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和胃法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2 11:11

  本文关键词:疏肝和胃法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功能性消化不良 针刺 疏肝和胃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本课题通过采用疏肝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运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比较疏肝和胃针刺法和西药治疗方法之间的差异,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消化不良症状积分和治疗后临床疗效,应用SF-36量表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分析这两种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差别,初步探讨情志因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为临床应用疏肝和胃法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60例患者均来自武汉市中医院针灸科、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部患者。均符合2006年罗马Ⅲ学术委员会拟订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将60例患者随机分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30人,针刺组采用疏肝和胃针刺法进行治疗,药物组采用口服西药依托必利片方法进行治疗。针刺治疗:选穴取中脘、足三里(双侧)、内关(双侧)、太冲(双侧)、膻中,平补平泻,留针30min,每日一次。西药治疗:伊托必利片,每次50mg,每日三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四周,每周连续治疗5天休息2天。治疗前后应用消化不良症状积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定,应用总体疗效标准对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应用SF-36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定。 结果 1.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的症状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药物组治疗后比较,针刺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药物组,有统计学意义(PO.05)。 2.临床疗效比较:针刺组30例,治疗后临床痊愈12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药物组30例,治疗后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3%,两组比较,针刺组和药物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3.生存质量方面: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在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三方面的改善上,针刺组优于药物组(P0.05)。 4.安全性观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粪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均为正常,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能够耐受,顺利完成试验。 结论 疏肝和胃法针刺治疗能够明显降低FD患者症状积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友平,陈远路;从陆剑尘清润柔肝安胃法谈嘈杂之治[J];按摩与导引;1997年01期

2 金宇安;;再论胃痛之治[J];北京中医;2007年11期

3 陈贞;许文君;张声生;汪红兵;;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候及症状分布特点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2008年11期

4 刘松林,梅国强,赵映前,孙江桥,万晓刚,张茂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临床辨证规律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08期

5 何美蓉,宋于刚,何春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障碍与神经降压素关系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9期

6 王景杰,黄裕新,郭庆东,秦明,高巍,王庆莉;心理性应激状态下针刺对大鼠DMV放电、胃电和胃粘膜损伤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9期

7 郭龙;术芍连防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10例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谢爱华;周亨德;;周亨德主任治肝法祛胃痛经验[J];甘肃中医;2010年01期

9 刘绮;林青;韦刚;罗昭芳;刘小梅;;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甘肃中医;2010年01期

10 张敏红;李定国;;胃肠起搏在胃肠功能性疾病中的应用[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1214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214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7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