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与《难经》中针刺补泻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7 12:05
本文关键词:《黄帝内经》与《难经》中针刺补泻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目的:《黄帝内经》和《难经》针刺补泻的原则及操作手法是后世针刺发展的理论源泉,通过对《黄帝内经》、《难经》有关针刺的经文逐一研究,找出它们针刺补泻的各自特点。 研究方法:查找收集《黄帝内经》及《难经》中有关针刺补泻的原则、方法及操作手法的相关文献资料,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后,进行横向的分析研究,从而深入认识《黄帝内经》和《难经》中有关针刺补泻的理论。 研究结果:《内经》针刺补泻的原则绝大多数是建立在诊脉的基础上,针刺操作手法的目的是调脉的虚实,《难经》中针刺补泻的原则是建立在穴位的五行属性的基础上,通过五行生克规律而达到补虚泻实。 研究结论:《黄帝内经》《难经》中针刺补泻理论、具操作手法确各具特色。
【关键词】:《黄帝内经》 《难经》 针刺 补泻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5
【目录】:
- 提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8
- 1.《黄帝内经》针刺补泻8-16
- 1.1 补泻的基本原则8-11
- 1.1.1 针刺与脉诊8-11
- 1.1.1.1 三部九候诊法9-10
- 1.1.1.2 人迎脉口诊法10
- 1.1.1.3 足大指间诊法10-11
- 1.2 补泻的基本方法11-14
- 1.2.1 针刺补泻要法——徐疾补泻11-12
- 1.2.2 配合徐疾补泻的其他操作手法12-14
- 1.2.2.1 按压针孔12
- 1.2.2.2 转针与留针12-13
- 1.2.2.3 配合呼吸13-14
- 1.3 有关针刺深浅14-15
- 1.4 针刺合于四时15-16
- 2《难经》针刺补泻16-20
- 2.1. 根据五行生克确定补泻16-19
- 2.1.1 补母泻子法16-17
- 2.1.2 刺井泻荣法17-18
- 2.1.3 泻南补北法18-19
- 2.2. 根据四时针刺19
- 2.3 针刺补泻的方法19-20
- 2.3.1 荣卫补泻19-20
- 3《黄帝内经》和《难经》针刺补泻的各自特点20-24
- 3.1 关于针刺补泻基本原则20-21
- 3.2 关于针刺合与四时21-22
- 3.3 关于针刺操作22-23
- 3.4 对于《难经》的考证23-24
- 4.结论24-25
- 参考文献25-26
- 致谢26-27
- 详细摘要27-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尔和;;浅谈浮洪芤革散濡六脉[J];河北中医;1984年03期
2 高建芸,赵京生;人迎寸口脉法及其对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J];中国针灸;2003年07期
3 赵京生;史欣德;;四时针刺与五输穴[J];中国针灸;2009年10期
4 赵延红;牢脉详解[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年11期
5 尹改珍;《难经》针刺理论思路探析[J];新疆中医药;1995年03期
本文关键词:《黄帝内经》与《难经》中针刺补泻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2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52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