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西医疗效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疗效评价 + 非小细胞肺癌 ; 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7期
【摘要】:目的比较中医及西医两种疗效评价方法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中的差异和特点。方法3个分中心共纳入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0例,分为2组:中药组104例采用中药注射剂联合辨证论治汤剂治疗,化疗组96例采用国际通用的化疗方案治疗,疗程均为6周。以包含临床症状、瘤体、卡式评分、体重、免疫功能评价的"中医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临床受益(疗效)评定标准"和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同步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按照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化疗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P0.01);按照"中医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临床受益(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中药组优于化疗组,二组比较显示出有出现统计学意义的趋势(P=0.05);上述两种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结论"中医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临床受益(疗效)评定标准"与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相比更能反映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特色与优势,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wo methods for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WM) in the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200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hinese medicine group (104 cases) was treated with TCM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decoction, and the chemotherapy group (96 cases) was treated with international chemotherapy regime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6 weeks.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observe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the clinical benefit (efficacy) of patients with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lung cancer trea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cluding clinical symptoms, tumor, card-type score, weight and immune function, and the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WHO solid tumors.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WHO solid tumor,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chemotherap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P 0.01),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hemotherapy group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clinical benefit (curative effect) of th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cancer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two groups show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rend of P0. 05, and there we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evaluation methods. Conclusion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clinical benefit (curative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cancer trea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an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 the treatment of tumor more effectively than that of WHO solid tumor. It is valuable to further study.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基金】:首都医学创新发展科研基金资助项目(No.03-Ⅱ-06)
【分类号】:R73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路常东;;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8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3期
2 韩可祥;王杰鸣;魏有刚;张锐;李稻香;;肿瘤的中医治疗法则及中医疗效评价[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6期
3 杨宗艳;胡传国;;消癌平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21例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0年12期
4 李丛煌;花宝金;林洪生;侯炜;关天宇;;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评价研究的现状及思考[J];北京中医药;2010年03期
5 胡波;周贞迪;邱幸凡;张六通;;补气通络解毒方配合GEMOX方案治疗中晚期胰腺癌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0年10期
6 闫霞;曹官铭;;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J];重庆医学;2008年04期
7 范明文;江瑜;;益肺清化颗粒治疗晚期肺癌30例[J];光明中医;2009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丛煌;中西医结合疗法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期的前瞻性队列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2 杜秀平;平肺口服液改善NSCLC恶病质状态及其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3 王芬;晚期肺癌的中医证候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4 杜永强;蝙蝠葛酚性碱对胰腺癌相关基因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吴建奇;益气除痰法治疗NSCLC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岱翰,林丽珠,陶志广;中医肿瘤疗效评价系统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2005年10期
2 杨素芳;;注重中医肿瘤临床疗效的综合评价[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陈锐深;黎壮伟;陈志坚;张广丽;;仙鱼汤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2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刊;2006年02期
4 潘国凤;宋巧玲;吴良村;;新加沙参麦冬汤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06期
5 叶磊;欧阳学农;戴西湖;余宗阳;刘志臻;;肺泰胶囊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气虚痰瘀互结证”患者疗效评价[J];中国肿瘤;2010年12期
6 李金瀚;;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延长生存期[J];癌症进展;2006年06期
7 刘莹;谢小云;;单用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年07期
8 王玉贤;危剑安;宋春鑫;;我国中医药疗效评价标准化研究现状[J];北京中医药;2010年07期
9 陈佩芳;郑玲菲;;射频热疗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护理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年09期
10 刘国恩;常精华;徐程;何继明;温丽;刘超;桑滨生;;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经济计量分析——中国广州的实证[J];中国药学杂志;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仁花;裴晓华;;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疗效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与思路[A];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马伯艳;符林春;项凤梅;;将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引入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疗效评价体系[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赵霞;汪受传;李德;;“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评价方法研究”——第三轮专家问卷分析[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4 王松龄;张文学;王改凤;;常见原发性头痛的中医诊疗思路与方法[A];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成立大会暨2008年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吴万垠;杨小兵;龙顺钦;邓宏;;中医药治疗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替代与补充作用[A];肿瘤病因学研究与中西医结合肿瘤综合诊疗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周岱翰;林丽珠;周宜强;罗荣城;刘魁凤;贾英杰;陈继跃;牛喜伟;苏碧茹;鲁江;王树堂;;益气除痰法延长非小细胞肺癌中位生存期的作用[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下)[C];2009年
7 李国芳;王孟清;;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疗效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A];第28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2011年名老中医治疗(儿科)疑难病临床经验高级专修班论文汇编[C];2011年
8 王健;刘颖;;关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的认识与思考[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下)[C];2009年
9 魏华凤;柳涛;郑培永;季光;;中医药治疗脂肪肝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评价[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刘喜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及评价方法[A];第六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泽议 徐亚静;与红丝带一起舞动[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记者严少卫;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体系初步建立[N];健康报;2009年
3 记者 陈光曼;中医药治疗艾滋病 试点将扩为十一省[N];光明日报;2005年
4 记者张东风;中医药治疗肿瘤大有可为[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崔芳;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三个切入点[N];健康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徐亚静;中医药治疗消化病 临床研究方法待破瓶颈[N];中国医药报;2010年
7 记者 冯磊;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体现整体观优势[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苑海震 本报通讯员 赵炜 樊英戈;矢志不移扬国粹 中医治艾苦求索[N];河南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王蔚佳;抗艾药物:期待春暖花开[N];中国医药报;2008年
10 王常松 刘清华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药治疗乙肝面临3大难题[N];中国医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咏菁;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多维疗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邓鑫;中医治疗肝硬化疗效评价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蒋虹;GLYPICAN-3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4 王秀问;生长抑素受体介导的靶向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邢力刚;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精确放疗计划影响的系列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6 杨志强;非小细胞肺癌中HDPR1与连环蛋白家族成员之间相互调控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7 杨宏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优化中医临床方案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林丽珠;益气除痰法提高老年肺癌生存期的前瞻性研究及预后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王苏;DLL4/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初步结构生物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10 高禹舜;Ⅰ期非小细胞肺癌miRNA-34b/c编码DNA甲基化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暖珠;中医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应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卢秀梅;中医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叶磊;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候分析及肺泰胶囊对“气虚痰瘀互结证”患者疗效评价[D];福建中医学院;2008年
4 陈汉锐;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翟性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术后中医辨证分型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黄广平;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正骨治疗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王春雨;固摄解毒法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李向宇;精气神评价法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应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文安怡;健脾补肾法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乔鹏岗;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829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829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