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型颈椎病新方案的临床研究
本文关键词: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型颈椎病新方案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观察针刀松解颈周腧穴对颈型颈椎病患者VAS,PPI,颈椎生理曲度,颈椎主动活动度的影响,同时与推拿对照组比较,评价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验证此新方案的优越性,为临床治疗颈型颈椎病提供更加有效、安全、可重复操作的新方法。 方法:研究共纳入病例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针刀配合颈曲灵组和推拿配合颈曲灵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在VAS,PPI,颈椎生理曲度,颈椎主动活动度等方面的差异,评价试验组的临床疗效。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两组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①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PPI评分有显著差异;而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刀松解颈周腧穴能更好地缓解疼痛。②颈椎主动活动度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运动度比较,颈椎前屈、后伸、屈曲、旋转运动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刀松解颈周腧穴能更好地改善颈椎活动障碍,,疗效更加明显。③颈椎生理曲度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优于对照组的趋势。提示针刀松解颈周腧穴能更好地改善颈椎生理曲度。④疗程结束后,试验组治愈8例,显效15例,好转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愈显率为77%;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10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愈显率为40%。经Ridit分析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Ridit分析两组显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针刀松解颈周腧穴在颈型颈椎病患者VAS评分,PPI评分,颈椎主动活动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针刀松解颈周腧穴可消除无菌性炎症、调节颈椎肌肉张力,纠正肌肉痉挛,增加脊柱稳定性及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致痛物质吸收等。疗效显著、安全,具有可重复性,可规范操作,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简便实用,值得基层推广。
【关键词】:针刀 腧穴 临床观察 颈椎生理曲度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6.9
【目录】:
- 提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9
- 临床研究9-13
- 1 临床资料9-11
- 1.1 一般资料9
- 1.2 病例选择标准9-11
- 1.2.1 诊断标准9-10
- 1.2.1.1 中医诊断标准9-10
- 1.2.1.2 西医诊断标准10
- 1.2.2 纳入标准10
- 1.2.3 排除标准10-11
- 1.2.4 剔除标准11
- 2 研究方法11-13
- 2.1 治疗方法11-12
- 2.2 观察指标12
- 2.3 统计方法12-13
- 研究结果13-17
- 1 疗效研究结果13-16
- 1.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VAS 评分比较13
- 1.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强度(PPI)比较13
- 1.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值比较13-14
- 1.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主动活动度的比较14-16
- 1.4.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屈伸运动度比较14
- 1.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屈曲运动度比较14-15
- 1.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旋转运动度比较15-16
- 1.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疗效比较16
- 2 治疗期间不良事件记录16-17
- 讨论17-24
- 1、中医学对颈型颈椎病的认识17-18
- 2、现代医学对颈型颈椎病的认识18-19
- 2.1 一般认识18
- 2.2 生物力学的研究18-19
- 2.3 影像学的研究19
- 2.4 临床试验研究19
- 2.5 其他19
- 3、针刀医学对于颈型颈椎病的认识和诊治特点19-20
- 4、结果分析与讨论20-24
- 4.1 颈椎生理曲度与颈型颈椎病的联系20-22
- 4.1.1 颈椎生理曲度对颈椎稳定性和颈椎局部生物力学的影响20-21
- 4.1.2 颈型颈椎病的发病过程对颈椎生理曲度的作用21-22
- 4.1.2.1 颈部肌肉力量失衡,引起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21
- 4.1.2.2 颈椎运动功能长期不合理地应用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变化21-22
- 4.1.2.3 颈椎间盘变性22
- 4.1.2.4 颈部韧带损伤22
- 4.2 针刀松解对于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22-24
- 4.2.1 针刀医学22-23
- 4.2.2 改善颈椎曲度是治疗颈椎病的重要一环23-24
- 结语24-25
- 参考文献25-27
- 综述27-38
- 参考文献34-38
- 附录38-39
- 致谢39-40
- 详细摘要40-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蒙欢;苑洁;华夏;陈国民;;传统推拿结合旋转拔伸整复术治疗软组织型颈椎病89例[J];按摩与导引;2007年12期
2 郭长青;冯涛;陈幼楠;刘乃刚;袁红;孙红梅;吴海霞;许红;韩森宁;杨淑娟;;针刀松解法对肩周炎家兔模型局部组织形态学及TGFβ-1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3 陈水金;王诗忠;;“三步五法”治疗颈型颈椎病60例临床疗效观察[J];福建中医药;2011年05期
4 吴际生;徐雀莺;;针刺结合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8年05期
5 赵显;雷亮;冯润;杨利学;;中药热敷加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谢林;王明绪;施杞;;基于“肝主筋”组方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2011年06期
7 徐珊宁;郑敏钦;;刮痧配合走罐治疗颈型颈椎病60例[J];光明中医;2011年08期
8 张锦芝;;血液流变学测定对小针刀治疗颈椎病前后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9年03期
9 周金香;董华贞;陈文艺;蔡少娜;方晓兰;;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0年08期
10 陈倚天;许秉诚;;后溪穴配申脉穴治疗颈型颈椎病[J];湖北中医杂志;2012年03期
本文关键词: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型颈椎病新方案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324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