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穴点刺放血为主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本文关键词:井穴点刺放血为主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陕西中医学院》 2012年
井穴点刺放血为主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纪昌春
【摘要】:目的:提高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本研究将68例肩手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化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等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井穴点刺放血、中药热敷及康复训练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配合康复训练的常规治疗,每组34例,治疗4周后,观察视觉模拟评分(VAS)、Fugl-meger评分、Barthel评分、腕手肿胀度等变化。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主要计量资料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结果: 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分析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方案均可改善患者疼痛,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上肢运动功能(Fugl-meger)评分比较分析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Fugl-mege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Fugl-mege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方案均可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采用的Barthel评分比较分析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方案均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 4两组患者腕手肿胀度(标尺测评法)比较分析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腕手肿胀程度有所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临床治疗,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腕手肿胀程度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的方案能改善患者腕手肿胀度,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5两组患者总体临床疗效比较分析显示:两组总体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提示:治疗组总体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 1常规针刺疗法配合康复训练的常规治疗方案与井穴点刺放血疗法、中药热敷疗法及康复训练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都能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但是,井穴点刺放血疗法、中药热敷疗法及康复训练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疗效更加显著。 2井穴点刺放血疗法、中药热敷疗法及康复训练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有效的改善了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中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246.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永蕾;孔红兵;王震;肖伟;朱春沁;;中药湿热敷配合针刺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3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王旭慧;;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130例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07期
3 张守效;梁秋兰;李凤娟;刘竹军;;双氯芬酸钠治疗脑血管病肩手综合征19例疗效观察[J];工企医刊;1997年04期
4 李昊凌;刘世福;;康复治疗急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07年07期
5 杨勇敏,唐桂华;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肩手综合征132例[J];淮海医药;1998年02期
6 张继红;李雪松;田开语;宋来军;牟小秋;;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06年09期
7 冯晓东;;综合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04期
8 荣志宏;;中风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需求分析与教育体会[J];河南医学研究;2010年01期
9 程宏恩;谈刺络放血法[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0年06期
10 李燕梅,何双莉;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76例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2004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均;脑心通治疗偏头痛30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4期
2 刘剑波,史晓冬;香丹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干预作用[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4期
3 黄俊臣,周纪平,李彦春;核桃承气汤对脑梗死急性期辅助治疗作用的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4期
4 庞家善,李树标,陈艳艳;自拟化痰祛瘀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1期
5 潘启明,张松林,兰小平;自拟偏瘫方配合早期康复治疗脑梗死偏瘫56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2期
6 华卡;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药效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4期
7 李君平,张超,黄海量;浅谈“久病入络”[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4期
8 郭汉强;醒脑净合息风通络化痰汤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9 张波,郑军,鲍远程,蔡永亮,陈怀珍,王艳昕,王晓旸,徐国存,杨兴涛;蕲蛇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及TCD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10 谢若男,李佩芳,杨满琴;神明贴敷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英光;张紫萍;余卫;;丹参注射液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肢体瘫痪的临床研究[A];共铸医药学术新文明——2012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华东;李文奇;冯晓东;席建明;张斌;李桥军;;不同体位骨盆训练对偏瘫患者步态的影响[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3 曾西;王德军;王留根;宋波;付伟锋;赵幸娜;赵晓乐;王辉;;间歇口腔营养管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4 吕红娟;;对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A];第二十七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十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应群;田华;;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文娣;杨淑荣;谢强;;患部针刀刺营放血法为主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38例临床观察[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进德;;针刺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分析[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付晶晶;;银杏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9 邓英光;张紫萍;余卫;;丹参注射液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肢体瘫痪的临床研究[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10 柯熹;骆惠玉;吴美华;何晓华;林梅榕;高凤平;;运用反转手法减轻皮下注射疼痛的效果观察[A];第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宇光;加味升阳益胃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孙灵芝;青中年脑梗死的OCSP分型、证候分布及其与影像学结果相关性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梁静涛;气虚血瘀证MCAO大鼠子代的同种证候及疾病趋势诱导形成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乔胃娟;加减三甲散及其拆方滋阴养血药调控肝纤维化TGF-β/Smads通路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张馨遥;健康网站信息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周莉;基于循证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研制方法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林荣杰;高血压病与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中医证侯病机及其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张稳;基于RAA系统探讨复方钩藤降压宁片对2K1C-RHR作用效果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刘秀美;针刺补泻手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李志炜;痛风内服外敷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与IL-1β、XOD相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景;正常人群和失语症患者听觉语义启动效应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金景;基底节区卒中患者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对比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3 孙昊;AL0X5AP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华东地区脑卒中易感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4 张爱玲;Hcy代谢酶MTRR基因及Cystatin C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D];郑州大学;2010年
5 杨静;内脏脂肪素对人血管内皮细胞MMP-1、TIMP-1及ICAM-1表达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6 唐云峰;合谷刺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线滟;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定量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临床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冯丽媛;合谷刺电针动法对脑卒中后腕背伸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陶然;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杨清;针刺配合中药湿热敷法与单纯针刺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永蕾;孔红兵;王震;肖伟;朱春沁;;中药湿热敷配合针刺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3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史常永;络病论发范[J];中国医药学报;1992年04期
3 史常永;络病论与微循环[J];中国医药学报;1992年05期
4 王旭慧;;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130例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07期
5 衡光培;叶天士络病学说初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6 张为民;黎明全;;康复疗法治疗急性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张华,冯正仪,胡永善,王蓓玲,钱晓路;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家庭护理者护理能力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4年01期
8 李昊凌;刘世福;;康复治疗急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07年07期
9 杨勇敏,唐桂华;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肩手综合征132例[J];淮海医药;1998年02期
10 张继红;李雪松;田开语;宋来军;牟小秋;;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06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粟跃林;曲池穴点刺放血治疗麦粒肿120例[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3年01期
2 高洪宝;;点刺放血治高血压病50例[J];吉林中医药;1982年04期
3 罗换新;;烧针点刺放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甲下淤血12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9年06期
4 陈日兰;朱英;庞学丰;苗芙蕊;;点刺放血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9年09期
5 林宪军,丁新伟;上耳根点刺放血配合合谷透后溪穴治疗落枕[J];针灸临床杂志;1994年01期
6 周春辉;局部点刺放血治疗急性扁桃体炎6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3年06期
7 杨晓霞;温晓慧;;针刺配合三棱针点刺放血治疗偏头痛28例临床观察[J];哈尔滨医药;2008年05期
8 孙钢美;王戈;;中药结合点刺放血治疗儿童疱疹性口炎的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26期
9 胡静平,刘英军,禹桂贤,王巍;井穴点刺放血配合单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J];吉林中医药;2003年03期
10 徐彩虹,王欣;三棱针点刺放血治疗腮腺炎[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桂美;;点刺放血为主治疗颈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观察[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张艳荣;杨丽;张怀英;;点刺放血合公甲饮治疗急性乳腺炎[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3 罗旭霞;;点刺放血治疗高血压危象[A];中国针灸学会全国中青年针灸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3年
4 黄涛;黄鑫;徐一慧;张维波;;经络罐通仪局部点刺放血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A];2006全国砭石与刮痧疗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王莉;;放血疗法在面瘫治疗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刺络疗法暨首届少数民族放血疗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申军莲;;针刺远近结合治疗舌强不语40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弛;;针刺井穴治疗癔瘫32例临床观察[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章小平;黄玉有;黄凡;林雪霞;;点刺经穴的应用体会[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九次学术交流会暨“针灸治疗痛症及特种针法”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04年
9 杨一;王光宗;;泻井穴治疗急性咽喉痛[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摘要[C];2005年
10 罗云波;;背俞穴走罐及子午流注点刺放血法临床运用[A];2006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四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针药结合论坛[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龄;[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2 ;[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3 程萍;[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4 广东省中医院 主任医师杨志敏(吴远团整理);[N];大众卫生报;2009年
5 ;[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许光旭;[N];医药经济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衣晓峰;[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李永红;[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9 王惟恒;[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10 ;[N];大众卫生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智秀;针刺治疗局灶性脑缺血优选方案的实验研究及机制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金甲彬;体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谢芹;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黄道恭;井穴麦粒灸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奚小土;大椎穴刺血治疗外感发热的效应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赵万标;针刺改善局灶性脑缺血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动态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贾超;靳三针疗法治疗脑梗塞偏瘫的规范化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赖明正;电针肩四穴为主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黄美惠;头部刺血疗法为主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常凤香;基于生物电阻抗测量原理的经络诊断数据可视化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昌春;井穴点刺放血为主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陕西中医学院;2012年
2 黄奕珊;井穴点刺放血配合针刺治疗中风急性期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赵佳佳;点刺放血配合中药结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许美照;点刺放血法治疗肝郁血瘀型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赵丹丹;针刺结合点刺放血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成路燕;点刺放血治疗静止期斑块型银屑病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马惠芳;电针不同井穴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CaM、血浆ET和CGRP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8 李冬梅;急性期井穴刺血对Bell's面瘫临床疗效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于琪;手三阳经井穴与合穴皮肤电阻相关性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邱婷婷;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井穴点刺放血为主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8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08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