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与人格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与人格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慢性乙型肝炎是世界范围内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球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携带者高达 3.5 亿之众。在我国情况尤为严峻,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约有 1.2 亿。尽管疫苗接种已经显著的降低了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但仍有大约 2800 万的现症病人等待治疗。目前,慢性乙型肝炎尚无满意的治疗手段,中西医结合疗 法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均有一定的优势,本研究针对中药联合拉米夫定的治疗方案进 行了临床试验。有鉴于不同性格患者预后差异较大的临床现象,本研究同时调查了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人格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其与中医证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本研究共分为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两个部分。其中理论研究分为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后的慢性化机制、慢性乙型肝炎的西医治疗及中医论治三大部分;临床试验则 包括了中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1年临床观察以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绩与中医脾虚证之间关系探讨两个部分。 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慢性化机制方面,从病毒诱导机体出现免疫耐受的途径 以及宿主本身的免疫缺陷两方面,对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的机制进行了综述。在 慢性乙型肝炎的西医治疗方面,重点对近年来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代表药物拉米夫 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同时对新兴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阿德福韦和传统的慢性 乙型肝炎治疗药物干扰素 α 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以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论述。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药治疗现状及进展中,重点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的毒邪性 质、病机演化、诊断研究、治疗原则、疗效评价、成药研究、研究趋势等方面的内 容进行了综述。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治疗现状的分析,结合慢性乙型肝炎发 病机制的特点,提出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联合中药的治疗方案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 景。 在中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试验中,对 44 例慢性乙型肝炎病 人以中西药联合方案进行了为期 1 年的治疗观察,并且与同期 46 例纯中药治疗者 以及 30 例单纯使用拉米夫定治疗者进行了疗效对比。结果联合用药组在 ALT 复常、 HBV-DNA 阴转、HBeAg/HbeAb 血清转换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体现了一定的治疗 优势。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人格特征调查以及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方面,试验 结果提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 E 量表得分低于正常人群(P0.05),P、N、L 各 个量表得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脾虚证的平均得分高与正常 对照组(P0.01);在 P、E、N、L 四个分量表得分中,E 量表得分与脾虚证得分间 存在明显的副相关(P0.01),而 N 量表得分与脾虚证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P0.01)。此研究提示,本组病人性格较正常对照组偏于内向,而内向兼有焦虑的 人格特征与脾虚证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关键词】: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脾虚证 人格 中医药疗法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R259.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英文缩略词6-7
- 综述一 乙型肝炎的慢性化病理机制研究与进展7-11
- 1 病毒因素与慢性化7-9
- 2 宿主因素与慢性化9-11
- 综述二 慢性乙型肝炎的西医学治疗与进展11-25
- 1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目标11
- 2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式11-21
- 2.1 抗病毒治疗11-19
- 2.2 免疫治疗19-21
- 3 小结21-25
- 综述三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学认识与治疗现状25-35
- 1 中医对于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认识与探讨25-26
- 2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机演变探讨26
- 3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则与治法探讨26
- 4 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型研究26-27
- 5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分型与客观化指标间的研究27-28
- 6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疗的疗效探讨28
- 7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研究进展28-30
- 8 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前景与展望30-31
- 9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问题与展望31-35
- 试验一 中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一年疗效研究35-42
- 1 前言35
- 2 研究对象35-36
- 3 试验材料与指标控制36
- 4 基本数据36-37
- 5 治疗方法37-38
- 6 治疗结果38-39
- 7 特殊病例讨论39
- 8 讨论39-42
- 试验二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EPQ成绩与中医脾虚型相关性初探42-47
- 1 前言42-43
- 2 研究对象43
- 3 研究工具43
- 4 研究方法43
- 5.基本数据43-44
- 6.试验结果44
- 7.讨论44-45
- 8.问题与展望45-47
- 致谢47-48
- 个人简历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雅萍,孙晓云,王玉梅;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2例疗效观察[J];辽宁药物与临床;2001年04期
2 施之效,张玉琴;拉米夫定联合吗特灵治疗乙型肝炎32例[J];河南医药信息;2002年23期
3 王路,李爱民;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周平;拉米夫定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J];空军总医院学报;2002年01期
5 许道忠 ,尹其云 ,刘瑞清;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干扰素无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2年07期
6 苏关关,赵年丰,方素华,杨丹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妊娠期服用拉米夫定的安全性和抗病毒效果观察[J];肝脏;2002年02期
7 谢友红,张斌,戴炜;核糖核酸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2年05期
8 成军,李莉;抗乙型肝炎病毒联合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3年02期
9 梁秀玲,高栋,李月波,辛广芹,贾德兴;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5例长期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3年10期
10 张继明,尹有宽,卢清,张清波,邬祥惠,翁心华;拉米夫定耐药HBV毒株的RT区序列分析[J];肝脏;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勇生;;拉米夫定单独和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袁春蓓;;拉米夫定联合复方甘草甜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王虹;王省良;彭华国;周东耀;万成松;;拉米夫定耐药的临床和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 徐春军;林凌云;刘敏;;拉米夫定联合益气凉血解霉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徐晶;潘红英;谌翠容;金洁;朱月季;孙振江;俞立飞;卢德荣;;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不同时机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周的疗效评估[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曾爱谊;周海明;谢德胜;;4例拉米夫定致慢性乙型肝炎YMDD变异后再治疗的疗效[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朱飞燕;;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A];第二届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林奕;王松;李慧涓;曾海莲;张娇红;王翠霞;杨丽贞;陈丽云;郑燕群;高进;;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6例[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鲁玉辉;陈锦芳;弓剑;;茵芍散抗鸭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A];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之研究(九)——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吕铁锋;王飞;;拉米夫定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A];2004年浙江省传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嵇旭东 杨丽佳;乙肝病毒变异后仍应使用拉米夫定[N];健康报;2006年
2 杨旭;拉米夫定药物引起的副作用?[N];大众卫生报;2003年
3 陶春祥;拉米夫定引起锥体外系症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李亮;“救命药”拉米夫定[N];法制日报;2008年
5 韩咏霞;拉米夫定亦可治疗小儿肝炎[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李文侠 池艳君;对慢性乙肝治疗问几个为什么[N];健康报;2005年
7 周运珠;乙肝用药常见四误区[N];健康时报;2006年
8 张天华;拉米夫定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N];大众卫生报;2004年
9 辽宁主任医师 王振坤;抗乙肝病毒用干扰素还是用拉米夫定[N];家庭医生报;2004年
10 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主任 邓中平;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的安全性研究[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修宗昌;脾虚证Ca~(2+)/CaM信号系统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1年
2 崔家鹏;脾虚证大鼠心、肺、空肠组织PKC和心、肝、脑组织MAPK活性变化及补益脾胃方药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
3 王进;补脾法对脾虚证大鼠~(59)Fe代谢和转铁蛋白受体mRN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4 孙剑;拉米夫定耐药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毒株的分子病毒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5 周俊亮;脾主运化与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相关性理论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黄穗平;脾虚证胃动力障碍的ICC特征及健脾中药干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王桂香;慢性胃炎脾虚证消化吸收障碍亚型差异表达基因生物信息学及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易杰;脾虚证(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脾阴虚证)大鼠肝、脾、肾PKC活性和亚型变化及补益脾胃方药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1年
9 张传涛;HH胶囊体内外抗乙肝病毒作用及其部分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李燕舞;补脾方药对脾虚大鼠壁细胞胃泌素受体及受体后信号传导调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宏波;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与人格特征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杨春;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及病理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3 祝美琴;拉米夫定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4 甄秀梅;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乙肝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刘振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拉米夫定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变化[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6 张岩;拉米夫定治疗期间患者体内HBV DNA聚合酶基因变异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7 李春明;HBV YMDD拉米夫定耐药变异的检测及临床治疗相关因素的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3年
8 孟静芳;拉米夫定和恩曲他滨的合成[D];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05年
9 戚敬虎;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治疗HBV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随访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10 胡章勇;拉米夫定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与人格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5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65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