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对慢性肾脏病进展机制的共同认识及思考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mmon understanding and related thinking of the progress mechanism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Methods: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from two asp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m were discussed.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believe that under certain priming factors, kidney injury produces new changes and further exacerbates the disease, and there is a vicious circle. Western medicine emphasizes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ould emphasize multiple intervention in delaying the progres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Results &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ave similar understanding on the progress mechanism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supplement each other in treatment.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无锡市中医医院肾病科;
【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LZ09098) 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BM2008152) 江苏省无锡市科技局课题(CSE00816、CS055015) 江苏省无锡市卫生局课题(ZXM0805)
【分类号】:R6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钟建;慢性肾功能衰竭与湿热、湿浊及湿瘀关系的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年06期
2 聂峰,王晓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证候因素及规律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淑菊;肾衰胶囊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及抗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张翠;芪丑汤对肾衰大鼠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黄迪;肾衰保肾胶囊对小鼠肾成纤维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徐艳秋;虫草肾茶对慢性肾衰竭早期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邹川;肾移植术后近期的中医证候特点以及山子合剂初步干预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黄允瑜;芪归升降散对慢性肾衰脂质代谢紊乱作用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2 王冠明;肾康Ⅲ号治疗慢性肾衰30例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3 徐鹏;肾衰Ⅰ号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聂峰;慢性肾衰竭中医辨证规范化及证候规律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5 张田学忠;芪归升降散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代丽娟;虫草肾茶方治疗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对微炎症状态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田甜;四味泄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候的临床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林昶;益肾活血软坚法治疗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病程进展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任国辉,叶任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1995年11期
2 杜义斌,沈世忠;叶任高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膜性肾病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年01期
3 聂跃华,叶任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年01期
4 胡仲仪,唐利群,陈以平,金亚明,沈玲妹,马胜英;益气活血系列方对膜性肾炎模型基底膜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纯东;;王自敏辨治慢性肾脏病规律探寻[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年06期
2 王润蕾;;慢性肾功能不全32例临床特点[J];医学信息;2009年08期
3 王韧;;呵护肾脏,求索“不老”——记解放军总医院肾内科主任、教授 陈香美[J];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12期
4 陈洪宇;;王永钧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年11期
5 ;Blood Purification 2009年27卷第4期目录[J];中国血液净化;2009年06期
6 关舒月;;调理慢性肾脏病的几款药膳[J];健康博览;2010年11期
7 杨敏;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病变的防治[J];现代实用医学;2004年12期
8 杨霁云;慢性肾脏病诊治的一些问题[J];中华儿科杂志;2005年11期
9 张玉侠;;慢性肾脏病防治新理念[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6年04期
10 卢立新;;慢性肾脏病预防与治疗策略[J];社区医学杂志;2007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福来;王进华;;论中西医镇痛药之异同[A];全国中药研究与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常存库;张凤山;;中西医结合的目标,指向与途径[A];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EARLY MODERN MEDICINE AND CHINESE MEDICINE[A];第廿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王利民;;干眼病的中西医治疗现状[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06年眼科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屠文震;;中西医综合分期疗法治疗系统性硬皮病临床体会[A];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大会风湿论文集[C];2009年
6 乔文渊;任小芳;;东西文化碰撞中的中西医交融[A];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孙素波;;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康复治疗体会[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8 王小云;黎霄羽;;绝经过渡期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中西医治疗策略[A];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卢君健;;IgA肾病发病机理进展及其中西医治则与命名探讨[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夏小平;田东华;宋国祥;唐香成;;中西药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临床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任勇 韩秉悦;亚洲医学航母2009津城启航[N];天津日报;2005年
2 ;治愈不是目标 自我管理是关键[N];健康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吴红月;以制度强化对慢性肾脏病的防治[N];科技日报;2009年
4 受访专家 珠江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周伟东 采写 本报记者 叶芳 通讯员 胡琼珍;慢性肾脏病 不要绝对戒肉[N];广东科技报;2009年
5 记者 孙晓素 通讯员 伍晓毅;10人中就有1人患慢性肾脏病[N];南方日报;2009年
6 记者 陈国东;我国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增长迅速[N];医药经济报;2009年
7 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 王延辉;慢性肾脏病“三越”诊治心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8 孙雪峰 陈香美;慢性肾脏病:隐匿的杀手[N];北京科技报;2009年
9 杨伟鹏;慢性肾脏病如何早期发现[N];潮州日报;2009年
10 郑杨 张爱华;医患均应提高警惕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N];中国医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恺庆;C-反应蛋白在慢性肾脏病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2 李文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陆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成人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社区干预模式的建立[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许国双;尿酸转运相关蛋白表达变化与慢性肾脏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5 初启江;硫酸吲哚酚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关系及不同治疗对硫酸吲哚酚水平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6 崔明姬;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并发脑血管病作用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邢昌赢;免疫抑制剂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8 许戎;Ⅰ 中美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对比 Ⅱ 出生体重对成年女性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D];北京大学;2008年
9 魏明刚;益肾清利、和络汇浊法抗肾脏纤维化的机制与治疗2-3期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评价[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鹿斌;上海市中心城区30岁以上已诊断2型糖尿病者慢性并发症调查[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楠;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慢性肾脏病诊断方法初探[D];复旦大学;2010年
2 朱昭章;早中期慢性肾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临床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3 郝健;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左室重构[D];内蒙古医学院;2009年
4 胡晓娴;健康教育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积极度影响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赵冰;慢性肾脏病相关代谢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及危险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6 董静;慢性肾脏病(1-3期)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陈仕智;福州市成人体检人群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调查[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8 李芸;慢性肾脏病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对红细胞凋亡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9 李芸;慢性肾脏病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对红细胞凋亡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10 朱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慢性肾脏病患者钙磷代谢的关系[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92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192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