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与局部麻醉用于慢性鼻炎下鼻甲肥大射频消融术的对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5 08:10
   研究背景: 慢性鼻炎下鼻甲肥大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切除、激光、微波以及射频消融术等,射频消融是近年来比较新的治疗技术。下鼻甲肥大射频消融术是利用等离子原理使肥厚的鼻甲组织皱缩,特点是其治疗不损坏鼻下甲的粘膜及其表面的纤毛,有效的保护了鼻粘膜的生理功能。术中常规需先行鼻腔粘膜表面麻醉,然后以局部麻醉药物行鼻甲粘膜下浸润麻醉,即习惯称为的局麻。然而,鼻腔手术由于解剖结构的关系,局部麻醉往往难以达到镇痛完全,另外,局部注射麻醉药物会使下鼻甲形态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射频消融效果不佳。 本课题认为针刺麻醉用于该手术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针刺麻醉可分为针刺复合全麻、针刺复合椎管内麻醉和针刺复合局部麻醉等。针刺麻醉具有简便、经济、安全、无扰乱生理功能等特点,可以调整机体生理功能,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而针刺麻醉用于慢性鼻炎下鼻甲肥大射频消融手术中可以减少或不用局部浸润麻醉,从而使局部组织水肿减轻,手术解剖关系更清晰,而且其镇痛效果可满足手术需求,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局麻药的危险性,提高了手术质量,符合现代麻醉学的发展潮流。 研究目的: 针刺麻醉是在人体某些穴位或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产生提高痛阈和调节人体生理变化等功效,从而达到麻醉效果。在此基础上,辅以一定的镇静或镇痛药物,即可实施某些手术或进行术后镇痛。针刺在疼痛治疗方面,具有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缓解疼痛等功效。但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后证明,单一使用针麻可完成手术的病例较少,所以目前仅有少量的手术种类仍在使用针刺麻醉。 本研究的目的即是探讨针刺麻醉应用于慢性鼻炎下鼻甲肥大射频消融手术的可行性,目标有下述两个方面: 1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 2对生命指征影响更小,提高患者满意度 研究方法: 病例选择: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择期手术病人共61例,针刺麻醉组31例,对照组30例。 麻醉方式:针刺麻醉组:取穴后以电针诱导10分钟后开始进行表面麻醉;对照组:表面麻醉后,采用常规局部麻醉对照。 手术过程:使用Celon Pro Breath射频治疗仪,对双侧下鼻甲进行两点射频消融术。 观察指标:病人术中使用麻醉药物情况和疼痛等级;各记录点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BP)和心率(HR);术前及术后各记录点下鼻甲情况;其它:心悸、胸闷、恶心、舒适度及可接受度等。 研究结果: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统计结果显示,针刺组疼痛等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以左侧两次和右侧第二次射频消融时有显著差异;组内比较,对照组左侧消融时疼痛分级略高于右侧消融时,其中左侧第一次射频消融与右侧第一次射频消融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左侧疼痛等级高于右侧),而针刺组在手术过程中疼痛等级无明显变化,左侧消融疼痛等级低于右侧消融。 循环指标中,术中针刺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收缩压在右侧第2次消融、心率在左侧第2次消融时组间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组内比较中,针刺组术中循环指标与术前相比变化不大,对照组则在手术中双侧消融时的收缩压、右侧第2次消融时和左侧第1次消融时的舒张压、右侧第2次消融时和左侧第1次消融时的平均压与入室10分钟循环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 下鼻甲情况对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术中无胸闷、心悸、气短等情况发生,满意度与可接受度高。 研究结论: 针刺麻醉用于慢性鼻炎下鼻甲肥大射频消融治疗,具有简便、经济、安全、无麻醉药扰乱生理功能的特点,可以调整生理功能,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并且针刺麻醉无注射局麻药的痛苦,镇痛效果可满足手术需求;由于未加用局部麻醉,局部组织水肿减轻,手术解剖关系更清晰。 在本课题展开之前,在相关文献中未检索到关于针刺麻醉行下鼻甲手术的报道。本课题通过临床对比观察,为针刺麻醉在适合手术中的镇痛合理性与可行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学位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R246;R765.21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戈;加减通窍活血冲剂治疗鼻窒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127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8127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e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