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FASLG基因多态性及其mRNA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SIRS时pMΦ吞噬凋亡PMN功能异常的分子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安徽医科大学》 2012年
FAS/FASLG基因多态性及其mRNA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卢曼曼
【摘要】: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存在自身反应T、B淋巴细胞的过度活化,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和细胞凋亡紊乱等多种免疫异常,从而导致大量致病性的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的产生,引起多系统和多器官损害。SLE患者病死率高,生存质量差。SLE的病因至今尚未阐明,一般认为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异常。SLE的免疫异常与细胞凋亡紊乱密切相关,国内外研究显示细胞凋亡紊乱及凋亡清除障碍在SLE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细胞凋亡,又称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death,PCD),1972年由英国的Kerr首先提出,是一种多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性死亡的方式。细胞凋亡与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以及肿瘤的发生,病毒感染和免疫密切相关。在SLE患者体内,由于外周免疫耐受被打破,因而凋亡细胞作为最先的免疫原刺激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造成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的异常活化和增生。许多信号途径参与了细胞凋亡的调节,其中死亡受体途径中的Fas和FasL(Fas ligand)信号途径有着重要地位。 人FAS(Fas)基因定位于10号染色体q24.1区,有8个内含子和9个外显子,基因长度约25kb,其编码的Fas分子是一个相对分子质量为45kd的I型跨膜蛋白,又称Apo-1或CD95,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超家族(TNFR/NGFR);Fas广泛表达于各类细胞表面,尤其是活化的T、B淋巴细胞、胸腺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人FASLG(FasL)基因定位于1号染色体q23区,有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其编码的FasL分子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约40kd的三聚体II型跨膜糖蛋白,又称CD95L,是Fas的天然配体,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的细胞因子;FasL主要表达于活化的效应淋巴细胞表面。Fas/FasL的主要功能是诱导细胞凋亡,在维持机体自身稳定和保持内环境的平衡方面起重要作用。在狼疮鼠模型的研究显示,当Fas或FasL基因结构发生改变或表达缺陷时,由Fas/FasL介导的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凋亡受限,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免疫耐受被打破,从而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近年来在SLE患者中的研究表明,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机制异常与SLE有密切关系。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发现S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速度增加,且Fas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提示Fas可能在SLE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SLE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疾病,遗传因素在SLE发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种族人群中的研究已证实许多基因与SLE易感性有关。 在中国汉族人群FAS和FASLG基因多态性及其mRNA表达与SLE关联目前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收集SLE患者及正常对照的血液标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并结合Meta分析,探讨FAS和FASLG基因多态性与SLE的疾病易感性之间的关联;同时,检测了FAS和FASLG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特征,分析FAS和FASLG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SLE疾病活动度及不同临床和实验室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基因多态性与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研究分为2个部分。 第一部分FAS和FASLG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比较SLE患者和正常对照FAS基因(rs2234767和rs1800682)以及FASLG基因(rs763110)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并分析单倍型,探讨其与中国汉族人群SLE易感性的关系,同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与SLE主要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Meta分析研究不同人群3个SNP位点的多态性与SLE疾病易感性之间的关联。 方法病例共552例,来自两所三甲医院的SLE住院和门诊病例,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修订的SLE分类标准;健康对照718例,来自健康体检中心和健康献血员均排除SLE和其它自身免疫疾病。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冻存。利用ABI7300PCR仪,采用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技术,检测FAS和FASLG基因3个位点的多态性;比较SLE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各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用SPSS10.0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应用SHEsis软件构建单倍型。采用Meta分析方法检索文献,提取数据,应用Stata10.0对各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效应值合并以及发表偏倚评估。以=0.05作为检验水准。 结果 (1)哈德-温伯格平衡(Hardy-Weinverg equilibriun,HWE)检验:3个位点rs2234767、rs1800682和rs763110的基因型分布在对照组均达到遗传平衡。(rs2234767对照组:2=1.235,P=0.266,,病例组:2=4.451,P=0.035;rs1800682对照组:2=3.280,P=0.070,病例组:2=5.134,P=0.023;rs763110对照组:2=1.666,P=0.197,病例组:2=1.074,P=0.300)。 (2)FAS基因分型:位点rs2234767三种基因型G/G、A/G、A/A的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46.6%、40.4%、13.0%和40.3%、44.8%、14.9%,基因型A/G与G/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G和A等位基因的频率在两组中分别为66.8%、33.2%和62.7%、37.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位点rs1800682三种基因型A/A、A/G、G/G的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39.7%、42.9%、17.4%和35.4%、45.4%、19.2%,A和G等位基因的频率在两组中分别为61.1%、38.9%和58.1%、41.9%,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FASLG基因分型:位点rs763110三种基因型C/C、C/T、T/T的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59.2%、34.4%、6.3%和58.9%、34.5%、6.5%,C和T等位基因的频率在两组中分别为76.4%、23.6%和76.2%、23.8%,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4)FAS基因单倍型分析:连锁分析显示,位点rs2234767与rs1800682存在连锁不平衡(D'=0.937,r2=0.708),并通过软件构建两位点的单倍型,结果发现在中国汉族人群中主要有3种常见单倍型:AG、GA和GG,单倍型GA可能增加了SLE发病的风险(P=0.039)。 (5)基因分型与主要临床特征的关系:分析rs2234767、rs1800682和rs763110多态性与SLE主要临床特征潜在的易感性关联,结果显示在552例SLE患者中以上各位点的基因型与面部红斑、光敏感、口腔溃疡、狼疮肾炎、关节炎和神经损害均无统计学关联(P0.05)。 (6)Meta分析结果:包括本次实验研究在内,总共8个研究纳入了Meta分析, 结果发现3个位点rs2234767、rs1800682和rs763110等位基因的分布在SLE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研究结果显示,FAS基因rs2234767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SLE遗传易感性有关,rs2234767和rs1800682构建的单倍型GA可能增加SLE的发病风险;Meta分析研究发现FAS基因rs2234767和rs1800682及FASLG基因rs763110SNPs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不同人群的SLE疾病遗传易感性有关联。 第二部分FAS和FASLG基因mRNA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比较SLE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SLE肾炎组和非肾炎组以及活动期SLE患者组和非活动期SLE患者组,FAS和FASLG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其与SLE临床与实验室特征以及疾病活动度的关联,并探讨FAS和FASLG基因多态性与mRNA水平之间的关系。 方法随机选取研究一的SLE病例35例和正常对照34例。参照SLE疾病活动指数、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修订的SLE分类标准,收集病例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采集研究对象外周血,提取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技术检测PBMC中FAS和FASLG基因mRNA表达水平,利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在SLE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是否存在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FAS和FASLG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SLEDAI评分的关系。采用SPSS10.0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FAS mRNA表达水平:RTQ-PCR结果显示SLE患者PBMC中FAS 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水平(P=0.011),活动期SLE患者组高于非活动期患者组(P=0.045),然而狼疮肾炎组与非狼疮肾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FASLG mRNA表达水平:RTQ-PCR结果显示SLE患者PBMC中FASLG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肾炎组高于非狼疮肾炎组(P=0.015),然而活动期SLE患者组与非活动期患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FAS和FASLG mRNA表达水平与SLE主要临床特征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SLE患者FAS mRNA表达与面部红斑(P=0.041)和发热(P=0.016)有关, SLE患者FASLG mRNA表达与皮疹(P=0.023)和面部红斑(P=0.029)有关;而对SLE患者FAS和FASLG mRNA水平与主要实验室特征之间的研究均未发现统计学关联(P0.05)。 (4)FAS和FASLG基因多态性与mRNA水平的关系:将69名研究对象FAS基因位点rs2234767和rs1800682以及FASLG基因位点rs763110的基因分型结果,按3个位点的基因型分组比较mRNA表达水平,结果均未显示统计学差异。 结论SLE患者FAS mRNA表达水平升高,且活动期患者表达水平高于非活动期患者。FAS mRNA和FASLG mRNA表达水平与部分临床特征有关。但未发现FAS(rs2234767,rs1800682)和FASLG(rs763110)多态性与mRNA水平的关联。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93.2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保东,沈南,裴军,陈顺乐,王元,钱捷;系统性红斑狼疮凋亡相关基因Fas sFas mRNA表达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年01期
2 张敏,张谊之,王琳,李俸媛;Fas及Fas配体在盘状红斑狼疮皮损中的表达[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3 王茜;潘海峰;李文先;叶冬青;;IgG型抗dsDNA抗体及其亚型与狼疮肾炎临床和病理关系探讨[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年05期
4 李若洁;叶冬青;;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进展[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年07期
5 查文章;吴颖;范仁根;;Fas/FasL、Bax及Bcl-2在1型糖尿病大鼠中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的关系[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清华,朱应葆,崔鸣,李枫,李世荫,陈学荣;Ku70和Ku80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皮肤上的表达[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2 宋清华,狄春晖,钟英城,陈学荣,李世荫;系统性红斑狼疮与TFAR19的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年05期
3 宋清华,陈英玉,狄春晖,陈学荣,李世荫;TFAR19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水平的检测[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年09期
4 雷光文 ,衡爱萍 ,齐琳 ,冯蕾;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sFas,sFasL和IL-18水平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4年05期
5 战梅,韩忠朝;凋亡细胞清除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4年05期
6 林有坤;细胞凋亡与自身免疫性疾病[J];广西医学;2001年05期
7 承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年08期
8 艾静;王承党;;遗传与环境因素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4年02期
9 招钜泉;李美珠;邱志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L-22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贵州医药;2014年08期
10 孔磊;杨晓峰;万玉良;赵增仁;张学明;;振脾汤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组织中Fas、FasL及Survivin表达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季宇彬;宋辉;邹翔;;死亡受体介导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翔;莱菔硫烷诱导人肝瘤HepG-2细胞G_2/M期阻滞及凋亡的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范晔;中国汉族人群P2X7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陶金辉;滤泡辅助性T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4 冯雪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炎症调节及性别差异[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5 夏济平;紫外线辐射角质形成细胞导致皮肤光老化的分子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4年
6 余海燕;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郝加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早期凋亡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器官/系统损害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8 赖梅生;滋阴清热方对阴虚内热证SLE白细胞基因及蛋白表达谱的动态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杨森;六种常见皮肤病(寻常型银屑病、白癜风、斑秃、瘢痕疙瘩、花斑癣、雀斑)的遗传流行病学比较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10 翟志芳;HAX-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家乐;STZ处理树鼩胰岛β细胞再生及Bax、Bcl-2表达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王超;人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陈丽丽;FCRL3表达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4 秦薇子;白细胞介素22在外周血CD4+/CD8+T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张国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及相关分子与狼疮患者器官/系统损害的关系[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6 刘娟;当归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对不同化学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D];武汉大学;2005年
7 赵金霞;SLE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bcl-2、bax基因的表达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8 王卓;FcγRⅡa基因多态性、ANCA、CIC在SLE发病中作用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9 方雪晖;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10 屈克蓉;重症急性胰腺炎SIRS时pMΦ吞噬凋亡PMN功能异常的分子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湘源,于清宏,施桂英,黄烽,黄次波,李宾,周春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细胞Fa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99年03期
2 高临路,崔玉芳;Fas/Apo-1(CD95)系统与细胞凋亡研究新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9年04期
3 郭磊;细胞凋亡在自身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9年01期
4 卿之驹,李海凤,秦立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IgG亚类的检测[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5 王茜,叶冬青;CD137与系统性红斑狼疮[J];疾病控制杂志;2005年06期
6 杨雅骊;王培光;杜文辉;张学军;杨森;;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8年03期
7 洪明玉,张淑芳,申顺子,金秀男,崔镇花;抗双链DNA抗体与狼疮性肾炎病理关系的探讨[J];中国热带医学;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伟;配偶同患系统性红斑狼疮二例[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年03期
2 高祖华,邱夏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α_1-微球蛋白的测定及其意义[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年05期
3 许杰州,曾庆馀,肖征宇;反应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年06期
4 刘钢,王兰兰,谢其冰,李立新,王忠明,林懋贤;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凝血纤溶分子标志物的观察[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年06期
5 陈蓓,唐福林;人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学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年06期
6 李彩凤,江载芳,何晓琥;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相关的遗传因素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0年05期
7 梁小红;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小板减少病因探讨[J];华夏医学;2000年06期
8 何惠英,王海鹰,叶小英;8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指标测定的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陈红清,徐文严;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细胞信号转导异常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0年03期
10 陈红清,徐文严;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蓓;林进;徐立勤;徐丹怡;曹恒;孙德本;;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12例临床分析[A];2009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于晓春;;一例以头痛、抽搐、昏迷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例报告[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韩建文;张学军;;系统性红斑狼疮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张成;张安平;;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学机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蔼平;白琳;任宝娣;;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56例疗效观察[A];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大会风湿论文集[C];2009年
6 刘平;周涛;马海涛;李晓绿;邱文淼;;以肢端坏死为首要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6例临床病例报道[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中国中西医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学术会议筹备委员会[A];2009中国中西医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8 安莉萍;辛小红;;系统性红斑狼疮证治体会[A];2009中国中西医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9 阎小萍;;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体会[A];2009中国中西医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10 王建明;阎小萍;王昊;陶庆文;;由病例分析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A];2009中国中西医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 薛鸾 主任医师;[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2 记者 王丹;[N];健康报;2011年
3 仇逸;[N];北京科技报;2003年
4 陈静;[N];保健时报;2005年
5 解放军福州总医院风湿科 李忆农博士;[N];福建科技报;2004年
6 邓洁;[N];中国医药报;2001年
7 栗占国 罗刚;[N];健康报;2006年
8 ;[N];大众科技报;2003年
9 孙维生;[N];潮州日报;2009年
10 陈静;[N];保健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继承;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相关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彭武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非编码RNA组学鉴定及其表达谱分析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3 张细凤;调节免疫中成药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D];山东大学;2014年
4 王静;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预后的统计模型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5 潘发明;中国汉族人群免疫球蛋白受体家族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6 张昀;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7 魏华;周期序贯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8 弓娟琴;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与凋亡及其相关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9 王斌;白细胞介素-10基因5'端侧翼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10 冯金保;中国汉族人群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家系关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迪;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组学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2 何伟;云南省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存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昆明医学院;2009年
3 郑嵘君;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4 温蝶梅;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虚内热证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远期疗效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吴会霞;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郝晓红;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7 孙乐栋;系统性红斑狼疮内脏损害的临床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8 刘新霞;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作用探讨[D];暨南大学;2004年
9 楼波;血浆骨桥蛋白检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胡以松;系统性红斑狼疮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SIRS时pMΦ吞噬凋亡PMN功能异常的分子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5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45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