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早期识别及中西医结合防治
本文选题:高危 + 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 参考:《时珍国医国药》2008年06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分类号】:R74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苏克江;高宗恩;;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二级预防和高危患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涌涛;李名龙;;苯那普利合并氢氯噻嗪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08年05期
2 季钢,刘艺,陈晓丽;对肥胖青少年血压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蒙应东;;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阮红,何涛,罗园柳;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杨靖;;不同剂量山绿茶降压片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学;2006年09期
6 赵秀丽;王纯莹;李军;;高原地区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J];高原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7 蒋延生;魏江波;;高血压合并症的用药选择[J];哈尔滨医药;2005年06期
8 尚淑艳;;高血压100例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0年01期
9 杨素红;石景娟;杨楠;王帅;曹翠芳;;邢台城郊农村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J];河北医药;2010年17期
10 曹娜;;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J];河北医药;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慧;脑缺血预处理通过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减轻缺血性脑损伤及抑制凋亡的机制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2 葛长江;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血管重塑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克伟;云南省罗平县农村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聚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2 侯衍飞;褪黑素及其类似物改善SHR大鼠代谢综合征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3 郭雅琴;1999年与2009年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对比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4 木拉提·阿比来列提;新疆汉、维、哈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水平及血压变异性的比较[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5 邓维政;高血压病从肝论治之研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华翠娥;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与阴虚阳亢证患者血清胰高血糖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的初步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张云峰;进展性缺血性卒中血压变化昼夜节律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0年
8 郭雷生;内源性一氧化碳对Wistar大鼠血压和心血管重塑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3年
9 韦芳;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调控序列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邢玉;不同部位RAAS阻断对高血压大鼠心血管重塑的作用及血浆肾上腺髓质素的变化[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大一,赵明中;加强胸痛的早期识别和救治[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3年02期
2 艾卫民;中西医结合防治痔瘘术后并发症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年05期
3 ;第11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年07期
4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7期
5 陈健民;;癌症防治必须中西医结合[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1991年11期
6 ;第一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肝病专业委员会成立暨学术会议征文[J];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11期
7 ;甘肃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简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李维廉;;综合医院开展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体会[J];中国肿瘤;1993年09期
9 余桂清,梁富义,张代钊;21世纪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07期
10 孙燕;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体会和展望[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新中;;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理论基础及必要性[A];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许建中;;二十一世纪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病前景[A];全国第六届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郭荣峰;;从中国救援实际,,看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的作用与发展[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4 俞庆福;徐文斌;;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荨麻疹复发[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王忠裕;巩鹏;;梗阻性黄疸对脏器的损害及中西医结合防治[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与基础学术会议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外科危重病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3年
6 程志清;;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研究进展[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7 李慎果;王存选;;中西医结合防治老年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A];第七届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海内外华人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刘书勤;;中西医结合防治难治性支气管哮喘48例摘要[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9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05年度工作总结[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0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10 于金兰;胡述莘;杨霞;王健;孙普;;中西医结合防治婴幼儿哮喘疗效观察[A];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潘 治;德国开发出癌症早期识别方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2 崔昕;有为才能有“位”[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汪少颖;中西医结合防治非典有优势[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王荫华;AD的临床表现及早期识别[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5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理中心 郭文斌;早期识别精神病[N];大众卫生报;2001年
6 邹娟;精神病的早期识别[N];大众卫生报;2004年
7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理中心 郭文斌;早期识别精神分裂症[N];中国医药报;2001年
8 夏宁;如何早期识别抑郁症[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9 王荫华;老年痴呆的临床表现及早期识别[N];中国妇女报;2001年
10 许建中;中西医结合防治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郭航远;冠心病和冠心病高危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变化及叶酸的干预治疗[D];浙江大学;2003年
2 王英;设备状态维修系统结构与决策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蒋晨阳;早期脑利钠肽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价值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陈文军;胃肠道恶性肿瘤微转移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贾锋鹏;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评价及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意义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6 李玉宏;应用MCE及IBS技术定量评价硝酸甘油对犬顿抑心肌的延迟保护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7 马慧香;TGF-β_1基因修饰后板层人工生物角膜的免疫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8 陈世德;早期识别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9 孙新刚;长沙社区人群脑卒中发病率监测及早期识别与快速转运技术评估[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凯;PVI预测高危患者全麻诱导后低血压的价值[D];浙江大学;2012年
2 李晶;P-选择素与冠心病持续性房颤患者的相关性研究[D];南华大学;2008年
3 王雪敏;晋城市农村老年人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及高危患者管理[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4 舒君;强化脂必泰治疗对血脂异常的冠心病中、高危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安全性评估[D];中南大学;2009年
5 蒋屏;中西医结合防治虚寒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6 汪红霞;心律震荡对急性心肌梗死后高危患者预测价值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7 姚丽;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冠心病高危患者的内皮功能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8 吴卫华;乳腺癌术后密集与常规辅助化疗的对比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9 胡金柱;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遗传学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10 秦晋梅;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分析报告[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60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760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