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历代“鬼穴”记载考据和使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7 09:03

  本文关键词:十三鬼穴临床组方用穴的古代文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年

中医历代“鬼穴”记载考据和使用的研究

郭镇宇  

【摘要】: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历史攸久,适应症多种多样。长期经验的累积,历代医家对其有多部经典著作,其内容精辟,是前人经验提炼而成的精华,在中医学中担当承先启后的角色,可指导临床和启发创新研究。本文试图整理历代被命名“鬼穴”的针灸治疗相关记载。虽然这些穴位源自古代,但现代针灸治疗精神神志疾病仍广泛使用,尤以“孙思邈十三鬼穴”最为常用。其临床研究亦逐渐增多。但由于古今相关记载内容有着版本的差异,使很多时候治疗的选穴操作不一,不利于进一步研究和推行,鉴于现今社会精神神志病发病日益严重,医疗压力激增的情况下,剖析中医“鬼穴”对精神神志疾病的特异性,和其介入治疗的操作和可行性有一定意义。 “鬼穴”始于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记载,一般用以治疗精神神志疾患为主,故命名,及后历代对“鬼穴”有不同的描述和发挥,有些探求孙氏原文,有些从穴性着手,有些从自己,他人的临床经验发展,在原有孙氏“鬼穴”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修改,或自行订立使用规律,虽然各自对“孙氏十三鬼穴”原文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有人创立新的一套穴位,并同样以“鬼穴”命名,各家著者都相信和认为人身有一些穴位可专治精神神志疾患,故都以“鬼穴”命名。 搜寻发现;在古代对“鬼穴”的记载多为对其的主治功效的纪录,和相关穴位的命名纪录,施针的次序等。但历代记载不尽相同。就连“鬼穴”相对的穴位或定位也可有出入,而且未见有对穴位的特异性,穴位配伍的解释,适应症型进行讨论,校正或注解。 在现代方面,对“鬼穴”的研究多集中在“鬼穴”相对穴位的针刺治疗,对精神神志疾病的临床疗效和适应症,虽然临床研究不少,但未有考究各现存“鬼穴”版本取穴对治病效果的差异和个中的中医理论的合理性。另外,在使用“鬼穴”时,多单个或按个人经验零散选用,同时还有使用其他配穴,而且为数众多,并未有说明只单用“鬼穴”但仍声称“鬼穴”研究的因由,又另外,原文针法基本没有人在使用。以上均造成不同作者所撰的“鬼穴”的研究之间没可比性。再加上随机对照的实验或临床不多,这一切使研究者难于以现行的方法如循证医学方法作回顾分析或制订“鬼穴”用穴指引,使其未能推广。但“鬼穴”的研究和临床在现代中医仍广泛使用,特别是在精神神志疾病上有一定贡献,这说明有可能各个版本的“鬼穴”,或者单个使用“鬼穴”,或与其他用穴配伍使用时,均可对精神神志疾病有一定疗效。虽然如此,在各个版本的“鬼穴”的基础上选辑但未有解说的情况下再作研究似乎有点混乱。本文将包罗这些的数据,整理历代记载,并试图探求“鬼穴”在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价值。希望藉此对中医针灸在治疗精神神志疾病的临床和未来的研究提供资料。 研究目的: 本文是一篇文献研究,研究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整理历代中医针灸学中的“鬼穴”的记载和使用。所以对象是古今历代对“鬼穴”的一切现存的描述记载和临床使用。 研究方法: 是次研究查考现存古代经典,以及现代已刊登的文献。古代文献方面,以查考原文为主,每乎合纳入标准者即查其源头究竟,比较历代描述的异同。现代文献方面,按其记载引用,比较异同,并在选穴,主治,适应症,针刺手法等20项以上的指标将其分类。最终发现“鬼穴”的记载主要有五个版本。其中最为后世引用的为《千金要方》的“治百邪癫狂十三穴”,和《针灸大成》的“孙思邈十三鬼穴” 研究结果: 本次研究成果为经过搜索,查考,校对等工作后,有六方面的新见解。 第一,命名方面,发现命名“鬼穴”的有29个,有的命名更在不同定位上重复使用,当中双侧穴位如曲池算1个,组合穴位如十宣也算1个。成套“鬼穴”有五套,分别有古代的《千金要方》,《干金翼方》,《针灸大成》所描述的“孙思邈十三鬼穴”,《针灸聚英。宋徐秋夫鬼病十三穴歌》的“徐秋夫十三鬼穴”,和现代的李仲愚十鬼穴主治神志病,精神病。而且历代临床和研究发挥以“孙氏十三鬼穴”为主。虽然描述“孙氏十三鬼穴”的版本各有所不同,但多数穴位相同,针法类似,应该是同出一宗。 第二,“鬼穴”选用之意义,是以调整任督二脉之气和刺激四肢末端较突出。 第三,选穴和所用穴位数量方面,由于古代文献无完整而可相互比较“鬼穴”使用病例,在考证“孙思邈十三鬼穴”(参照《干金要方》,《千金翼方》,和《针灸大成》版本)的选穴是否必须遵照古代原文的问题上,包括选穴数量和进针次序,针法等,统计上只纳入现代文章。发现在170篇纳入文章中,有32篇选用单用人中穴或作主穴,51篇选用人中穴加上其他“鬼穴”同用,由合共2到12个不等,其中有27篇是13鬼穴全用的;另外有44篇是人中以外的鬼穴的单用或为主穴使用,即包括少商,隐白,大陵,申脉,风府,颊车,承浆,间使或劳宫,上星,会阴,舌下中缝,即除曲池以外的所有孙思邈十三鬼穴。并以大陵为最多,有17篇,但仍然在临床上有良好疗效,不过在单用穴位或作主穴者“第二针的鬼信和第三针的鬼垒”则只各有一篇。而人中以外,以其他“鬼穴”多用为主穴者,有3篇,分别用两个,三个,和五个“鬼穴”作主穴治疗神志病,精神病。 由此可见,在选穴方面,原文所描述的“凡针之体,先从鬼宫始,次针鬼信,便至鬼垒,又至鬼心,未必须并针,止五六穴即可知矣”。或者现代使用时可以理解为,凡是针刺神志病,精神病,大多数的情况,人中(鬼宫)都可以用作主穴,或单用。而大陵穴(鬼心)也可以有相类似的效果,全套针法不一定要全部用上,可能其中选五到六个以内的”鬼穴”作主穴已经可以治疗神志病,精神病了。 第四,进针次序方面,近代研究虽然少有(纳入本文的只有1篇)讲究进针次序,所以本文并未有显示某种进针次序在利用“鬼穴”治疗神志病,精神病时有显着优势,不过170篇纳入文章中,有169篇未有特别说明讲究进针次序对针刺效果的影响,而且其他未有讲究进针次序的文章仍有有意义的疗效,所以在进针次序对疗效影响上可说没有太大意义。 第五,至于针法方面,原文虽然记载火针灸法,并说“依诀而行,针灸等处,并备主之…。万不失一”也可能是个人经验或说明用各种针法的意思,因为似乎现代各家所遵只有穴位而非针法当然,如果要再考究原文针法,可能只有再进行临床试验。 第六,鬼穴定位方面,虽然历代一直将孙思邈所描述的鬼穴的定位定作与固有穴位相同,但本文在这方面认为在某几个穴位的定位可能有商榷之处。 结论:历代“鬼穴”是命名有关治疗神志精神疾病的特异穴位,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任督二脉,四肢末端来调整全身阴阳,传说是扁鹊所创,首先由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记载“鬼穴”三十一个,并整理了一套十三个的穴位用法,各穴冠以“鬼穴”命名,当中有些数据在《千金翼方》中修改重写,其后《针灸大成》加以整理,成为现代最多用的“十三鬼穴”版本。另外,现存较少研究和使用的”鬼穴”套穴有宋代徐秋夫十三鬼穴和现代李仲愚十鬼穴等。“鬼穴”的命名历代各有不同,有些不同的穴位更有重复使用,但治疗机理均以通过刺激任督二脉,四肢末端来调整一身阴阳。临床上使用鬼穴治疗神志病,精神病时,不应拘泥原文,可根据病情,选用单个“鬼穴”,数个“鬼位”,或单个“鬼穴”为主穴,或数个“鬼穴”为主穴,随症配穴,或“十三鬼穴”全套用上,均有可靠疗效。 研究结论: 中医历代“鬼穴”有七种版本,均以治疗精神疾患为主。临床使用上版本主要遵照《针灸大成》,此外各家针法多样,而鬼穴的第一至第四针使用率最高。人中(48.82%),少商(35.88%),隐白(27.65%),大陵(27.65%)。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24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宇昕;针刺结合太子神悦胶囊治疗心脾两虚型郁证的临床疗效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屠佑生;浅谈针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5期

2 黄兴土;十三鬼穴治疗癔病性失语举隅[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3 钱洁;罗刚;;针刺治疗惊恐发作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09年12期

4 董勤;穆艳云;杨兆民;;杨兆民针灸穴方经验撷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07期

5 刘全让,钟枢才;李仲愚奇穴十鬼穴、河车穴经验介绍[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6 惠馨;;运用认知行为法配合中医针灸治疗考前综合征36例[J];临床医学;2009年09期

7 陈旭军;姚志方;;十三鬼穴治疗脑卒中意识障碍30例[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潘建红;;大陵穴与精神神志疾病浅析[J];光明中医;2009年08期

9 肖成波,弭国华;中医中药结合针刺十三鬼穴治疗癫狂鬼祟29例的临床报告[J];光明中医;1996年02期

10 吉联国;针刺治疗癔病性昏厥30例分析[J];甘肃中医;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树霞;雒云祥;;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北方药学;2010年04期

2 程海英;程东旗;;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2006年05期

3 黄叶飞;符文彬;吴泰相;张光彩;苏临荣;陈远芳;;针灸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5期

4 韩平;王振宇;林栋;吴强;;浅谈针刺长强穴改善儿童智力残疾[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5期

5 申国明;许浩;胡光明;尹刚;王海颖;刘艳;;电针对雌性去势大鼠行为学和下丘脑室旁核c-fos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9期

6 吴至凤;袁青;汪睿超;赵聪敏;;靳三针治疗不同年龄段自闭症儿童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09年21期

7 张玉泉;;孙思邈癫病学术思想探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8 马吉丽;刘成伟;;中风后焦虑症中医治疗进展[J];当代医学;2010年27期

9 张若楠,王三虎;孙思邈《千金方》十年研究回顾与展望[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S1期

10 王玉露;;抑郁症发病原因及治疗概况[J];福建中医药;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彩娇;范郁山;;浅谈子午流注纳子法的临床应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2 许东;李瑞;;失眠的针灸临床应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3 魏颖;王宇;徐玉东;冉君;单纯筱;刘晓燕;杨永清;;针灸临床疗效评价方法述评[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4 宋昕宇;东贵荣;;针灸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进展[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5 王开龙;庞军;;48例亚健康状态者枢经调理体会[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6 程博;屠文展;蒋松鹤;;浅议透刺针法[A];2011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杨进廉;苟春雁;;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进展[A];二○○九年重庆市针灸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唐成林;余敏;;针刺治疗失眠选穴规律及治疗方法浅析[A];重庆市针灸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徐天朝;苏晶;王伟宁;陈国良;刘烨华;郑革;赵安晶;李娜;;针刺三步疗法配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徐天朝;苏晶;;针灸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与思考[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江洪;网络成瘾青少年心理特征及神经递质、微量元素水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朱祺仁;靳三针结合中药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黎仲谋;《神灸经纶》灸法与灸疗处方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周德钊;针刺加耳压治疗网络成瘾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樊凌;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文献评价和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蒋垂刚;针刺太溪穴和人中穴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林栋;针刺大鼠外关穴对不同脑区CREB磷酸化及相关信号转导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蔡宏伟;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杨歆科;产后抑郁大鼠行为学与激素水平、单胺递质变化及补益心脾法干预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田贵华;长期电针刺激百会、足三里对SHR大鼠海马CA1区微血管和神经元损伤的改善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彩萍;针刺任督脉穴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叶桦;电针结合心理康复治疗对IAD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电位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王彧;电针头穴治疗5.12地震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田素领;逆针关元、三阴交对去卵巢大鼠HPO轴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古文财;熄风静宁汤调节免疫抑制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丁芳玉;感觉统合训练对学龄前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的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烜玮;隔玉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詹鸿锐;针刺改善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渴求感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冯雷;癫狂病的病名沿革与理法方药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赵朝庭;“鬼穴”针刺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Ⅰ期临床试验[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清;潘桂娟;;《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五郁探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03期

2 徐厚谦;郁证概说[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3 张玉倩;曲红;;中医郁证的发展源流及现代文献研究质量评价[J];西部中医药;2012年03期

4 陈涛;董湘玉;李东阳;郑东明;;音乐疗法与团体咨询对大学新生抑郁症的治疗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张欣;严兴科;王国松;;镇静安神针法与针刺背俞穴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比较[J];环球中医药;2009年02期

6 崔林华;邢潇;马虹宇;;针刺配合耳针治疗抑郁症5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1年04期

7 赵志国;王秀芬;郭登州;;电针完骨、太冲穴治疗抑郁症38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6年09期

8 王欣君;王玲玲;乔慧芬;李建兵;;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5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8年12期

9 邱艳明,时宇静;电针印堂、百会对获得性无助大鼠不同脑区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10 袁浩龙;抑郁症病因的神经内分泌学研究进展[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明月;;足三里穴的临床应用[A];中国针灸学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鑫;头针与腹针疗法相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吴俊宽;糖尿病抑郁症中医辨证分型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温祥彬;郁证(情志疾病)文献研究评述[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圣朝;点刺少商、少泽穴治疗流行性腮腺炎279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2 王永泉;;谈推拿治疗中的心理作用[J];按摩与导引;1992年05期

3 吴翔,章文春;调神与推拿按摩[J];按摩与导引;1996年05期

4 查炜;论推拿补泻[J];按摩与导引;1999年01期

5 孙武权,严隽陶;推拿手法频率的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J];按摩与导引;2002年05期

6 阮继源;中药结合电针治疗焦虑症86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陈婷;论窦材学术思想[J];北京中医;2000年03期

8 钱洁;张捷;裴音;陈杰;;王氏五脏俞加膈俞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2007年08期

9 任秀玲;;《黄帝内经》建构中医药理论的基本范畴——五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03期

10 韩济生;能否通过外周电刺激引起中枢神经肽的释放[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陶然 李邦合;[N];健康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学颖;针刺减轻抑郁症药物副作用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丽君;He-Ne激光穴位治疗小儿消化不良150例体会[J];激光杂志;1992年02期

2 王琳,孟兰英,张双红;以高效综合治疗仪穴位治疗神经衰弱50例临床观察(摘要)[J];沈阳医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3 肖纽;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穴位治疗有新法[J];今日科技;1997年12期

4 穆兆英,迟秀玲;中药配合穴位治疗婴幼儿腹泻85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2年12期

5 梁建军;王新宇;于效良;蒋爱梅;骆秉駩;;周波穴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05期

6 李江丽;刘积平;;应用穴位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近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7 孙秋梅;;针刺法加耳穴贴压治疗梅核气[J];中国水电医学;2007年01期

8 ;激光穴位治疗慢性肠炎初步观察[J];江苏医药;1978年07期

9 黄苗照;针灸及中药穴位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4年01期

10 孔娟;中频电穴位治疗跟痛症76例[J];中华理疗杂志;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潇;沈良册;;磁帽穴位治疗失眠症86例疗效观察[A];2011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康复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2 陈超妃;马娟;陈付毅;;智能穴位疾病检测治疗系统研究[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周潇;沈良册;;磁帽穴位治疗失眠症86例疗效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4 曹文富;蒋发琼;;消痛穴位贴贴敷穴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疗效观察[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王明;;针刺特殊穴位治疗急性腰扭伤体会[A];浙江省第十九届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何穎;;十三鬼穴浅析[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李邦雷;李征;;小针刀穴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A];第四届全军腰腿痛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肢残康复护理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5年

8 韩亚芳;;止嗽散贴穴位治疗咳嗽的临床观察[A];2003全国苗医药学术研讨会特辑[C];2003年

9 王金金;蒋松鹤;李莎莎;蒋培伟;楼新法;;十二经脉四肢远端穴位与脊髓神经节段支配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针刺麻醉针刺镇痛及针刺调整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黄泽春;彭丽;余涵;李慧;;穴位治疗、中药面膜联合加味逍遥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A];美丽人生 和谐世界——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20周年庆典暨第三届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东省河源市中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 黄兴焕;[N];医药经济报;2011年

2 林桐新;[N];大众科技报;2002年

3 章欣;[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4 李红;[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5 黄晋阳;[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6 谢兰;[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吕媛;[N];北京科技报;2005年

8 河北省沙河市中医院 李彦坤;[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9 李彦坤;[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10 北京市药品监管局东城分局;[N];中国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镇宇;中医历代“鬼穴”记载考据和使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谢其煜;电针结合穴位放血治疗气滞血瘀证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黄振彰;针刺非痉挛侧穴位和痉挛侧穴位对脑卒中后痉挛偏瘫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孙苓献;液态磁穴位治疗中风患者量子共振效应与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陈奕惠;靳三针结合健脑粉、智力训练治疗儿童智力低下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Marmori F.;针刺调神对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叶金国;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历代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傅燕梅;晕痛针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尤俊响;激光膝三针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李贞晶;基于脑功能区fMRI分析的针刺效应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秋红;基于复杂网络的人体穴位与疾病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新龙;CTB-HRP在探讨穴位及穴位与脏腑相关神经属性中的应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阮黎清俊;穴位透剌针法对中风偏瘫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张羽;十三鬼穴临床组方用穴的古代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林杰文;针刺孙氏十三鬼穴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崔耀辉;穴位涂抹PTD-SOD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宫达安;远端穴组和局部穴组在治疗腰痛的临床效用对比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卢鑫;节段远近穴位伤害与非伤害刺激治疗慢性颈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万春晓;组合针刺穴位治疗中枢性面瘫的疗效观察及其机理的初步探讨[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周姗;儿童哮喘缓解期中药敷贴治疗的初步选穴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十三鬼穴临床组方用穴的古代文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5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95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d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