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IL
本文关键词: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IL-6、TGF-β_1含量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8年
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IL-6、TGF-β_1含量影响的研究
宋畅
【摘要】: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患者血清中IL-6和TGF-β1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108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针康组、针刺组和西药对照组,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ADL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患者血清中IL-6和TGF-β1的含量为指标,研究针康法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结果:1、治疗后患者血清中IL-6和TGF-β1含量,针康组与针刺组、西药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针康组患者IL-6的降低及TGF-β1含量的升高水平最为显著。 2、治疗后Fugl-Meyer评分,针康组与针刺组、西药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针康组优于其他两组。 3、治疗后ADL评分,针康组与针刺组、西药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针康组优于其他两组。 4、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针康组与针刺组、西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康组优于其他两组。 5、针康组总有效率达88.24%。 结论:针康法对改善脑梗死患者各项功能障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IL-6和TGF-β1可作为有效的超早期诊断指标及针康法疗效的判断指标。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246;R4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邢艳丽;王艳;朱路文;;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宏光;针康法对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及SYN和GAP-43表达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亮,张琳琪;针刺对中风患者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7年03期
2 李岚,屠永华,邵淑琴;炎性细胞因子与脑缺血[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8年01期
3 于致顺;赛序波;唐强;童绥君;于慧敏;徐谦;张春英;;头穴透刺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1993年02期
4 江钢辉,李艳慧,杨文辉;“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1998年02期
5 王铠,潘文宇,王澍欣,李艳慧;针刺头部穴位对偏瘫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年03期
6 吴家幂;脑卒中康复训练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意义[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李艳慧,靳瑞;针刺颞穴为主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临床研究[J];针刺研究;1994年02期
8 曾海辉,燕铁斌,黄利荣;脑卒中急性期和非急性期康复疗效及其相关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9年05期
9 曾海辉;伍少玲;马超;燕铁斌;黄利荣;;影响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预后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10 王秀媛,姜军,成述昌,董学成;头穴针刺对脑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江淮,张闻东,汪润生;中风后遗症的针灸综合治疗及其前景展望[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4年04期
2 何光远;刘存斌;;推拿头部和脊椎对脑瘫的康复治疗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2期
3 刘奕蕾;曹奕;;从“治未病”谈针灸对中风的预防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5期
4 张文;;综合治疗肩周炎98例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08年02期
5 唐巍,高忻洙;针刺治疗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侯雪民;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实验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徐振华;许能贵;靳瑞;;针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时效性研究现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彭梅梅;;颈椎病患者恢复期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J];按摩与导引;2006年11期
9 唐艳玲;林欢儿;;脑梗塞偏瘫病人的康复护理[J];按摩与导引;2007年07期
10 张丽萍;武士英;;交互兴奋抑制手法治疗中枢性面瘫50例[J];按摩与导引;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芳;朱世琼;何锦华;艾艳;;40例地震截肢患者的院外康复护理[A];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康复护理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C];2011年
2 解益;董安琴;;踝足矫形器矫治52例脑瘫患儿异常步态的疗效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康复辅助器具学组成立暨全国康复辅助器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王凡;鲍春龄;东红升;雷慧姝;詹松华;李欢欢;赵喜;东贵荣;;急性脑出血家兔针刺即刻效应的功能磁共振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4 李静;陆瑾;丁勤能;段光宇;童凯;周玉艳;董勤;;浮针结合针刺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时效的临床观察[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5 孙忠人;朱路文;于致顺;;于氏头穴丛刺针法特色介绍及临床疗效分析[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6 唐志岚;刘天君;;郭林新气功干预恶性肿瘤验案2例[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7 任宇丁;任广颖;;甩脱竞争 蓝海驰骋——民营针灸医院在市场大潮中的破局之道[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8 姚云海;顾旭东;傅建明;李亮;;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的临床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雷虹;艾双春;;针灸推拿为主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肢肩关节活动度的临床研究[A];二○○九年重庆市针灸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旭东;雒荣东;;综合针灸疗法治疗中风130例疗效观察[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甘肃省针灸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培宇;不同穴位针刺对免疫抑制大鼠神经肽相关基因表达及免疫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白殿春;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控制策略与康复评价方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3 付海燕;步态分析技术在膝骨性关节炎诊断及中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张君;CT定位围针法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郎建英;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张晓忠;“百会”透“曲鬓”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MMP-2、CytC、VCAM-1、NGB影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角建瓴;电针对中风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与c-fos表达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8 邹军;电针对缺血性中风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9 李戎;中国古代针灸推拿(按摩)养生保健学术理论及方法学体系研究——兼论针灸按摩养生保健的现代科学作用机理[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1年
10 许能贵;针刺对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守国;神经阻滞的注射针定位中电刺激强度与针尖-神经干距离及针尖斜面方向关系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朱杰;兔胫神经阻滞影响乙醇扩散的因素[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3 陈宁宁;黄体酮对脑梗死大鼠缺血半暗带内COX-2、IL-6表达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4 姜娟;针刺与康复训练不同干预次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谭宁;针刺足三里穴对颈内动脉末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冯丽媛;合谷刺电针动法对脑卒中后腕背伸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陶然;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王洪亮;全麻下手法松解术配合针灸疗法治疗粘连僵硬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陈林;针康法治疗颅脑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曹华;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守彪;早期康复训练对大鼠脑缺血半影区GAP-43和P38 mRNA表达的影响[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宗兆文,廖维宏,伍亚民,龙在云,杨恒文,李应玉,陈恒胜,曾琳;大鼠前肢食物小球抓取动作评分的改进和应用[J];创伤外科杂志;2004年02期
3 任年军;内皮素与脑缺血[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1年04期
4 孙翠梅;一氧化氮及合成酶与脑梗塞[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05期
5 王蘋,毕建忠;内皮素与缺血性脑损伤[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5年03期
6 陈才;杨少华;张华;洪芳芳;廖晓宇;叶化;;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9年19期
7 槐雅萍;杨永轩;贾子善;郭宗成;贾新凤;;探索学习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质巢蛋白及突触素表达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0年05期
8 倪金霞;朱文增;于致顺;;头穴丛刺法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病理形态学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8年09期
9 邓小鹿;刘发益;胡德文;黄柏胜;贺芳;杨丽娟;刘亚东;王玉成;邬力祥;;运动训练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区周边皮质GFAP、GAP-43表达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年06期
10 丁德权;谭峰;顾卫;李广兴;周孝琨;刘晓丽;张明霞;;神经发育疗法对急性脑梗死CD62P阳性表达率及TNF-α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年S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云;头穴丛刺结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可塑性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李阔;丰富环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行为学恢复及NF、GFAP、GAP-43表达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3 周海纯;针康法对大鼠脑梗死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宏光;针康法对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及SYN和GAP-43表达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顺志,金有余,李常淳,张增权;过氧化脂质TBA显色的三种方法学比较[J];临床检验杂志;1984年04期
2 冯淑兰,郭振球,谢国荣;针刺风府、哑门穴为主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与机理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3 朱昌志;朱汉英;郭述苏;樊洪;;缺血性中风时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性的研究[J];山东医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4 东贵荣;戴铁成;王曰芝;杨俊丽;时国臣;刘妹娜;姜吉亮;关历兵;杨华;谈丽英;孙申田;;头针治疗脑出血偏瘫24例临床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1988年04期
5 张援月;李健;贾子善;吴思为;;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2年05期
6 曾海辉,燕铁斌,黄利荣;脑卒中急性期和非急性期康复疗效及其相关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9年05期
7 戴红;运用促进技术对中枢性瘫痪进行训练的原理和处理原则[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4年06期
8 李红玲,贾子善;脑卒中的早期康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6年06期
9 吴勃力,于慧敏,杨沈秋;于致顺教授头穴治瘫经验[J];中国针灸;1997年03期
10 燕铁斌,曾海辉,黄利荣;老年与非老年初发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疗效对照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庆红;孔妍;唐强;;针刺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脑梗死后痉挛68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0年11期
2 马金龙;唐强;周海纯;;头针丛刺结合康复技术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肌力恢复影响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7年08期
3 张苏文;迪力努尔;;针灸疗法结合运动疗法早期干预治疗脑梗死80例[J];中国现代医生;2007年16期
4 何国美;戴薇;;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IL-6、IL-13及ET-1表达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5 金磊;高月求;葛海良;;白细胞介素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02期
6 秦颖;马丽媛;倪金霞;唐强;朱文增;王德生;;运动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行为学及bFGF、TGF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年12期
7 夏旭光;彭辉灿;杨杰;尹峥;;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08年02期
8 高俊;丁真奇;;细胞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作用的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06年05期
9 魏俊香;赵世刚;;细胞因子及C-反应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作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10 魏俊香;王志芬;赵世刚;舒晓伟;;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学谊;关则兵;罗小静;蔡小燕;郭煜;迟作华;张柔玲;;蛋白质Z与部分炎性因子在脑梗死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07年
2 郭敏;蒋湘玲;陈峰;;脑梗死后抑郁症与血清细胞因子关系[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志刚;陈立杰;;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陶然;孙远征;;针刺结合脑得生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七届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若丹;帅杰;;老年心力衰竭并发脑梗死一例报道[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陈晓宁;陆晓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脑梗死关系探讨(附104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商发科;;脑梗死的中医临床证型研究[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8 支惠萍;朱旭莹;王增;;脑梗死后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研究(附240例分析)[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文国强;廖小平;陈涛;欧阳峰;李建军;邓益东;何祥英;;脑梗死患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初步研究[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邱少东;许寅宏;曾碧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的关系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白剑 通讯员 李健;[N];保定日报;2006年
2 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神经内科 刘明勇;[N];保健时报;2007年
3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教授 罗学宏;[N];健康报;2006年
4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教授 罗学宏;[N];大众卫生报;2005年
5 方进;[N];保健时报;2005年
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刘振国;[N];光明日报;2008年
7 吴翠秀;[N];大众卫生报;2006年
8 朱丽丽;[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记者 刘云涛;[N];中国医药报;2008年
10 孙国根 胡德荣;[N];健康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天羽;消痈生肌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王艳明;康脉Ⅱ号胶囊治疗迁延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倪金霞;急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半暗区AQP_4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及电项针对其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曲歌乐;ORP9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徐崇权;电针对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镇痛效应及免疫机制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欧阳杰;滋阴清热方对SLE模型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李涛;低温高渗盐水治疗脑梗死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周继亮;极低频磁场对细胞因子受体基因表达及转录因子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9 牛琦;蛋白S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雷玲;Th17细胞在博莱霉素致系统性硬化病伴肺纤维化小鼠模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畅;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IL-6、TGF-β_1含量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王艳;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死病人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张立;电鍉丛针治疗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王政研;头针结合蜡疗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肌张力影响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姜志强;头穴丛刺结合言语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基底节性失语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赵鑫;头穴丛刺结合主被动智能运动训练器对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陈慧杰;结合高电位的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死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杨珩;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偏瘫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张艳艳;电针神经干腧穴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脑电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孟辉;头穴丛刺对大鼠脑梗死灶周围神经生长抑制因子Nogo-A表达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IL-6、TGF-β_1含量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9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99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