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精神性狼疮病1例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精神性狼疮病1例
更多相关文章: 神经精神性狼疮 面部蝶形红斑 中西医结合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复方环磷酰胺片 继发性高血压病 外周神经 系统病变 健脾化痰 脾气健旺
【摘要】:正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是指由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引起的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病变。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在治疗方面目前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多为经验性治疗[1]。笔者随导师张宗礼教授于2011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例NPSLE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病例简介刘某,女,20岁,于2011年5月12日因发热、面部蝶形红斑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压:150/
【作者单位】: 天津中医药研究院肾病科;
【分类号】:R593.24
【正文快照】: 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是指由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引起的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病变。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在治疗方面目前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多为经验性治疗[1]。笔者随导师张宗礼教授于2011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例NPSLE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病例简介刘某,女,2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志军,王翠兰,范晓云,陈琳洁,陶荣亚;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细菌及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年03期
2 梁柳琴,许韩师,杨岫岩,叶玉津,詹钟平;重症神经精神性狼疮治疗决策的分析[J];广东医学;2003年02期
3 杨岫岩,尹培达;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5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国俊,李向培,厉小梅,汪国生,钱龙,单曙光;系统性红斑狼疮伴神经精神异常16例临床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杨国俊,李向培,厉小梅,汪国生,钱龙,单曙光;系统性红斑狼疮伴神经精神异常16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03年02期
3 谭毅菁;;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1年01期
4 梁柳琴,杨岫岩,梁健忠,陈维广,叶玉津,詹钟平,尹培达;重症神经精神性狼疮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年06期
5 江锋,杨岫岩,梁柳琴;白塞病并发血管性偏侧舞蹈症一例[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1年01期
6 陈国强,张红卫,赵巧红,招钜泉;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二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年03期
7 张晓;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感染[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年02期
8 谢雯;;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舞蹈症一例[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6年08期
9 梁柳琴,许韩师,杨岫岩,叶玉津,詹钟平;重症神经精神性狼疮治疗决策的分析[J];广东医学;2003年02期
10 陶志虎,邹篪,许明辉,卢玲;加用滋肾活血方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的临床观察[J];广西中医药;2004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岫岩;如何识别和控制临床研究中的混杂与偏倚[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年02期
2 杨岫岩;怎样实践循证医学[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1年05期
3 杨岫岩;因果关系的推导及一些相关的概念[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年03期
4 杨岫岩,尹培达;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5年07期
5 杨岫岩,梁柳琴,詹钟平,叶玉津,刘亚光,余学清,陈伟英,尹培达;逆转狼疮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的治疗决策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1年02期
6 张翠萍,潘令嘉,周殿元,耿穗娜,赖福才;66例L型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华内科杂志;1995年05期
7 申正义;窦淑华;王洪波;陈卫红;李开祥;宋佩辉;;系统性红斑狼疮医院感染发病率调查与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1993年01期
8 薛国文,冷泰俊,邹英,时凤丽,周吉军;医院感染7年回顾与前瞻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由炜;陈修哲;;神经精神性狼疮临床资料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2 徐建银;刘泽有;郑献召;;鞘内注射联合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神经精神性狼疮72例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09期
3 李敏;杨南萍;;神经精神性狼疮的诊断与治疗[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9年04期
4 马晓莉;宫怡;竺红;马增瑞;牛国栋;;神经精神性狼疮临床特征与疗效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5 李洪华;邹丽萍;贾飞勇;;儿童神经精神性狼疮的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0年11期
6 张霞;李艳;吴顺领;;神经精神性狼疮的研究近况及展望[J];黑龙江中医药;2010年06期
7 陈祥娇;孙彬英;;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的安全防护[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年10期
8 吴娟娣,姚德度;神经精神性狼疮的处理(附6例报告)[J];江苏医药;1999年12期
9 裘锦,杨南萍;神经精神性狼疮29例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1年07期
10 梁柳琴,许韩师,杨岫岩,叶玉津,詹钟平;重症神经精神性狼疮治疗决策的分析[J];广东医学;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邓丹琪;;神经精神性狼疮(狼疮脑病)的诊治[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周惠琼;张奉春;冷晓梅;;神经精神性狼疮203例临床分析[A];首届全国中青年风湿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张姬慧;赵阴环;;神经精神性狼疮致病性自身抗体的临床研究[A];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邵晓凤;苏茵;栗占国;;神经反应性自身抗体检测在神经精神性狼疮中的意义[A];第十二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王靖媛;赵阴环;;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的临床研究[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王丽英;吴东海;;神经精神性狼疮27例临床分析[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赖建铭;吴凤岐;袁新宇;;头颅MRI对儿童神经精神性狼疮早期诊断价值的评估[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飞;静息态功能核磁对神经精神性狼疮的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陆威;神经精神性狼疮临床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魏巧凤;神经精神性狼疮31例临床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3 廖键侥;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4 吴闯;常规MRI联合DWI和MRS对神经精神性狼疮应用价值的探讨[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33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233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