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16:06
本文关键词: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目的:对比观察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并为临床制订规范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中风恢复期以肢体功能障碍为主的患者60名,按照纳入顺序依次编号,按照预先生成的随机分组方案,随机分为传统针刺和分期针刺组。两组分别接受传统针刺的辨证取穴治疗和现代康复理论指导下的分期针刺取穴治疗,并同时接受系统现代康复治疗。每日针刺1次,电针治疗,每次30分钟,10天为一疗程,休息1天,继续下一疗程,治疗6疗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FMA及MBI评分比较、步行能力分级情况比较、偏瘫肢体Brunnstrom分期分布比较。 结果: 1、从两组患者肢体偏瘫治疗情况、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试验结束后,传统针刺组基本治愈6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10例,无变化2例,恶化0例。显效率60%;分期针刺组基本治愈8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3例,无变化1例,恶化0例。显效率8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步行能力均有改善,但分期针刺组优于传统针刺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偏瘫肢体Brunnstrom分期分布均有提高,分期针刺组优于传统针刺组,二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传统针刺和分期针刺对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均有改善。但从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步行能力情况、偏瘫肢体Brunnstrom分期分布情况比较,分期针刺组均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且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中风 偏瘫 肢体功能障碍 分期针刺 康复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24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0
- 第一章 文献研究10-19
-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中风的认识及针灸治疗记载10-12
- 1.祖国医学对中风的认识10-11
- 2.中风的针灸治疗记载11-12
- 第二节.分期针刺中风偏瘫治疗概况12-16
- 第三节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的研究16-19
- 1、现代康复对脑卒中后肢体偏瘫运动功能恢复模式的认识16-17
- 2、脑卒中现代康复原则17
- 3、脑卒中现代康复治疗技术17-19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19-30
- 一、研究目的19
-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19-21
- (一)病例来源19
- (二)诊断标准19
- (三)病例入选标准19
- (四)排除标准19
- (五)中止实验标准19-20
- (六)分组及治疗方案20
- (七)观测项目20-21
- (八)观测方法21
- (九)疗效判定标准21
- (十)统计方法21
- 三、临床结果:21-24
- 四、结果分析:24
- 五、讨论24-30
- (一)脑卒中后肢体偏瘫针灸治疗方案的选择24-26
- (二)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的优势26-30
- 第三部分 结语30-31
- 一、结论30
- 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0-31
- 参考文献31-33
- 附录33-42
- 致谢42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礼;中风偏枯的证治规律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311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