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17-10-26 14:36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观察
【摘要】: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指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本症属中医学“热淋、气淋、劳淋”范畴,主要与肾虚、湿热有关。由于其病因不明,发病机理复杂,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综合性治疗手段,/为此我们设计了固定针刺穴位结合中西药物治疗女性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观察方案,以期探索一套安全、有效、易掌握、可以推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资料与方法。 资料与方法 1.观察人群:符合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标准的女性患者60名 2.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配至A组(20例),B组(20例),C组(20例),经统计学分析,三组在年龄、病程、症状严重程度及泌尿系相关检查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A组:(穴位针刺+中药+M受体拮抗剂); B组:(穴位针刺+中药); C组:(穴位针刺+M受体拮抗剂);中药癃必舒片;西药托特罗定.针刺取穴:主穴(中极、肾俞、膀胱俞、三阴交、阴陵泉),配穴(气海、足三里、关元、行间); 3.疗效指标: ①24h平均排尿次数及尿量 ②尿流率测定 4.安全指标: ①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②肝肾功能(ALT、BUN、Cr)、心电图 5.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显效:可随意控制排尿,自觉尿急、尿频症状基本消失,每次尿量及最大尿流率显著增大. 临床有效:自觉尿急、尿频症状稍有缓解,每次尿量及最大尿流率增大.临床无效:自觉尿急及尿频症状无改善,每次尿量及最大尿流率无增大 6.结果:临床显效率:A组40%(8/20),B组30%(6/20)、C组20%(4/20),临床有效率:A组40%(8/20),B组40%(8/20)、C组50%(4/20),临床无效率:A组20%(4/20),B组30%(6/20)、C组30%(6/20),总有效率:A组80%(16/20),B组70%(14/20),C组70%(14/20),A组临床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结论: 针刺、中药、西药三者合用,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针刺加中药(癃必舒片)或针刺加M受体阻滞剂(托特罗定)治疗。
【关键词】:膀胱过度活动症 综合治疗 临床观察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69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0
- 前言10-12
- 正文12-23
- 1 临床资料12
- 2 诊断标准12-13
- 3 治疗方案13-15
- 4 观察指标及方法15
- 5 结果15-17
- 6.讨论17-21
- 结语21
- 参考文献21-23
- 文献综述23-34
- 参考文献31-34
- 致谢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蕙田,孙迎,蒋斌,曹晓莺;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J];中国医药学报;1988年06期
2 郑蕙田,黄羡明,孙吉山,孙迎;针灸对膀胱、尿道的调节作用[J];中国医药学报;1990年06期
3 吴少霞;黄艳勤;;艾灸疗法防治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不稳定膀胱的护理[J];广东医学;2006年11期
4 汪东亚;;辣椒素及其在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中的应用[J];世界临床药物;2007年08期
5 周亚香,许菊芳;中药足浴结合足部按摩防治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4年08期
6 越丽霞;;足部按摩结合药物治疗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106例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2007年10期
7 王岳鸿;张晓友;宋铁兵;李士峰;王浩;;盐酸度洛西汀临床研究近况[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7年06期
8 陈敏,鲁功成,张齐钧,曾甫清,王思齐,程平,肖传国;逼尿肌收缩强度与膀胱排空能力关系的研究[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2年01期
9 韩青江,马顺利;穴位注射Vit K_3治疗术后顽固性膀胱痉挛[J];中原医刊;1999年11期
10 夏勇,焦东平,郝积昌,张占宏,柘志勇;电磁针治疗BPH术后不稳定膀胱68例[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0年03期
,本文编号:1099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099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