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研究新进展
本文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研究新进展 出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西医结合 溃疡性结肠炎 肠黏膜 免疫抑制剂 原因不明 抗炎细胞因子 美沙拉嗪 治疗方案 炎性细胞因子 氨基水杨酸类
【摘要】: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系原因不明的大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临床以腹痛、腹泻、黏膜脓血便为特征。中医学属"泄泻"、"痢疾"、"便血"等范畴。UC属于炎症性肠病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一一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英语教研室;
【分类号】:R574.62
【正文快照】: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系原因不明的大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临床以腹痛、腹泻、黏膜脓血便为特征。中医学属“泄泻”、“痢疾”、“便血”等范畴。UC属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之一,IBD是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es,CD)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言红健,田自力,崔克勤,郭雅卿,程勇;低分子肝素联合黄芪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年01期
2 丁晓刚,傅延龄;黄芩汤有效成分配方抗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唐利文,莫新民;三黄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组织TNF-α、IL-6、IL-8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05年05期
4 陈英群,马贵同,冯怡;清肠泡腾栓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3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年02期
5 郑红斌!200032;溃疡性结肠炎全球发病情况比较[J];中华消化杂志;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江洲;张建鹏;刘军华;徐红丽;冯伟华;焦炳华;;海螵蛸多糖CPS-1对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作用的初步观察[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王群英,陈村龙,王继德,赖卓胜,张亚历,刘荣;葡聚糖硫酸钠致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的建立[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7期
3 韩军;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4例[J];临床医学;2001年11期
4 林平,伍杨,黄华,梅林;细胞因子与溃疡性结肠炎[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3年04期
5 郑辉,李洪义,王自能,卢晓晔,曹佐武,郑佩娥;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IL-6基因表达的研究[J];解剖学研究;2002年02期
6 陈诗仁;愈结宁对实验性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及抗炎、镇痛作用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周语平,杨志军,陈彻,陈光顺;黄芩汤加味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2004年05期
8 张雪燕,韩涛;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制作的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2004年06期
9 周薇;尤黎明;李瑜元;颜君;;炎症性肠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现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10 张琳;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永杰;曹波;;中药肠道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述评[A];第二届肛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典忠;榆耳(Gloeostereum incarnatum)子实体及发酵液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2年
2 郑辉;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3 谷松;加味四逆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肝郁大鼠模型机制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4 丁晓刚;黄芩汤有效部位组方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5 范恒;理肠四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细胞因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D];湖北中医学院;2003年
6 金基成;温下法和温涩法对溃疡性结肠炎免疫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邢建峰;异亚丙基莽草酸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8 郭晓东;加味四逆散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子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9 张永锋;益气活血健脾补肾法对小鼠结肠炎防治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10 袁学勤;肠泰、四神及香连方防治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效用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爱华;中药溃结宁治疗湿热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陈刚;雷公藤多甙对恶唑酮诱导的小鼠肠炎模型脾细胞因子影响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3 胡旭光;溃结灵治疗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理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4 葛畅;肠平饮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5 刘建桥;针刺对不同应激源所致免疫功能失调早期影响的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6 赵文树;溃结灵Ⅲ号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7 虞玲华;纯化的羊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田力;电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学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9 李志晋;乌司他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10 赵增仁;溃结汤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作用及肠粘膜MMP-9影响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鹏飞;丁里玉;;血竭的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6年01期
2 陈治水,贾丹兵,孙旗立,李春雷,李春杰,王宇光,王宇恒,邓伟哲;重症溃疡性结肠炎6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观察[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年11期
3 魏太明,阎玉凝,关昕璐,刘玉法,魏东华;垂盆草的化学成分研究(Ⅰ)[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王新月;田德禄;;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理特点与中医辨治思路对策[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5 田德录,田海河;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研究述评[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年06期
6 陈执中,姜宁;个体化药物治疗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4年05期
7 李楠;王雪明;吴凯;石玉玲;李娜;翟俊山;王艳梅;朱超慧;;复方血竭灌肠液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6年24期
8 欧琴;中药直肠滴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3年06期
9 陈垦,梁坚,周宇,王婉梅,汤斌,陈群,王胜春;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血清TNF—α、IL—8和sIL—2R含量测定[J];上海免疫学杂志;1998年02期
10 周玲玲,方泰惠,杨舜民,梁涛,徐立,许立,张松;复方苦参胶囊对大鼠免疫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J];陕西中医;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建东;;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年06期
2 李明奎;;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7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年10期
3 王晓明;高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3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6年02期
4 孙国兴;;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20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年26期
5 杨关根,黄常新,刘智勇,左振魁,徐加鹤;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5年04期
6 贺军,赵建霞,孟皓,陈隆典;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析[J];中医药学刊;2005年10期
7 王卫民;;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6例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年04期
8 高维宇;高维世;;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临床探讨[J];航空航天医药;2009年12期
9 郭昱;郭霞;李胜棉;赵东强;王娜;;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年08期
10 郑郸鄯;;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斌;李建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4例[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2 阎斌;李建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4例[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3 苏润泽;麻莉;;中西医结合刍议——浅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A];第四届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周滔;王帅;陈姪;;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临床治疗研究进展[A];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张学义;孙平;刘进兰;;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6 张学义;孙平;刘进兰;;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7 侯安存;;中西医结合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A];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孙中;;也谈中西医结合发展[A];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郭耀武;周宗英;;中西医结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临床观察[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10 郭耀武;周宗英;;中西医结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临床观察[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德华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西医结合防控甲感[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2 王君平 巨锋;中西医结合还是“两张皮”[N];人民日报;2011年
3 赵 雯;中西医结合引发临床治疗新观念[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蒋锐;理论加实践是中西医结合的方向[N];科技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潘红梅;中西医结合如何提高疗效[N];南京日报;2008年
6 廖志林;中西医结合降伏急性胰腺炎[N];健康报;2005年
7 记者 赵永新;中西医结合开创医学新模式[N];人民日报;2000年
8 丁 丁;中西医结合界研讨李恩学术思想[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9 顾泳;中西医结合≠“中药+西药”[N];解放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靳晓燕 赵达 采写;中西医结合不能简单化[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敬军;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和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2 李科威;中西医结合的中医策略与诊疗决策软件的设计思想[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3 朱锐;溃疡性结肠炎与大肠癌分子生物学指标相关性研究及肛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振瑞;中国中西医结合史论[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5 郭茂田;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的现状及发展前景[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王冬燕;建国以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杜侃;中西医结合的信息学途径探索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8 戴鹤玲;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趾外翻诊疗规范化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9 刘建仁;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缺血作用机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高锦;金属微量元素铜和铁在中西医结合调控实验性肿瘤中的应用及意义[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立丽;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马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临床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学院;2001年
3 彭凌艳;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特发性突聋30例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4 朱勤贤;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对脑卒中恢复期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及机理探讨[D];苏州大学;2008年
5 陈薇;经前期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动态与进展[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钱东;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胆总管复发结石临床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7 孙向宇;中西医结合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8 余瑜;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赵婧;中西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概况(口服自拟安肠消溃汤合新生灌肠汤治疗该病的11例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阮洪江;中西医结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10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310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