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疗法降低IVF-ET中OHSS发生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13:00
本文关键词:针刺疗法降低IVF-ET中OHSS发生的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本研究针对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具有发生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OHSS)高危风险的PCOS/PCO患者辅助传统针刺疗法,评价针刺疗法降低中重度OHSS发生的有效性,探讨针刺疗法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观察针刺疗法影响卵泡液中代谢组学的变化。 力法在于兰大一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ET治疗的患者中,选取符合本实验纳入排除标准的具有高危OHSS发生风险的PCOS/PCO患者102人,随机分为针灸+促排卵组(实验组)和单纯促排卵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标准GnRH-a长方案促排卵治疗,实验组于促排卵第一天开始辅助传统针刺治疗,直至停药日结束,应用ELISA法测量两组>1.6cm卵泡的卵泡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6(IL-6),β-内啡肽(p-EP)等指标;应用生化分析仪测量两组卵泡液中代谢组学指标。观察两组临床治疗用药即GnRH-a用量、促性腺激素(Gn)用量等差异;比较两组临床结局获卵数、MⅡ卵数、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差异;及两组OHSS发生情况OHSS发生率、中重度OHSS比例、促排卵全过程雌激素变化等差异。 结果1.实验组中重度OHSS发生率为28.85%,对照组中重度OHSS发生率率为48%,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妊娠率、流产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73.33%vs.71.05%,6.06%vs.3.70%,p>0.05);2.移植日实验组血清E2低于对照组(2452.66±642.76vs.2538.13±647.37,p0.05);3.实验组移植日血清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低于对照组(14.42±3.85vs.16.98±4.20,10.81±3.26vs.12.89±3.97,p0.05);4,实验组血清β-EP浓度、卵泡液β-E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409.62±335.51vs.203.09±350.13,1311.1±416.2vs.1046.6±458.3,p0.05),实验组卵泡液VEGF浓度低于对照组(257.3±103.10vs.265.1±96.91,p0.05);5.实验组卵泡液K+、Na+离子浓度低于对照组(3.75±0.15vs.3.83±0.23,136.68±3.51vs.138.47±3.87,p0.05),Ca2+离子浓度高于对照组(1.86±0.08vs.1.82±0.09,p0.05)。 结论传统针刺辅助治疗能够降低IVF/ICSI-ET治疗过程中中重度OHSS的发生率,可能是通过减弱机体炎性反应及炎性因子的分泌,降低血清中E2分泌对心血管的副作用,改善卵巢局部微环境及新陈代谢,增加β-EP浓度调节GnRH分泌来综合发挥抑制OHSS发生的作用。
【关键词】:针刺疗法 IVF-ET/ICSI OHSS VEGF β-EP 代谢组学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6.3;R714.8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第一章 前言9-17
- 1.1 OHSS研究现状9-13
- 1.2 B-EP研究现状13-14
- 1.3 卵泡液代谢组学研究进展14-17
- 1.3.1 物质代谢14-15
- 1.3.2 离子代谢15-17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17-29
- 2.1 研究对象17
- 2.2 诊断标准17-19
- 2.2.1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诊断及分级标准17-19
- 2.2.2 多囊卵巢综合征19
- 2.2.3 多囊卵巢19
- 2.3 患者选取标准19-21
- 2.3.1 纳入标准19-20
- 2.3.2 排除标准20-21
- 2.4 材料与设备21-22
- 2.4.1 临床药物21
- 2.4.2 临床针灸用品21-22
- 2.4.3 试剂与仪器22
- 2.5 实验分组22
- 2.6 方法与步骤22-27
- 2.6.1 临床试验方案22-26
- 2.6.2 实验室指标测定26-27
- 2.7 观察指标27-28
- 2.7.1 临床指标27-28
- 2.7.2 实验室指标28
- 2.8 统计方法28-29
- 第三章 结果29-38
- 3.1 一般情况比较29-30
- 3.2 治疗情况比较30-32
- 3.3 OHSS相关比较32-38
- 第四章 讨论38-52
- 4.1 实验均衡性38
- 4.2 针刺降低OHSS有效性分析38-40
- 4.3 针刺降低OHSS发生机制分析40-49
- 4.3.1 降低炎性反应作用40-43
- 4.3.2 增加β-EP分泌抗高应激状态43-44
- 4.3.3 调节生殖激索紊乱状态44-46
- 4.3.4 改善卵子发育局部微环境及新陈代谢46-49
- 4.3.5 降低病人相关心理压力49
- 4.4 中医学理论分析49-51
- 4.5 总结51-52
- 参考文献52-57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57-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晓泓;宋晓琳;徐莉莉;张露芬;郭孟玮;任晓暄;赵雅芳;王洪彬;莫捷;孙志芳;朱江;;不同介入时机针刺三阴交穴对痛经大鼠下丘脑、垂体β-EP含量和HSP70表达的影响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09期
2 黄道兰;许峰;温雅兰;谢能轩;;针药并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3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1年08期
3 洪志鹏,陈福真,符伟国,徐欣;雌激素对血流动力学及多发性大动脉炎血管重构的影响[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1年01期
4 何晓霞;张学红;魏清琳;;初步探讨针刺治疗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影响[J];生殖与避孕;2011年12期
5 杨秋英;俞瑾;归绥琪;;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电针促排卵效果与中枢阿片肽活动力的关系[J];生殖医学杂志;1992年01期
6 赵丕文;牛建昭;David Yue-Wei Lee;孙丽萍;陈梦;陶仕英;;雌激素、雌激素受体与心血管疾病[J];时珍国医国药;2012年11期
本文关键词:针刺疗法降低IVF-ET中OHSS发生的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0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340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