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结合电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4 08:39
   椎动脉型颈椎病(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CSA),指的是由于颈椎的病变引起椎动脉血流障碍而导致脑供血不全,临床上出现以眩晕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症候群,其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近年来,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有年轻化趋势,对人们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影响日趋严重。因此,加深对本病的进一步研究,寻求一套安全有效的疗法治疗本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的: 观察坐位下牵引正骨结合电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牵引结合电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别进行比较,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为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案的优选与组合提供依据。 方法: 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牵引下正骨结合电针推拿组(治疗组),单纯牵引结合电针推拿组(对照组),每组30人。治疗组:先予推拿治疗,推拿治疗以松解颈肩部浅、深部肌肉为主,再予电针治疗,取穴:病变节段及上下节段颈椎两侧相对应的夹脊穴,每次3-5对夹脊穴,百会,双侧天柱、风池、列缺、后溪。电针治疗后予牵引下正骨治疗,根据不同错位类型分别施以推正法、摇正法、搬正法。对照组:推拿与电针治疗同上,电针治疗后予单纯牵引治疗。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在首次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的中医症候观察表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评分,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以综合评价其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两个疗程后,两组治疗前后组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两组治疗均有效,治疗后两组组间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在治疗后中医各症状组间比较中,除头痛一项外(P0.05),余均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表明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组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两组治疗均有效,治疗后两组组间《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在治疗后量表各项组间比较中,除头痛一项外(P0.05),余均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表明在改善眩晕症状与功能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中,经秩和检验后(P0.05),表明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 牵引下正骨结合电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快速有效地减轻患者眩晕等临床症状,并且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基本无医源性损伤。该综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不仅可以纠正颈椎关节错位,改善椎动脉供血,而且兼顾软组织,因此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此疗法是临床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法的优化组合,值得临床推广。
【学位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R246.9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祖国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1.1.1 对病名的认识
        1.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1.3 眩晕的治疗方法
        1.1.4 现代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1.2 西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1.2.1 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2.2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2.1 病例来源
        2.2.2 病例选择
    2.3 研究方法
        2.3.1 随机分组
        2.3.2 治疗方法
        2.3.3 观察指标
        2.3.4 疗效评定标准
        2.3.5 统计分析
    2.4 研究结果
        2.4.1 一般资料
        2.4.2 治疗结果与评分结果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牵引下正骨结合电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机理分析
        3.1.1 牵引下正骨结合电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机理分析
        3.1.2 牵引下正骨结合电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现代医学机理分析
    3.2 牵引下正骨结合电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特点
        3.2.1 以脊柱病因治疗学为基础
        3.2.2 采用三步定位诊断方法
        3.2.3 牵引与正骨相结合,优化治疗效果
        3.2.4 标本兼治
    3.3 牵引下正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安全性问题
        3.3.1 牵引体位的选择
        3.3.2 牵引角度的选择
        3.3.3 牵引重量的选择
        3.3.4 牵引时间的选择
    3.4 维持颈椎稳定性是关键
    3.5 问题与展望
        3.5.1 随机、对照、盲法应用的缺陷
        3.5.2 疗效评价指标的局限性
        3.5.3 缺乏随访及远期疗效评定
        3.5.4 治疗机理的推测性
        3.5.5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怀全,刘爱忠;浅述坐位牵引法治疗颈部脊柱病症对颈曲的不利影响[J];按摩与导引;2000年06期

2 张涛,高延征,闫守月,杨敏杰;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术式选择[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年01期

3 韩伟,欧阳甲,刘克,王金红,宋沛松,孔抗美;椎动脉型颈椎病研究进展[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年01期

4 曾庆明;方丽萍;熊毅;叶芳;叶珊芬;;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07年11期

5 郭之平;针刺风池穴治疗颈性眩晕116例[J];河南中医;2001年05期

6 瞿东滨,钟世镇,李忠华;枢椎横突孔观测及其临床意义[J];解剖学杂志;1999年02期

7 姜瑛,于子娟,陈绍晋,金颖,王宗强;颈椎牵引X线研究及临床应用[J];颈腰痛杂志;2000年04期

8 倪红联,罗志军;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选择性牵引治疗(附47例报告)[J];浙江临床医学;2000年09期

9 张仲博;房敏;蒋诗超;周强;;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2年03期

10 李建平;;电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冼生;颈三针加四神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圆;温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李盈;牵引下正骨结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40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840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4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