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实施与评价

发布时间:2017-11-08 22:27

  本文关键词:急性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实施与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缺血性中风 中西医结合 临床路径


【摘要】: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评价急性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疗效、卫生经济学及方案依从性。方法:本研究是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015.6.2-2015.11.3在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一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两组共需纳入94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信封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和传统治疗组,临床路径组采用制定的标准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传统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两组受试者符合出院标准退出试验。治疗30天、90天后进行随访。评价指标:1.主要结局指标:90天mRs评分,mRs≤1分为预后良好,mRs1为预后不良。2.次要结局指标: (1)出院当天GCS、NIHSS.mRs评分及30天mRs评分;(2)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3)住院费用,住院天数;(4)方案依从性。结果:2015.6.2-2015.11.3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一科共筛选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139例,其中13例NIHSS≥12分,15例拒绝参加,2例溶栓治疗,15例有严重并发症,最终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94例纳入研究。94例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拆除随机信封进行随机分配,临床路径组47例,传统治疗组47例。剔除4例,4例纳入后经核查发现不符合纳入排除标准。脱落10例,其中2例分别以“消化道出血”“心律失常”转至消化科、心内科进一步治疗,7例行血管内治疗,1例家属拒绝路径治疗出院。最终对80例进行统计分析,临床路径组40人,传统治疗组40人。两组90天随访,临床路径组预后良好占97.5%,传统治疗组占82.5%,两组比较P=0.02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时,临床路径组GCS评分平均为14.83±0.50分,NIHSSt≤3占72.5%,mRs≤1占60.0%;传统治疗组GCS评分平均为14.73±0.85分,NIHSS,占57.5%,mRs≤1占52.5%。30天随访,临床路径组mRs≤1占77.5%,传统治疗组占67.5%。出院及30天随访两组神经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两组共有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临床路径组2例,肺部感染1例(2.5%),泌尿系感染1例(2.5%);传统治疗组4例(10.0%),肺部感染3例(7.5%),泌尿系感染1例(2.5%),消化道出血1例(2.5%),其中1例患者同时合并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消化道出血。两组均未发生脑疝、出血转化等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天随访路径组再入院3人(7.5%),传统组再入院3人(7.5%),两组均无再卒中、死亡患者。90天随访传统组再入院1人(2.5%),路径组未发现再入院患者,两组均无再卒中、死亡患者。两组30天、90天随访再入院、再卒中、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卫生经济学方面,临床路径组的住院天数为11.00±2.79天,总住院费用为13025.78±3778.55元,平均日住院费用为1205.10±279.35元,传统治疗组的住院天数为12.23±3.75天,总住院费用为15493.13±10131.21元,平均日住院费用为1245.99±438.63元。两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依从性方面,两组影像学检查,NIHSS评分、护理评分、抗聚、降脂稳斑、康复、针灸治疗等关键环节依从性均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血化瘀药物及通腑药物的使用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药物使用方面,神经保护药及改善脑循环药物的使用率,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中活血化瘀、通腑法、醒脑开窍等中医药治疗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90天预后良好率。Logistic分析中,通过调整混杂因素,结局显示活血化瘀、通腑法、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应用与患者90天预后不独立相关。入院病情的轻重、并发症、DSA检查、药物的使用均影响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生和DSA检查的实施影响住院时间。结论:1.本研究中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可以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90天的预后。2.急性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实施之后,与传统治疗组相比患者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有下降趋势。3.两组关键环节的执行力度均较好,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规范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指南的依从性。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正华,高居中;实施临床路径的意义和方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年09期

2 杨立群 ,薛继红 ,许俊艳;临床路径在日本的应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年08期

3 何瑞仙,徐波;欧美护理发展新概念:临床路径[J];护理管理杂志;2002年02期

4 石光;关键临床诊疗路径书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潜力(2)[J];中国全科医学;2002年09期

5 吴袁剑云 ,李庆功;临床路径:医院的生存和发展策略(下)[J];当代护士;2002年06期

6 张慰伦;;护士在临床路径中的作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3年10期

7 陈锋,孟宪芹,焦玮,崔铮,袁俊俊;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形势下开展临床路径的探讨[J];山东医药;2003年23期

8 王华;新加坡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的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年02期

9 齐德广,秦银河,李书章,刘国祥,陈黎明;临床路径的应用及其相关问题和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年01期

10 张春玲,邹晓兰;实施临床路径的初步探讨[J];护理研究;2003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波;李云英;;临床路径的国内研究现状[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2 李敏;赵莉;董艳红;季宏波;;临床路径变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纪敏;王毅;潘玉梅;;实施临床路径的思考[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杨岚;;临床路径在试行中的探讨[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孙永海;宋海波;陈庆奎;;浅谈临床路径的实施[A];2006年《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贯彻实施经验及临床路径实践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军波;李云英;;临床路径的国内研究现状[A];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交流会暨广东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刘力维;;临床路径概述[A];吉林省护理学会外科学护理分会第十五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陈惠;雷金娣;曾晔;;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效果研究[A];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暨第二次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司井夫;孙武权;许军;;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现状[A];第三届中西医结合脊柱及相关疾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_g;刘莹;;急性中毒临床路径探讨[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九届组稿会暨第二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全国急危重症与救援医学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广华;临床路径概述[N];健康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汪言安 通讯员  粤卫信 胡延滨;临床路径:绘出诊疗新型路线图[N];医药经济报;2006年

3 李庆功;试行临床路径亦应未雨绸缪[N];健康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韩璐;临床路径的专业视角[N];健康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张绪鸿;临床路径改革明年全面推开[N];江西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胡彬;中医临床路径让医患明白安心[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7 记者 徐薇;省农垦总医院推行“临床路径”让患者明白治疗[N];海南农垦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陈铮;中医临床路径 在摸索中前行[N];中国医药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陈铮;临床路径助力医疗服务规范化[N];中国医药报;2011年

10 主持人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 黄葭燕;开展临床路径应注意的问题[N];医药经济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路阳;新疆阿勒泰地区县级医院临床路径实施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王思成;基于循证的中医临床路径研制方法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杜红;面向临床路径实施的知识重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王华琼;基于语义技术的个性化临床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朱慧婷;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构建及实施效果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朱靓;肝癌肝切除术单病种住院费用相关因素分析及其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7 李丽;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构建[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8 崔鲁佳;鼻鼽中医临床路径实施的临床疗效与可行性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宋燕;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和评价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临床路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及应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2 王苗;北京市普通外科3病种临床路径实施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郭蓉;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电子临床路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4 胡鹏;临床路径质量评估与持续改进体系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5 曹铭英;脑卒中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评价[D];川北医学院;2015年

6 袁军;临床路径管理研究及临床路径系统分析与设计[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7 郭颖;临床医生临床路径知信行现状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8 冯志明;基于中医临床路径的血瘀型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疗效评价[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黄迪;临床路径报告量表的制定[D];兰州大学;2016年

10 殷良英;基于概率主题模型的诊断治疗行为变化趋势检测及分析[D];浙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59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159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a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