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7-03-24 00:11

  本文关键词:针灸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研究针灸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针灸疗法在眼科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以及推广价值。 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眼科就诊的视神经萎缩患者20例(35只眼),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18只眼)和对照组10例(17只眼)。治疗组采用针灸电刺激治疗,1次/d,由同一位医师完成,将针灸针快速刺入并徐徐推进选择的五个穴位,包括百会穴、太阳穴、攒竹穴、合谷穴以及跗阳穴,接通电针仪,手动操纵调为连续波,频率60次/分,强度以可耐受为度,通电15分钟,针灸结束后5分钟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d,疗程为14-21d。对照组给予苦碟子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1次/d,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d,疗程为14-21d。每日检查眼底及视力,治疗前及治疗后21d检查视野及视觉诱发电位,以视力、视野及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作为观察和评估的指标,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视力均有提高,治疗组显效9只眼,有效7只眼,无效2只眼,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显效6只眼,有效4只眼,无效7只眼,有效率为58.82%。两组有效率经过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14.P=0.042)。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视力构成(t=1.228,P=0.228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视力构成没有显著差异。对治疗组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7.015,P0.01),说明治疗组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治疗后的测量值显著大于治疗前。对对照组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3.151,P0.01),说明对照组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对照组治疗后的测量值显著大于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提高程度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2.043,P=0.047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提高程度具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的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提高程度。 结论:通过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视力、视野及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的比较,提示针灸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对于恢复视功能、控制视野缩窄发展等方面都收到了较好疗效,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值得大力推广及广泛应用的。
【关键词】:针灸 视神经萎缩 视野 视觉诱发电位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246.82
【目录】:
  • 一、摘要6-10
  • (一)中文摘要6-8
  • (二)英文摘要8-10
  • 二、正文10-22
  • (一)前言10-11
  • (二)材料与方法11-14
  • (三)结果14-16
  • (四)讨论16-20
  • (五)结论20-21
  • (六)参考文献21-22
  • 三、综述22-29
  • (一)综述22-27
  • (二)参考文献27-29
  • 四、附录29-30
  • 五、致谢30-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景连喜;石玉恒;冯建玲;王小红;;电按摩联合球后注射血管扩张剂治疗视神经萎缩[J];国际眼科杂志;2007年03期

2 杭丽;;复方樟柳碱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8年10期

3 张雅林;;视神经萎缩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9年04期

4 徐兴华;黄春换;;针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研究近况[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董志国;张殷建;;青光眼的中医药治疗近况[J];甘肃中医;2011年02期

6 康婧青;潘萍;郭义;王卫;;论针灸的品质调节[J];辽宁中医杂志;2009年04期

7 张宏,周杰芳,靳瑞;针刺对视神经萎缩患者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8 陈汉平;;关于针灸调节作用规律与机制的思考[J];上海针灸杂志;1992年01期

9 李玲;;针灸治疗麻痹性斜视68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8年03期

10 张宏,靳瑞,张家维,陈洁文,胡维安;针刺对视神经萎缩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1997年01期


  本文关键词:针灸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4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64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b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