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七穴”治疗帕金森病80例临床疗效观察
本文选题:帕金森病 切入点:Webster评分 出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年09期
【摘要】:目的:通过对"颅底七穴"治疗帕金森病,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临床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其中40例为治疗组,采用针刺"颅底七穴"法治疗;4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美多巴治疗。研究病例在用不同方法治疗3个疗程后,对其研究结果进行临床有效率评价和Webster评分,并在6个月末、12个月末进行随访,计算其最终有效率。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5.00%、82.50%,对照组分别为7.50%、67.50%:经随访1年后,剔除复发病例2组终末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55.00%。治疗前2组Webster评分均值分别为13.12±0.71和12.47±0.87;治疗3个疗程后二者分别降低为6.09±0.67和8.60±0.77;随访1年后,二者分别降至3.99±0.75和7.94±0.71。结论:研究提示,针刺"颅底七穴"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显著,与常规西药美多巴治疗具有显著优势,且其复发率低,副作用少,依从性好。从患者Webster评分改善情况看,针刺治疗组对帕金森病患者强直、震颤、姿势、言语、面容及自我照顾能力均有明显改善;从病程与疗效关系来看,病程短者的疗效优于病程长者,说明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不宜延误,以免失去较好的治疗时机。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ing Parkinson's disease with seven points of skull base.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40 cases were treated as treatment group, 40 cases as control group and 40 cases as control group.After three courses of treatment with different method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ere evaluated with clinical efficacy and Webster score, followed up at the end of 6 months and 12 months to calculate the final effective rate.Results: after three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clinical control rat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15.00 and 7.50, respectively,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7.50 and 67.50, respectively. After one year of follow-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80.00% and 55.00%, respectively.The mean Webster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13.12 卤0.71 and 12.47 卤0.87 before treatment, and decreased to 6.09 卤0.67 and 8.60 卤0.77 after 3 courses of treatment, respectively, and to 3.99 卤0.75 and 7.94 卤0.71 after one year follow-up.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Parkinson's disease is remarkable, which is superior to that of medopa, and its recurrence rate is low, side effect is less and compliance is good.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improvement of patients' Webster score,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group had obvious improvement on the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such as rigidity, tremor, posture, speech, facial appearance and self-care ability, and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urse of disease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patients with short course of disease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elderly.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should not be delayed so as to avoid losing the better time of treatment.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神经内科;北京中医药大学;
【分类号】:R24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任小群,王友京,罗明富,郁美娟,杨金洪,刘爱华,刘家瑛,李颖异,陈利国,陈桂平,董晓彤,王双坤,王志英,王平;针刺治疗震颤麻痹临床和实验研究[J];中国针灸;1999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义先,鲍远程;中西医治疗帕金森病概况[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马骏;中医对帕金森病的研究[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3 凌玲;中医治疗震颤麻痹近况[J];陕西中医;2001年03期
4 张琳;刘树民;;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近况[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03期
5 隆呈祥;老年颤证(帕金森病)的中医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年10期
6 谢潇侠,口锁堂,蒲志宏,侯春英,田永萍;中医治疗震颤麻痹症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03期
7 陈秀华;李漾;奎瑜;;腹针配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氏病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7年08期
8 耿昌;针刺治疗震颤麻痹现状及展望[J];针灸临床杂志;2004年09期
9 刘晓棠,卞金玲;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5年04期
10 周厚广,鲍远程;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罗恩丽;针刺苍白球内侧部治疗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2 金泽;针刺丘脑底核治疗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3 唐勇;电针促进帕金森小鼠多巴胺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细胞分子机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孙红梅;银杏平颤方对PD鼠中脑多巴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5 吴凌云;颤三针为主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张华;中医六经厥阴辨证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及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纯化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车向宜;应用肝肾泄藏调控理论探讨迟发性运动障碍治疗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2 张莉;电针对帕金森模型型小鼠SNC突触多巴胺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李晓梅;颤证防治方药的中医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范宇鹏;帕病2号方治疗震颤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关涛;电针对帕金森病小鼠脑氧化应激作用的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赵丹;中药龟板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BMP4表达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刘刚;“活血熄风法”治疗帕金森病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张颖;二苯乙烯苷对百草枯、代森锰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9 胡丽竹;药、针合用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翔,辛中国,孙国光,崔亚男;血清过氧化脂质的测定和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5年04期
2 罗明富,王志英,王平;电针对震颤麻痹大鼠中脑黑质和肾上腺髓质酪氨酸羟化酶的影响──免疫荧光组化方法[J];针刺研究;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豪;;帕金森病:中医调治分七型(下)[J];家庭医学;2011年05期
2 任晓明;石焱;宋双临;胡晓晴;刘芳;韩崇华;;补益肝肾针刺法治疗帕金森病9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年04期
3 徐良州;王康平;唐晓亮;;帕金森病临床中医证型及证治初探[J];河北中医;2011年05期
4 唐友明;张永全;;自拟润通方治疗帕金森病便秘63例的临床效果[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邹勇;黄国琪;;Clinical Observation 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Parkinson's Syndrome[J];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06年04期
6 张金星;邢琳;徐贞杰;冯丽娟;胡幼平;;胡幼平教授针灸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经验介绍[J];上海针灸杂志;2011年07期
7 汤湘江;沈鸿婷;杜宝新;雒晓东;;中医特色的生存质量量表与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评价[J];新中医;2011年08期
8 潘文昭;;一方妙治帕金森[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1年09期
9 马骏;姜拯坤;雷俊;梁少荣;;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思路探析[J];湖北中医杂志;2011年07期
10 郑春叶;雒晓东;连新福;;补肾定振方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雒晓东;孙玉芝;;帕病1号治疗少动和强直型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研究[A];2005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于向东;孟庆刚;赵国华;陈彪;;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概况[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明山;曹学兵;孙圣刚;;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贾军;孙作厘;邓佳卉;贾艳军;李博;王晓民;;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行为症状的作用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一届张锡钧基金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学术论文交流及评奖会议综合摘要[C];2011年
5 王旭慧;;针刺治疗帕金森病42例临床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王旭慧;卞金玲;宋秋珍;;针刺治疗帕金森病42例临床观察[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董嘉怡;;腹针加体针配合中西药治疗帕金森病[A];首届全国腹针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连新福;陈婉珉;;100例帕金森病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9 李如奎;;帕金森病的中医辨证治疗[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连新福;陈婉珉;;100例帕金森病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成功 指导专家/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分泌科主任 周德生 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张宇清;帕金森病 中老年人“第三杀手”[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2 小楚 杨明会 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 周杰平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赵虹 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湖南建设医院副主任医师 杨辉;中医药给帕金森病患者希望[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帅菲斐;近半帕金森病患者没有就诊[N];深圳特区报;2006年
4 明秀;治帕金森病方[N];民族医药报;2005年
5 陈军;中医药研究治疗帕金森病获突破[N];光明日报;2005年
6 郝晋东 武媚;帕金森病的由来及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7 常怡勇;中医治疗帕金森病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程守勤;患者应尽早接受正规治疗[N];家庭医生报;2006年
9 侯君;中西药合治帕金森病[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10 赵国华 总参管理保障部医院帕金森病治疗中心;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优势[N];人民政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敏;补肾活血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2 金泽;针刺丘脑底核治疗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3 王顺;头部电针透穴疗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4 吴凌云;颤三针为主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罗恩丽;针刺苍白球内侧部治疗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6 王彦春;“双固一通”针法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7 潘远志;平肝熄风活血益肾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8 杨世敏;以颤三针为主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余瑾;靳瑞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传承暨颤三针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李国辉;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少动强直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永;针刺督脉学对帕金森病小鼠脑线粒体功能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吴镇U,
本文编号:1703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703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