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
本文关键词:腹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 观察腹针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偏瘫痉挛的临床疗效,进行客观的疗效评价,期望提供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案。 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期间于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神经科、康复科住院部住院治疗、符合病例筛选标准的70例中风恢复期痉挛性瘫痪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到治疗组(腹针组)和对照组(普通针刺组)两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腹针与普通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连续治疗两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一周后、治疗二周后、出院后二周四个时间点,应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价痉挛程度,改良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MBI)评价生活能力,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MS)评定运动功能,填写观察量表。用SPSS17.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进行疗效判定。 结果: 本研究共收到合格病例7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均按要求完成本次实验,无不良反应和脱失。治疗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经统计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组内治疗前后对比,治疗一周后、治疗两周后两组改良的Ashworth分级、MBI指数、Fugl-meyer评分较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两周两组三项评价较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疗效对比,治疗一周后两组改良的Ashworth分级、MBI指数、Fugl-meyer评分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两周后及治疗结束后两周随访两组三项评价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腹针与普通针刺法对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均有疗效,腹针疗法对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缓解优于普通针刺法,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痉挛程度,提高患肢运动功能和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针 中风 偏瘫 痉挛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6.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0
- 第一章 文献研究10-22
- 1.1 西医研究概况10-17
- 1.1.1 脑卒中的分类10
- 1.1.2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10-11
- 1.1.3 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机理11
- 1.1.4 痉挛性瘫痪的异常运动模式11-12
- 1.1.5 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方法12-17
- 1.2 中医研究概况17-22
- 1.2.1 病因病机17-19
- 1.2.2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辨证论治19
- 1.2.3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针刺治疗19-22
- 第二章 临床研究22-33
- 2.1 研究目的22
- 2.2 研究对象22-23
- 2.2.1 一般资料22
- 2.2.2 诊断标准22
- 2.2.3 纳入标准22
- 2.2.4 排除标准22
- 2.2.5 脱落及中止标准22-23
- 2.3 研究方法23-24
- 2.3.1 分组方法23
- 2.3.2 治疗方法23-24
- 2.4 疗效评价24
- 2.4.1 观察指标24
- 2.4.2 观察时间24
- 2.4.3 观察方式24
- 2.5 统计方法24
- 2.6 研究结果24-29
- 2.6.1 一般情况及基线分析24-26
- 2.6.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肢疫挛程度比较26-28
- 2.6.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28
- 2.6.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肢运动功能比较28-29
- 2.6.5 不良事件及脱落29
- 2.7 讨论29-33
- 结语33-34
- 参考文献34-37
- 附录37-43
- 附录1: 诊断标准37-38
- 附录2: 痉挛程度(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疗效判定38
- 附录3: Brunnstrom脑卒中恢复分级38
- 附录4: 修订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38
- 附录5: 改良lBarthe丨指数(MBI)评定量表38-39
- 附录6: 简化Fugl — Meyer运动量表(FMMS)39-43
- 致谢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其秀;王强;;脑卒中后偏瘫肢体肌痉挛的治疗对策[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祝晓忠;;腹针治疗中风后肢体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6年S1期
3 吴秋燕;;偶刺法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能力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1年08期
4 张艳;韩灵善;潘星;寄婧;杨敏;何君芳;;强化抗痉挛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王宇卉,邵福源;肌张力障碍及其治疗[J];世界临床药物;2005年03期
6 赵迎春;王晓平;;肌张力障碍治疗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1年07期
7 张长杰;痉挛性肌张力增高的药物治疗[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3年02期
8 杨花芳;左月仙;李爱霞;李敬满;李清华;郑华成;赵玉香;;肉毒素A治疗脑性瘫痪应用研究[J];河北医药;2012年03期
9 徐长水,徐军,张爱兰,王文霞,吴正礼;运动点阻滞术对脑血管病的康复期治疗[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1997年01期
10 刘加林,梁传余,王力红,刘世喜;肉毒素A的副作用及临床中应注意的问题[J];华西医学;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玫;;脑卒中流行病学[A];贵州省医学会第八届神经病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本文关键词:腹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70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