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差别之根源及其对中西医结合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12-08 07:51
【摘要】:笔者通过对人的认知过程在中西医理论形成中的作用,以及中西医在构建理论时各自所依据的客观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中西医理论的形成都使用着相同的认知方式,都反映了客观事物(现象)间的联系,其差别只是在于层次不同而已,而这恰恰就是中西医差别的根源所在。这种差别决定了中西医结合的过程其实就是微观走向宏观的过程。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human cognitive process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theory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objective phenomena on which they are based when constructing the theory, the author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theory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all uses the same cognitive mode. They all refl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jective things, the difference is only in different levels, which is precisely the root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is difference determines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s actually a micro-macro process.
【作者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分类号】:R2-0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唐乾利;对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唐蜀华;关于“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的思考(下)[J];江苏中医;2000年04期

3 俞礼钧;《矛盾论》、《实践论》与粒子物理学[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乾利;何清湖;;中医发展现状与现代化的若干问题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11期

2 唐乾利;;中西医学的本质差异及方法论比较探析[J];大众科技;2008年02期

3 张东明;;中西医的和而不同[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4期

4 成秀梅;赵剑峰;赵淑明;姚晓光;;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一体化教学的体会[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9年04期

5 王道成;;中西医结合现状与发展的思考[J];辽宁中医杂志;2010年04期

6 沈杨;;时代的沉思——中西医结合相关问题的思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成秀梅;丁旭;张凤华;姚晓光;;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结合点的探索及在教学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9年11期

8 孙学刚,徐桂明;经支气管镜中药灌洗治疗肺系疾病初探[J];现代中医药;2003年04期

9 刘亚东;菅强;贾保民;赵骥飞;;浅谈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认识[J];中国疗养医学;2011年06期

10 王阶;何庆勇;李海霞;;中西医结合方法论与发展趋势的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唐乾利;论中医外科的现状及展望[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2 唐乾利,刘祖军,伍松合,张力,李峰,张璋,曾波,蒋剑,刘圣文;大黄灵仙胶囊降低胆石症术后残石率及复发率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2年06期

3 肖延龄,马淑然,韩贵清,孙洪生,陈桂敏,李永民;中西医结合发展前景预测[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4 何裕民;;怎样评价中医学[J];医学与哲学;1993年01期

5 吴咸中;中西医结合发展前景的展望[J];医学与哲学;2000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新仲;中西医学方法论之比较[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2 邵湘宁;;试论中西医结合的生命力[J];中医药导报;2007年12期

3 张文;韩中平;;试评恽铁樵中西汇通思想中的方法论[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年08期

4 和胜;;肝脏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10期

5 和胜;;津液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12期

6 和胜;;心脏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04期

7 和胜;;血液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11期

8 白桦;李书良;;耳鼻喉科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年10期

9 王炜,严火其;中西医结合要素的哲学解读[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05期

10 和胜;;生殖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在善;;中西医结合和急腹症基础理论前瞻[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李世华;;中西医结合研究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突破领域[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3 沈自尹;;中西医结合肾本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4 赵春惠;李秀惠;张可;金荣华;勾春燕;胡中杰;叶军;扬宇;郭新会;梁连春;胡建华;李雪梅;武聚山;;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77例临床疗效观察[A];中医药防治SARS学术交流专辑[C];2003年

5 李如奎;;建设中西医结合神经科的粗浅体会[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李学增;;系统性硬化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介绍[A];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郑荟;;便秘的中西医结合调护[A];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会议暨便秘专题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7年

8 朱未来;;中西医结合的理论与方法[A];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苏衍进;王郁金;王惠玲;马居里;雷根平;林源;高碧锋;董盛;;利湿化瘀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6例[A];第10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刘世峰;;从心论中西医融合[A];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丽佳 钱永峰;打造中西医结合品牌[N];健康报;2006年

2 陈德华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西医结合防控甲感[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3 孙 怡;关于中西医结合神经科的学科建设[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王君平 巨锋;中西医结合还是“两张皮”[N];人民日报;2011年

5 赵 雯;中西医结合引发临床治疗新观念[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蒋锐;理论加实践是中西医结合的方向[N];科技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潘红梅;中西医结合如何提高疗效[N];南京日报;2008年

8 记者 赵超;加盟医保新农合,中西医结合有用武之地[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廖志林;中西医结合降伏急性胰腺炎[N];健康报;2005年

10 赵寿康;《西医往前看,,中医往后看,中西医结合往哪看》之看法[N];健康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晓男;论中西医学的范式差异及中医现代化[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李科威;中西医结合的中医策略与诊疗决策软件的设计思想[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3 王振瑞;中国中西医结合史论[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4 郭茂田;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的现状及发展前景[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5 吴俐;群体诉讼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李克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马立平;居民消费的定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韩静;对当代建筑策划方法论的研析与思考[D];清华大学;2005年

9 潘小军;艰难中前行[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10 刘敬军;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和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庆伟;论民事诉讼中的事实推定[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肖潇;宪法惯例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连祥;特殊防卫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4 沈斐;行政裁决的救济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5 周平平;行政追偿略论[D];苏州大学;2006年

6 张学兵;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探析[D];中南大学;2006年

7 李兵;哲学解释学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价值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善根;法社会学理论资源的梳理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文明;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论探析[D];湘潭大学;2005年

10 王永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论[D];中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67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367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c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