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从心胆肾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20 18:30
【摘要】:背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复发率高。有人统计,近80%的人一生中或轻或重曾患下腰痛,其中多数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1]。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治疗上,80%-90%的患者可通过手术治疗取效。在保守治疗方法中,针灸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独特之处,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很多,其疗效确切,临床应用也非常广泛。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痛症,可以促进患者局部炎症吸收及神经组织的修复,通过针刺,患者的痛阈值升高,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 从文献查阅来看,目前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主要从肾、膀胱经着手,局部取穴以及按照经络循行取穴,临床收到一定疗效,然而亦有不效者;再者,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取俯卧位针灸时,常有不适感,甚至会加重腰局部症状。 本研究根据中医理论,采用心胆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之腰痛,目的是为了优化治疗方案,提高针刺治疗效果。本方案将针灸选穴、针灸操作、以及针灸方法规范化,选取针刺百会、印堂,内关双、阳陵泉双,艾灸双侧肾俞、膀胱俞,埋针双侧心俞、肾俞穴;采用“一针二灸三巩固”规范化操作,通过相关量表测评,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临床依据。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客观评价从心、胆、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痛症临床疗效,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 方法: 所有病例来源于台湾永森中医门诊,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心胆肾论治组)与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每组35例。 治疗组取穴:百会、印堂、内关双、阳陵泉双,艾灸双侧肾俞、双侧膀胱俞,埋针双侧心俞、双侧肾俞。 治疗组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穴位用75%酒精常规消毒,先针刺双侧内关、阳陵泉穴,进针深度依据病人肥瘦而定,采取均匀提插捻转手法,以得气为度,并配合调气法(针完后行鼻子深呼吸6次,休息1分钟后再深呼吸6次,直到出针),再针百会、印堂穴,进针深度4-5mm,采取均匀捻转手法,得气即止。留针时间为30分钟。接着取腰四穴进行艾柱直接灸(艾柱大小约20mm×20mm×10mm),先于肾俞穴、膀胱俞穴处涂以万花油(既使得艾柱能与皮肤粘合而不至于脱落,还可防止烫伤皮肤),操作者将艾柱置于患者肾俞穴、膀胱俞穴处,点燃艾柱至患者感觉皮肤微微灼热感时,将艾柱移去,每穴5壮。后取双侧心俞和肾俞埋皮内针,穴位常规消毒后,用止血钳夹住皮内针针柄处,将止血钳咬合,针尖由外侧向脊柱方向,沿皮下横向平刺,针柄留于皮外,然后用医用胶布粘贴固定,留置3天后与脊柱反方向撕下胶布,取出皮内针;若患者在埋针过程中感觉有不适情况,可随时将皮内针取出。 对照组取穴:(根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所出版的《针灸学》中腰痛治疗选穴)取大肠俞、肾俞、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丘墟。 对照组操作方法:环跳穴以3寸针快速进针,入2寸左右(具体根据患者肥瘦而定)。大肠俞、肾俞及阳陵泉以1.5寸不锈钢毫针快速进针,刺入深度为1寸;丘墟取1寸针快速进针,针刺深度为0.5寸。采取均匀捻转手法,得气即止。留针时间为30分钟。 治疗组和对照组每日(周一至周五)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采用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视觉类比量表(VAS)、语言评价量表(VRS)、数字评价量表(NRS)、行为疼痛测定表(BRS-6)、McGill问卷表(MPQ)以及简明疼痛问卷表(BPQ)评价两组的疗效,以及采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时点为治疗前和治疗后。 临床资料及时汇总,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将数据记录输入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比较Wilcoxon秩和检验(校正),均数比较用Wilcoxon秩和检验或t检验,两样本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 结果: 1.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教育背景、视觉类比量表(VAS)、语言评价量表(VRS)、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行为疼痛测定评分、McGill简易疼痛量表评分以及BPQ量表评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基线均一致,可比性良好。 2.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比较:治疗组治愈5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16例,有效率为54.29%。两组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3.视觉类比量表(VAS)评分、VRS评分、NRS评分:治疗组治疗后视觉类比量表(VAS)评分、VRS评分、N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降低幅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VAS、VRS评分比较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NRS评分较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O.05)。而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4.行为疼痛测定评分(BRS-6)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BRS-6评分较治疗前降低,降低幅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BRS-6评分较治疗前降低,降低幅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5. McGill简易疼痛量表(MPQ)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降低幅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降低幅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治疗组能显著降低McGill简易疼痛量表PRI评分。 6.BPQ量表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降低幅度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BPQ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显著降低BPQ量表评分。 7.健康相关生存质量(SF-36)评分,治疗组在活力、社会职能及精神健康三个维度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其他五个维度的两组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从心胆肾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之腰痛症临床疗效好,其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2.从心胆肾论治腰椎间盘突出之腰痛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特别在活力、社会职能及精神健康方面优于对照组。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6.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廷生,李振;药物熏蒸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8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4期

2 赵树进,袁进;木瓜凝乳蛋白酶溶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谢六生;运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琐谈[J];国医论坛;2003年05期

4 郭桂琴 ,韩平;中药离子导入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J];海南医学;2002年03期

5 蒋瑞金;阳和汤治疗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虚寒型142例[J];河北中医;2000年04期

6 冯海军,李文银,杨明庭;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05年10期

7 曹寅生;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年08期

8 卢敏,刘向前,姚共和;海马全蝎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证型的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阎晓霞;;强腰活络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9例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2008年05期

10 乔根宝,许理忠,邬学群,叶洁;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2例[J];江苏中医药;2004年08期



本文编号:2444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444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b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