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巧克力样囊肿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16:00
本文关键词:针药结合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巧克力样囊肿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卵巢巧克力样囊肿(OEC)患者给予针药结合治疗,观察该疗法对囊肿大小、CA125水平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的情况。 方法 将符合肾虚血瘀型诊断标准的30例卵巢巧克力样囊肿患者给予针灸结合口服中药治疗,针灸穴取关元、中极、三阴交(双侧)、血海(双侧)、子宫(双侧)、足三里(双侧)、肾俞、太溪、肝俞;口服中药给予归肾丸合琥珀散加减,治疗3个月,经期停止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囊肿最大直径、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清CA125的含量。 结果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针药结合治疗痊愈率为3.33%,显效率为30.00%,有效率为26.67%,总有效率为60.00%;患者治疗后疼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经血有血块等肾虚血瘀症状明显好转;血清CA125水平以及卵囊肿大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巧克力样囊肿能明显改善患者痛经、月经失调、腰骶部不适、性交痛等症状和降低血清CA125的水平,缩小囊肿大小。
【关键词】:卵巢巧克力样囊肿 肾虚血瘀型 针灸 中药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6.3;R271.9
【目录】:
- 缩略语表6-7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9
- 引言9-10
- 文献综述10-21
- 1 中医对肾虚血瘀型卵巢巧克力样囊肿的认识10-14
- 1.1 古代医籍肾虚血瘀型卵巢巧克力样囊肿的认识10-12
- 1.1.1 古代医籍对“ve瘕”病名的认识10
- 1.1.2 古代医籍对ve瘕肾虚血瘀病机的认识10-11
- 1.1.3 古代医籍对肾虚血瘀型ve瘕的治疗11-12
- 1.2 近代中医对肾虚血瘀型卵巢巧克力样囊肿的认识12-14
- 1.2.1 内治法12-13
- 1.2.2 外治法13-14
- 2 针灸治疗卵巢巧克力样囊肿的研究14-17
- 2.1 文献记载14
- 2.2 临床研究14-16
- 2.2.1 单纯针刺14-15
- 2.2.2 针灸结合15
- 2.2.3 针药结合15-16
- 2.2.4 针刺结合微波16
- 2.3 治疗机制16-17
- 2.3.1 提高免疫功能16
- 2.3.2 改善内分泌功能16-17
- 2.3.3 调节血液流变性17
- 3 现代医学关于卵巢巧克力样囊肿的研究近况17-21
- 3.1 现代医学病因病机的研究17-19
- 3.1.1 在位内膜决定论18
- 3.1.2 免疫因素18
- 3.1.3 遗传因素18
- 3.1.4 内分泌因素18-19
- 3.2 卵巢巧克力样囊肿的诊断19-20
- 3.2.1 临床表现19
- 3.2.2 影像学检查19
- 3.2.3 腹腔镜检查19
- 3.2.4 血清标记物19-20
- 3.3 卵巢巧克力样囊肿的治疗20-21
- 3.3.1 药物治疗20
- 3.3.2 手术治疗20
- 3.3.3 手术与药物联合治疗20-21
- 临床观察21-28
- 1 临床资料21
- 1.1 病例来源21
- 1.2 年龄分布情况21
- 1.3 病程分布情况21
- 2 诊断标准21-23
- 2.1 西医临床诊断标准21-22
- 2.2 中医临床诊断标准22
- 2.3 中医肾虚血瘀型诊断标准22
- 2.4 纳入标准22
- 2.5 排除标准22-23
- 2.6 剔除标准23
- 3 分组及试验设计23-26
- 3.1 试验设计23
- 3.2 样本大小23
- 3.3 治疗方案23-24
- 3.4 观察方法24-25
- 3.4.1 安全性评价指标24
- 3.4.2 疗效性评价观察指标24
- 3.4.3 观察时点24-25
- 3.4.4 不良反应观察25
- 3.5 疗效评定标准25-26
- 3.5.1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25
- 3.5.2 中医症候评定标准25-26
- 4 数据处理与技术路线26-28
- 结果28-31
- 1 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28
- 2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疗效比较28-29
- 3 治疗前后血清CA125水平比较29
- 4 治疗前后巧囊大小变化比较29
- 5 安全性评价29-30
- 6 复发率评价30-31
- 讨论31-41
- 1 肾虚血瘀为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基本病因病机31-32
- 1.1 血瘀为标31
- 1.2 肾虚为本31-32
- 2 补肾化瘀是基本治疗大法32-33
- 2.1 活血化瘀治标32
- 2.2 益肾调经治本32-33
- 3 针药的组方依据和分析33-37
- 3.1 针灸穴位的组方依据和分析33-35
- 3.2 中药方剂的组方依据和分析35-37
- 4 研究结果分析37-39
- 4.1 疗效评价37
- 4.2 作用机理探讨37-39
- 4.2.1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37-38
- 4.2.2 调节机体血液循环38-39
- 4.2.3 调节机体激素分泌39
- 5 小结与展望39-41
- 结论41-42
- 致谢42-43
- 参考文献43-4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7-49
- 个人简历49-50
- 附件50-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健伟;颜真淑;刘蔚;鲁照明;;红金消结胶囊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治疗中的作用分析[J];北方药学;2012年04期
2 赵宁侠;郭瑞林;任秦有;史恒军;张周良;;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性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宗岩;;益肾化瘀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28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4 郑泳霞;;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诊治思路[J];光明中医;2011年02期
5 郎景和;;以转化医学的观念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年04期
6 彭尧书;钱旭;谢精华;;针刺结合微波治疗卵巢囊肿39例[J];光明中医;2012年10期
7 林静,裴风兰,张子平,郭梅录,李玉英;中医药综合治疗卵巢囊肿的体会[J];河北中医;2001年09期
8 陈玉泉;;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年03期
9 李淑萍;刘晨;薛茜;霍国敏;;针刺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8年04期
10 徐美炎;曹毅君;;中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35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2年12期
本文关键词:针药结合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巧克力样囊肿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5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95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