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姜灸治疗腹膜透析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17-03-23 21:13

  本文关键词:隔姜灸治疗腹膜透析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是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通过弥散及对流原理以清除体内毒素,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为目的,因容易在家庭开展,无需特殊设备,操作方便简单,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小,可适用于老年、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从而成为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在腹膜透析过程中,胃肠功能紊乱是最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病因及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现代医学对此主要采用加强超滤、止吐、促胃肠动力等对症处理。 目的 本研究针对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型腹膜透析稳定的患者出现胃肠功能紊乱,采用隔姜灸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 方法 1.本研究病例来源于2010年3月-2011年12月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住院病人,将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型的60例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治疗组30例,疗程7-10天。 2.两组均予以充分透析、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纠正贫血,控制血压及血糖、补钙降磷等对症治疗。 3.对照组 予以甲氧氯普胺针10m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多潘立酮片10mg,口服,每日三次。 4.治疗组 取穴:中脘、神阙。 患者取仰卧姿势,在上述穴位上涂抹少量万花油,每个穴位上放置一片准备好的生姜片,将艾炷置于生姜片上点燃;注意观察患者感受,等待患者感觉皮肤温热不能耐受时即刻取走未燃尽之艾炷,待皮肤冷却后重复第二道操作,每个穴位燃艾炷3壮为止。 5.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通过中药新药治疗痞满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症候疗效判定标准,比较其总疗效及疗程的区别。 6.两组腹膜透析患者分别在治疗前一天和治疗结束后一天进行总尿素清除指数(Urea Clearance, KT/V)、残肾尿素清除指数、总肌酐清除指数(Creatinine Clearance, Ccr)、残肾肌酐清除指数、腹腔透出液与血液中肌酐浓度比值(Dialysate/Plasma ratio of creatinine, D/Pcr)、24小时总超滤量(Peritoneal dialysate volume, Vd)、24小时总尿量(Urinary volume, Vu)、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二氧化碳结合力(Carbon dioxide combining power, CO2CP)、血白蛋白(Albumin, 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血钾的检测。 结果 1.比较治疗前后恶心呕吐的症状,对照组有效率76.9%,治疗组有效率50.0%,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P0.05);比较治疗前后脘腹胀满的症状,对照组有效率68.9%,治疗组有效率86.7%,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P0.05);比较治疗前后饮食减少、大便不实的症状,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7.3%、68.1%,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79.2%,68.4%,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 2.对照组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总有效率72.1%,治疗组总有效率75.9%。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对照组总疗程8.6±1.9天,治疗组总疗程5.9±2.1天,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4.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总KT/V(1.99±0.39、1.96±0.44)、残肾KT/V(0.65±0.33、0.70±0.29)、总Ccr(66.95±8.03、67.02±7.99)、残肾Ccr(23.56±8.03、24.01±7.92)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总KT/V(2.13±0.24、2.02±0.33)、残肾KT/V(0.66±0.35、0.69±0.31)、总Ccr(67.81±8.52、66.71±8.85)、残肾Ccr(23.78±7.63、23.19±8.50)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5.治疗组D/Pcr值(0.593±0.064、0.612±0.059)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对照组D/Pcr值(0.660±0.053、0.627±0.057)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6.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Vd(155±128、150±123)、Vu(752±298、739±305)与对照组Vd(153±130、149±119)、Vu(758±292、740±301)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7.治疗组在Scr(672.4±166.6、650.4±190.3)、C02CP(22.9±1.8、22.8±2.1)、ALB(36.6±3.6、37.1±2.3)、K+(4.0±0.99、3.7±1.33)、Hb(84.5±11.4、79.4±12.6)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在Scr(674.3±173.9、646.3±189.4)、C02CP(24.3±1.32、23.4±1.22)、ALB(35.7±2.9、36.4±3.1)、K+(3.9±1.1、4.1±0.91)、Hb(83.3±10.8、80.5±14.3)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结论 隔姜灸与甲氧氯普胺联合多潘立酮均能有效改善脾肾阳虚型PD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但是隔姜灸无创伤,无痛苦、治疗方法简单易行,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隔姜灸 腹膜透析 胃肠功能紊乱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246.1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2
  • ~.略词表12-13
  • 前言13-14
  • 临床研究14-22
  • 1 一般资料14-15
  • 2 治疗方法15-16
  • 3 观察指标16-18
  • 4 统计学分析18-19
  • 5 结果19-22
  • 讨论22-30
  • 1 腹膜透析胃肠道紊乱的研究近况22-25
  • 2 西药在腹膜透析胃肠功能紊乱中的应用25-26
  • 3 隔姜灸相关研究26
  • 4 隔姜灸治疗腹膜透析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评价26-29
  • 5 总结和展望29-30
  • 结语30-31
  • 参考文献31-35
  • 附录35-36
  • 文献综述36-45
  • 中医药治疗腹膜透析胃肠功能紊乱的研究进展36-42
  • 参考文献42-45
  • 致谢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发奋;林栩;王洁;罗章伟;;腹膜透析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素及炎症因子效果观察[J];重庆医学;2011年01期

2 李剑文;陈林;刘日光;梁鸣;秦曙光;傅君舟;;不同残余肾功能腹膜透析患者临床分析[J];广州医药;2010年04期

3 陈岩,李可今;中医中药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并发症[J];河北中医;2004年12期

4 于小勇;赵亚峰;;中药口服结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1年02期

5 孙伟;赵杰;贾志杰;段光堂;;补脾益肾泄浊法治疗腹膜透析营养不良的临床体会[J];河北中医;2011年08期

6 甄桃英;肾衰合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50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5年09期

7 江燕;盛梅笑;周栋;殷玲;;腹膜透析配合中药治疗肾功能衰竭合并大量腹水[J];湖北中医杂志;2006年10期

8 戴伟民;陈宝明;;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9年03期

9 陈丹;曹阳;;隔姜灸治疗腹膜透析合并胃肠功能紊乱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9年04期

10 张乾;王三强;;重用生白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探析[J];河南中医;2008年04期


  本文关键词:隔姜灸治疗腹膜透析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4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64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2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