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症疗效观察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anti-sperm antibody (AsAb) infertility. Methods: Fifty-six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n = 28) was treated with self-formulated Xiaokangshengyin decoction and western medicine prednisone, and the control group (n = 28) was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prednisone. Condom contraception was used in both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regnancy rate and AsAb negative rat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1), and the average course of treatme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AsAb infertility is better than that of western medicine alone, and can shorte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作者单位】: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
【分类号】:R71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光惠,梁文珍;免疫性不孕症中医药治疗及实验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3期
2 夏光惠,冯燕豫;中药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122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李伟莉,李大剑,陆耘,周军,刘春丽,潘天慧;异位方配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32例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梁文珍,刘道芳;紫参颗粒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朱长玲,程泾,程蕾;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致不孕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6 董陆;试论冲任督带与妇科生理病理的关系[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杨丹红;针灸治疗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31例[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许丽绵,罗颂平;抗精子免疫性不孕与慢性生殖道炎症的相关性及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学报;2002年05期
9 欧阳紫婷;钱平;陈淑琼;沈艳;粟泉;;活血通络颗粒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及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年12期
10 徐晓娟;化瘀止痛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附:38例病例报告[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波;补肾化瘀法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4年
2 陈曰黄;加减寿胎丸治疗肾脾虚弱型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陶莉莉;疏肝泻火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及高胰岛素血症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张建伟;肾虚不孕IVF-ET卵泡液与子宫内膜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蔡平平;多囊卵巢综合征内皮细胞损伤及活血化瘀法对其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胡心伟;经轻胶囊对雌二醇诱发的经前抑郁状态干预机制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肖新春;经轻胶囊抗经前高雌抑郁的初步药效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师伟;宫宁颗粒调控IUD出血副反应子宫内膜剥脱/修复相关机制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刘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降调节后的中医证候特点及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徐慧茵;调理枢机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秀峰;不孕症的治疗进展及临床探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张建伟;二至调经方配合HMG诱导排卵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3 李海仙;电针治疗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4 王莉;盆腔炎颗粒治疗血瘀兼肾虚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5 段恒;资冲颗粒灌胃和直肠给药促卵泡发育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6 李果;中药复方对卵泡调控及卵巢VEGF、IGF-I影响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王险峰;宫清方防治早孕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8 董翠兰;加味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9 齐英华;内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免疫学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10 卞廷松;聚精丸对睾丸生精障碍性不育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痒疹64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6期
2 赖忆;赖微;;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1年19期
3 杨留生;于年海;;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年07期
4 柯静珍;;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60例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年13期
5 李美丽;;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100例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6期
6 刘中文;潘晓燕;孔炳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疗效观察[J];中药材;2011年05期
7 高娜;;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5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年01期
8 孙娟;王恩龙;;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48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年05期
9 张鹏;;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40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年07期
10 王英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衰75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炎32例[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陈晴燕;;痤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和感悟[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五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8年
3 彭惠平;徐进康;吴坚芳;陆喜荣;;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及经验总结[A];中医理论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阎领全;李新荣;;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90例[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华宁;;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便秘40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6 朱增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疗效观察[A];全国首届中青年中医眼科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1996年
7 刘莉;路小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酒精并安定中毒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吴联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体会[A];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诊治荟萃——全国第五次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9年
9 萧摩;刘晓梅;;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的思考——浅析烧伤发病机理及应对处置[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秦万章;;中西医结合治疗脱发研究进展[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如庆 魏兴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中西医结合治疗[N];健康报;2011年
2 苓文;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N];民族医药报;2003年
3 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注意什么[N];人民日报;2004年
4 龙华医院 吴银根(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N];上海中医药报;2003年
5 记者胥晓琦;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有特色[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6 ;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鸣[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效果好[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8 朱春光;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9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中毒性肠麻痹[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10 牛振洲;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炎[N];中国医药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士梁;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抑郁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儕淇源;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及六味地黄丸对Th1/Th2免疫调节机制的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张俭;中西医结合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的建立与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朱晓光;D期前列腺癌中医辨证分型方式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葛建忠;中西医结合治疗减少Ⅱ、Ⅲ期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6 凌扬;刘沈林教授诊治胃肠肿瘤的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与临床实践[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王毅侠;蔡瑞康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学术思想与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8 邹富胜;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9 沈晔华;中西医综合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顾建钦;老年期痴呆的中西医结合施治及康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马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临床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学院;2001年
3 刘寨东;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曹威巍;乳腺增生病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田伟;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郝艳会;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SARS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7 李幸运;乳腺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张宇;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李雪;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宋Pr茂;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92例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45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345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