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医学对中医临床思维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19 19:43

  本文选题:中医学 + 西医学 ; 参考:《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摘要】:正1片面追求专方专药专病专方甚至专药,古以有之。张仲景用百合治疗百合病,百合即为专药,百合病即以专药百合来命名;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亦可称之为专方。《五十二病方》等早期的文献表明,中医在古代也曾有过对专方专药的追求,但最终还是在张仲景辨证论治的方法确定以后,中医学才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提高了临床疗效,此后辨证论治在中医学中始终占
[Abstract]:One-sided pursuit of special prescriptions, disease-specific prescriptions or even special medicine, ancient to have. Zhang Zhongjing is used to treat lily disease, lily is a special medicine, lily disease is named after lily, Banxia Houpu deco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nuclear gas of plum, can be called a special prescription. < 52 prescription > and other early literature shows, Chinese medicine also had the pursuit of special prescription and special medicine in ancient times, but it was only after the method of Zhang Zhongjing dialectical treatment was determined that TCM got rapid development and improved clinical efficacy. Since then,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has always been a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作者单位】: 河南省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分类号】:R2-0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京艳;刘振海;贾守凯;;探析清朝时期中国和西方医学教育的差距及原因[J];中医研究;2011年08期

2 汪先恩;;世界需要中医学智慧[J];留学生;2010年02期

3 戴华;;从中西医生殖医学临床研究差异看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4期

4 金莉;;论中西医的差异与统一[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4期

5 赵静;许家杰;曹洪欣;;整体系统研究与比较疗效研究对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启示[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9期

6 厉学;曲寿河;李野;石磊;;论中医的哲学与科学属性[J];北方药学;2011年08期

7 欧阳军;;传统医学之中暑[J];家庭中医药;2011年08期

8 李春昌;;临床思维的基本要素[J];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31期

9 赖谦凯;;中国医学史教学探析[J];河南教育(下旬);2011年09期

10 岳仁宋;田理;尤耀东;;从师承教育说开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邢玉瑞;孙理军;;中医临床思维特点探讨[A];全国第四次中医科研方法学暨花生枝叶治疗失眠症研究成果汇报学术研讨会专家讲课和学术论文集[C];2009年

2 曹东义;;中医如山,西医似海[A];新起点 新征程——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医药继续教育论坛文集[C];2007年

3 刘静霞;;葡萄膜炎的中西医防治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杨玉辉;;论中医学的功能主导方法及其科学内涵[A];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其成;;从传统文化的兴衰看中医学的未来发展[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周旭生;;辨证和分型[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邹纪平;;中医学与西医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老膺荣;朱泉;;帕金森氏病中医思辨[A];2005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张全兴;;中医学与美学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连方;李婷婷;;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辨证的血瘀蕴毒理论[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维耀;中医药学发展任重道远[N];健康报;2006年

2 张华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刘寨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曹洪欣 中国中医科学院;论新形势下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3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尹常健;中医学面临的挑战[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4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 王强;中医学具有双重属性[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5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刘刚;中医需要科学发展[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6 刘长林 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双向理解“医易同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林绍志;正确认识现状 辨明发展方向[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8 孟庆云;造化生生自机缘[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9 赵治友;要借助现代科技发展中医学[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10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尹常健;中医学的本质是科学[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晓男;论中西医学的范式差异及中医现代化[D];吉林大学;2009年

2 于智敏;中医学之“毒”的现代诠释[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3 黄圣源;从中西医对中医药的认识差异谈中医药在全球的发展[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张新亮;后五四时期中西医汇通学派《伤寒论》解释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郑毓新;玛雅医学及其与中医学的初步比较[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6 闫晓宇;六极学说源流研究[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7 田旭升;中西方医学文化观照下的抑郁症[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陈丽文;太极图—球的演进与互补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陈曦;《黄帝内经》气化理论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10 付渊博;中医综合方案对缺血性中风患者早期康复及主要结局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亮;有关中医问题的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刘淼;我国中医院校外国留学生培养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徐峰;中医学的科学哲学反思[D];长安大学;2008年

4 李巍;中医院进行特色经营,,发展健康产业的基础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5 孙慧芳;对我校中医学专业长学制课程设置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付雅丽;《释名》中的医学内涵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王晓翠;民国时期中西医论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娟;建立危重病中医评分量表的初步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刘莹;瑜伽与中医养生的比较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闵玲;论中医英语翻译[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11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911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4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