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业教授中西医结合儿科辨证与辨病思维模式探索
本文选题:儿科病 + 中西医结合疗法 ; 参考:《新中医》2011年04期
【摘要】:正中西医结合医学首先是在临床各科的诊疗工作中展开的,临床上"中医学辨证"加"现代医学辨病"是主要诊断方法,中西医两种治疗方法结合应用是主要治疗手段,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临床、科研、教学、师资等方面中仍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尤其是中西医临床的结合点及思维模式,对学科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所在的中西医结合儿科
[Abstract]: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s the first in the clinical departments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ork, clin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plus "modern medical disease differentiation" is the main diagnostic method,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method is the main treatment. As a new discipline, there are still many weak links in clinical, scientific research, teaching, teachers and so on. Especially, the combination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mode of think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Pediatrics
【作者单位】: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国科发计(2008)313号—2007BAI10B01-078]
【分类号】:R272;R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孟立锋;;谢桂权教授论治肾性蛋白尿的经验简介[J];新中医;2010年06期
2 彭玉;黄建业教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浅析[J];陕西中医;2004年11期
3 彭玉;;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学探析[J];中医教育;2007年03期
4 彭玉;龚勤;陈竹;;四种分类教学模式法在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小会;;从五脏相关理论论治慢性肾脏病[J];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12期
2 兰维平;;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婴幼儿肺炎45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李信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2年02期
4 陈竹;彭玉;彭文;龚勤;冷丽;;影响《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学质量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年05期
5 彭玉;龚勤;陈竹;;四种分类教学模式法在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7期
6 罗红平;冷丽;杨见辉;庞平;费翔;彭玉;;多元化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方法在《中西医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茹;姬承武;邓国兴;孙灵娇;田君;;参与式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儿科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A];第四届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陈竹;彭玉;彭文;龚勤;冷丽;;影响《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学质量的原因与对策[A];第四届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丁彩红;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梁学超;解毒活血法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病例分析及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刘军锋;1.大戟属植物化学成分与灭螺活性研究 2.酸枣仁汤物质基础及其药理试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4 梁勇;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杨永超;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中西医结合增效减毒方案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明杰,黄淑芬,张琼;蛋白尿从络病论治探讨[J];四川中医;2004年11期
2 陈其元;黄芪对肾性蛋白尿的治疗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1年11期
3 马世平,瞿融,杭秉茜;蝉蜕的免疫抑制和抗过敏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1989年08期
4 余凌,张俊峰,李惊子,周安宇,邹万忠,王海燕;黄芪当归合剂防治肾病综合征鼠进行性肾小管间质损伤[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0年05期
5 彭玉;;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学探析[J];中医教育;2007年03期
6 陆军,李祥民,李志骏;儿童肾病综合征中药治疗及其机制的现代研究概况[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孔德明 吴元黔 彭玉;[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敏;陈战;陈昕;陈红岭;李天浩;高存志;;黄莺诊治颜面再发性皮炎的经验[J];江苏中医药;2010年02期
2 王月华;董绍英;丁英钧;许庆友;;赵玉庸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J];中医杂志;2011年12期
3 关洁珊;叶小卫;陈玉琨;;浅谈中西医结合辨治恶性淋巴瘤[J];新中医;2007年01期
4 李智;试论辩证与辨病的关系[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5 宋光飞;;学术永无止境 暮年壮心不已——姜春华教授学术思想简介[J];中医药学刊;1988年02期
6 周逊;;朱辟疆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撷萃[J];江苏中医药;2011年05期
7 彭玉;陈竹;冷丽;王清;黄建业;;黄建业教授中西医结合儿科辨证与辨病思维模式探索[J];新中医;2011年04期
8 杨洁;;真武汤的临床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2007年05期
9 魏玉玲;李豫川;;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16期
10 夏璇;黄清春;;黄清春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和木;熊红萍;陈琳;;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240例临床疗效观察[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石慧君;张铭连;庞朝善;常永业;解世鹏;毛爱玲;;Behcet病性葡萄膜炎26例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战美玲;杨艺飞;万丽艳;;加味四妙散配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2例临床观察[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4 梁晶;;中西医结合疗法配合温热理疗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临床观察[A];第三届中西医结合脊柱及相关疾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庞荣;张彬;;中西医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概况[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黄小娜;;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3例临床报告[A];全国中医药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5年
7 边莉;;消癜汤治疗过敏性紫癜25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五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8年
8 洪渌;;养阴清热法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应用[A];2009中国中西医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9 暨利军;;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西结合治疗[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10 杨柏川;;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100例[A];2002全国土家族苗族医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老戴;听咳嗽辨病情[N];中国商报;2000年
2 萍乡市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医师 吴艳华;舌苔能辨病 劝君莫常刮[N];家庭医生报;2004年
3 匡调元教授;辨病、辨证与辨质应三位一体[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4 安妮;汗可辨病[N];大众科技报;2001年
5 福建中医药大学 李灿东;“辨证”与“辨病”[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6 江雅文;看痰辨病[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陈佑坤;察颜观色可辨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8 郑访江;对“辨病”与“辨证”的认识[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9 张锦星;小儿指纹可辨病[N];大众卫生报;2000年
10 欧广志;巧辨病羊[N];中国畜牧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怡宏;清毒片、养正片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简任佑;类风湿关节炎辨证初步研究及通痹灵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李丛煌;中西医结合疗法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期的前瞻性队列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4 杨洪涌;清毒饮(片)和养正片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李秀荣;平移合剂抗肿瘤术后转移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黄兰Z,
本文编号:1856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856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