治疗42-43
- 第二章 临床研究43-57
- 2.1 临床资料43-45
- 2.1.1 一般资料43
- 2.1.2 诊断标准43-44
- 2.1.3 纳入标准44
- 2.1.4 排除标准44
- 2.1.5 剔除病例标准44
- 2.1.6 试验中止标准44-45
- 2.2 分组及治疗方案45
- 2.3 治疗方法45-46
- 2.3.1 头针组45
- 2.3.2 西药组45-46
- 2.4 观察指标及评定方法46-47
- 2.4.1 观察指标46
- 2.4.2 疗效评定标准46-47
- 2.5 统计学方法47
- 2.6 研究结果47-57
- 2.6.1 头针治疗前后失眠患者临床症状各项观察指标的评分统计47-49
- 2.6.2 头针治疗前后失眠患者中医证候学各项指标的评分统计49-53
- 2.6.3 头针治疗前后失眠患者PSQI量表指数的评分统计53-55
- 2.6.4 头针治疗失眠临床疗效统计55-57
- 第三章 动物实验57-64
- 3.1 实验材料57
- 3.1.1 实验动物57
- 3.1.2 实验用具57
- 3.1.3 主要试剂和药品57
- 3.1.4 主要实验仪器57
- 3.1.5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57
- 3.2 实验方法57-59
- 3.2.1 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57-58
- 3.2.2 实验分组及实验方案58-59
- 3.2.3 症状的观察指征59
- 3.2.4 标本的制备及观察指标59
- 3.3 实验结果59-64
- 3.3.1 观察结果59-60
- 3.3.2 统计学分析60-64
- 第四章 讨论64-74
- 4.1 关于头针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探析64-67
- 4.1.1 关于头针治疗失眠的中医理论基础探讨64-66
- 4.1.2 关于头针治疗失眠的神经解剖学基础66-67
- 4.2 IL-1β与睡眠的关系67-68
- 4.2.1 IL-1β对睡眠调节的早期探索67
- 4.2.2 IL-1主要源于中枢神经系统67
- 4.2.3 IL-1对睡眠的调节机制及途径67-68
- 4.3 TNF-α与睡眠的关系68-69
- 4.3.1 TNF参与睡眠调节的可能途径68-69
- 4.3.2 外周TNF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可能机制69
- 4.3.3 中枢TNF可能的来源69
- 4.3.4 中枢内TNF与其他细胞因子的关系69
- 4.4 IL-6与睡眠的关系69-70
- 4.5 针灸对睡眠的调节机制70
- 4.6 关于本研究结果的讨论70-72
- 4.6.1 临床研究部分70-71
- 4.6.2 动物实验研究部分71-72
- 4.7 不足与展望72-74
- 结语74-75
- 参考文献75-79
- 附录79-84
- 致谢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尔新,吴爱君;电针四神聪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200例[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颜少敏;;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失眠症26例[J];福建中医药;2008年06期
3 马占学;李光海;段红梅;;针刺治疗失眠症31例的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06年04期
4 蔡加;张统海;赖春柏;;神门穴在治疗失眠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陈怀生;;电针配合背部拔罐治疗失眠36例[J];工企医刊;2009年06期
6 钱玉良;严冬;;浅谈失眠从心肝论治[J];甘肃中医;2006年10期
7 朱磊;;针刺配合拔罐治疗失眠症83例[J];北方药学;2011年04期
8 廖潇蘅;;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失眠40例的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9 姚万霞;头针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4年12期
10 陈丽芬;失眠“从肝论治”浅议[J];湖北中医杂志;2001年10期
,本文编号:1048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048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