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门事亲》刺血法对《黄帝内经》刺血法的继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0-07-12 07:31
【摘要】:中医刺血疗法源远流长,被奉为中医学开山祖书的《黄帝内经》对刺血疗法就有着丰富的论述,如《素问·血气形志》云:“治病必先去其血……然后泻有余,补不足”;《素问·调经论》云:“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以及《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宛陈则除之……”。分别就刺血的原则、目的等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并对刺血的工具和方法,刺血量的多少,以及刺血的注意事项做了较为详尽的记载。这些内容对后世刺血疗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从正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其对《黄帝内经》研究颇深,深谙《黄帝内经》“多论针少论药”之真髓。其刺血疗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黄帝内经》,而又不完全拘泥于《黄帝内经》。对于刺血法的临床应用,其十分重视经络理论,主张“治病当先识其经络”,在运用汤液治疗的同时积极配合刺血疗法。这在其著作《儒门事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全书涉及刺血疗法的论述多达几十篇,几乎每则医案都引用《黄帝内经》原文作为治疗机理的阐释。足见其刺血疗法与《黄帝内经》之间的渊源和联系。 张从正以《黄帝内经》为指导,参合历代医家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如刺血发汗论、刺血攻邪论、刺血补益论,并对刺血部位和时机进行了相关论述,推动了刺血疗法的发展和创新。 本文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思维方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地整理《黄帝内经》对张从正刺血疗法的影响,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期望能够唤起人们更多地重视刺血疗法,以促进其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将主要论述以下几个内容: 1.刺血法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 2.《黄帝内经》刺血法的理论依据、刺血原则、刺血方法、刺血工具及其临床应用。 3.《儒门事亲》刺血法的理论渊源及其刺血特色,《黄帝内经》对其刺血理论的影响。 4.《儒门事亲》刺血法的临证举要。 5.基于刺血法的几点思考。 通过对《黄帝内经》、《儒门事亲》刺血疗法的整理,最终本篇论文得出以下结论: 1.《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刺血法理论已基本形成,为其理论奠基阶段,在刺血法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张从正《儒门事亲》中的刺血法理论是继承《黄帝内经》医理而来,其论病、论医理皆不离《黄帝内经》。 3.《儒门事亲》在继承《黄帝内经》刺血法之余,在刺血理论、刺血方法、刺血部位、刺血适应症等方面均有所创新,为刺血法的发展树立了典范。但其刺血思想亦有一定局限之处。 4.时至今日,刺血法仍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刺血机理、刺血法的操作、刺血适应症、放血量等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章玲,刘丽平;《黄帝内经》刺血络法之我见[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何希俊;严宏达;;刺血疗法初探[J];光明中医;2008年05期

3 黎崖冰;刺血疗法的现状与思考[J];国医论坛;2004年04期

4 任玉乐;白玉;;浅谈《儒门事亲》刺血疗法[J];国医论坛;2006年06期

5 罗和平,陈大舜,帅学忠;浅论张从正的刺血学说[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05期

6 穆艳云;夏有兵;程洁;张建斌;;我国刺血疗法研究现状及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7 刘星,王欢;中医刺血术发展史述略[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张建斌,王玲玲;张从正刺络放血的理论和实践[J];中国针灸;2001年04期

9 张弛,周章玲;刺络放血疗法探源——析《内经》刺血络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10 刘立公;顾杰;;论张从正的刺血疗法[J];中医外治杂志;2009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 郭亮邋郭剑华;[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奇云;《黄帝内经》刺血疗法探析[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51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751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0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