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1-10-23 07:32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2例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试验组(41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和对照组(41例,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结果两组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文章来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11(03)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试验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2.2 两组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通胆汤联合茴三硫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J]. 田承满,童光东.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10)
[2]小柴胡汤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作用研究[J]. 刘富森.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11)
[3]利胆排石汤辅助胆道镜取石术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疗效及对胆汁成石成分、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 毛艳平,张能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04)
[4]临床路径对医疗资源使用的效益——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为例[J]. 郭昱君,关翎,邱亨嘉,杨燕绥.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8(08)
[5]胆囊癌、胆囊腺瘤性息肉和慢性胆囊炎组织中p53、β-catenin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李卫峰,张景丽,陆中萃.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04)
[6]柴芩舒胆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及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J]. 韩伟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04)
[7]微创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J]. 陈亚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15)
[8]大柴胡颗粒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郁热证的临床研究[J]. 陈静,沈洪,林越汉,廖恒祥,江一平,王垂杰,金小晶,苏娟萍,邵凤珍,邹建东,刘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4)
[9]慢性胆囊炎患者电针针刺阳陵泉穴后胆囊收缩素变化与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观察[J]. 曹子洋,张延彬,张宏春,郑英.  中国全科医学. 2016(33)
[10]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J]. 闻天学,王郝.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6(20)



本文编号:3452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3452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c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