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易损斑块的研究难点看中西医结合防治之路

发布时间:2019-05-15 09:15

[Abstract]:......
【作者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心内科
【分类号】:R2-0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于俊生,陈兆昌;动脉粥样硬化从痰瘀毒论治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2002年08期

2 张京春;陈可冀;郑广娟;张文高;史大卓;殷惠军;刘龙涛;;解毒活血中药配伍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NF-κB与MMP-9表达的调控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姜兆全,公秀珍;从痰瘀论治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于俊生,周次清 ,丁书文;从健脾补肾和解泄浊论治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刘春玲;唐蜀华;;清热解毒方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年02期

4 黄泽民;;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论证[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6年04期

5 陈家和,顾耘;中医药治疗动脉硬化的研究评析[J];中医药学刊;2005年02期

6 张俊峰;李丽;;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05期

7 马杰;陈剑秋;;祛痰化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12期

8 张京春;陈可冀;郑广娟;张文高;史大卓;殷惠军;刘龙涛;;解毒活血中药配伍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NF-κB与MMP-9表达的调控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军莲;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痰瘀证候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2 王嵩;邪毒内侵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及清热解毒法的干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刘龙涛;降脂红曲微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s模型干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刘春玲;芦黄颗粒抗动脉内膜损伤术后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孙云霞;芦黄颗粒干预冠心病心绞痛(阴虚瘀热内蕴证)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炎性因子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敏珍;从阴虚血瘀论治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方药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4年

2 赵翠霞;景天通脉方对实验性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3 张俊峰;黄芪三七有效成分配伍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4 李海英;益气活血方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心血管舒缩因子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5 唐丹丽;温阳益心活血化痰法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抗炎作用机理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杜毅;降脂冲剂治疗高脂血症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邢翠红;中医排毒养生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徐慕娟;冠心Ⅱ号对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NO、NOS、SOD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王娜;清热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周景想;化斑饮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干预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伟康,黄河清,谭红梅,罗汉川,梁天文;四逆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吴圣贤,林永廉,黄政鑫,吴雪莲,林求诚,林炳辉,方素钦;解毒软脉方防治高胆固醇饮食致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J];福建中医药;2001年02期

3 王霞,凌世峰;虎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海军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4 范英昌,,朱均,陆融;疏肝活血药方对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脂过氧化物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6年01期

5 吴敏,周仲瑛,陈文垲,顾锡镇,司晓晨,程学萱,仲肇舒,孙宗娟;滋肾养肝、化痰消瘀法防治脑动脉粥样硬化症临床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5期

6 于俊生,王砚琳;痰瘀毒相关论[J];山东中医杂志;2000年06期

7 曹洪欣,殷惠军,张腾;温心胶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态学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年01期

8 郑源庞,周振鹤,龚康敏,胡利平;补肾护脉方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各项指标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8年05期

9 郭来,丁书文;复方莶草合剂抗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损伤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1年02期

10 马晓昌,尹太英,陈可冀,史大卓,徐凤芹,毛节明,陈明哲;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冠状动脉造影所见相关性比较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可冀;赵福海;蒋跃绒;;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年07期

2 ;第一期“康乃尔”杯丹蒌片临床应用有奖征文活动通知[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7期

3 ;第一期“康乃尔”杯丹蒌片临床应用有奖征文活动通知[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8期

4 曹新超;潘平康;;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性血管闭塞症[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9期

5 潘芳;;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2011年07期

6 赵铁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6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年11期

7 钟德钦;何恩良;;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8 张腾飞;;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31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文高;刘美霞;;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结合研究若干进展[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张文高;;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在心血管病与老年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会议资料[C];2007年

3 张文高;郑广娟;朱庆均;王显刚;张丹;张静;刘龙涛;吴敏;徐敏;李宁;;中西医结合防治易损斑块、易损血液的研究与思路[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吴伟;吴辉;刘煜德;董吁钢;黄衍寿;;肺炎衣原体感染致兔动脉粥样硬化及清热解毒法干预研究[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傅晓东;何春燕;陈伟华;王文健;;补肾法对去势兔动脉粥样硬化血清性激素水平及主动脉血管壁雌激素-β受体表达的影响[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庚及弟;;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中西医治疗[A];糖尿病中医研究进展——全国第六次中医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王阶;杨保林;姜燕;;从人血白细胞中筛查冠心病血瘀证相关基因[A];第三届海峡两岸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史大卓;;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策[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老年动脉硬化与周围血管疾病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张东萍;杨博华;;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A];2008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文高;刘龙涛;吴敏;郑广娟;王显刚;;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中西医结合干预研究现状与思路[A];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及血瘀证高级论坛和研修班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复旦大学妇产科研究所 李大金邋俞瑾;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科研究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2 黎宗军;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红媛;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足0级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滑莹莹;慢性肾脏病心血管损害研究及中西医认识[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773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4773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2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