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左侧大包穴对健康青年男性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安全性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11:13
本文关键词:针刺左侧大包穴对健康青年男性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安全性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针刺健康青年男性左侧大包穴不同时间点时,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各参数的改变情况,探讨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在针刺左侧大包穴时发生的变化,为临床治疗其相应供血区的脑缺血或脑出血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男性青年志愿者8名,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显像其大脑中动脉(M CA)血流量均正常,且既往否认心脑血管、周围血管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检查前三天均停止吸烟及饮酒,未服用任何药物,保持充足睡眠,征得其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后进行实验。 实验时室温保持在(23.00±4.78)℃,湿度为(55.30±4.06)%,实验志愿者在安静状态下15分钟后进行针刺。所有操作由专人负责,施针者为针灸医师一人,操作TCD者为专业技师,尽量在操作过程中减少误差。被检测者取仰卧位,头转向一侧,充分暴露其颞部,将TCD探头分别置于受试者的双侧颞窗探及双侧MCA,微调探头以获得清晰稳定的M CA图像,针刺受试者的左侧大包穴,在针刺前10min、进针得气时、行针时、出针时及出针后10min,分别检测和记录MCA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及阻抗指数(RI)的数值。将以上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7.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针刺左侧大包穴在出针时左侧MCA血液动力学参数的RI、PI(分别为0.52±0.04、0.79±0.143)及出针后10min的PI(0.79±0.11)均较进针前10min(分别为0.56±0.04、0.92±0.14)相比有所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左侧MCA的各值较针刺前10min无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 2.针刺左侧大包穴,在各个时间点的右侧MCA各值与进针前10min的MCA各个值比较没有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在针刺左侧大包穴时,可以降低出针时同侧大脑中动脉的PI、RI及出针后10min的PI,具有累积的针刺效应。提示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PI、RI降低的患者在必须选用大包穴作为治疗穴位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该穴位。 2.在针刺左侧大包穴时,对于对侧MCA的Vs、Vd、Vm、PI及RI并无影响。 3.针刺左侧大包穴对同侧MCA的Vs、Vd及Vm无影响的累积效应与针刺留针时间可能有关,提示针刺时适量减少留针时间。
【关键词】:大包穴 大脑中动脉 经颅多普勒超声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6
【目录】:
- 缩略词表5-6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2
- 综述12-22
- 1.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12
- 1.1 TCD简介12
- 1.2 检测结果分析12
- 1.3 TCD的临床应用12
- 2 、脑血流循环的解剖12-15
- 2.1 大脑中动脉(MCA)12-15
- 2.2 动脉环(Willis环)15
- 3 大包穴15-22
- 3.1 十二正经15-16
- 3.2 十五络脉16-17
- 3.3 络穴17-19
- 3.4 大包穴的现代研究进展19-22
- 实验研究22-24
- 1 实验器具22
- 1.1 主要仪器22
- 1.2 针具22
- 2 研究对象及实验环境22
- 2.1 研究对象22
- 2.2 实验环境22
- 3 实验方法22-24
- 3.1 针刺22
- 3.2 检测方法22-23
- 3.3 数据记录及处理23-24
- 结果24-34
- 1 针刺左侧大包穴在不同时间点左侧MCA的TCD各参数比较24-29
- 1.1 针刺左侧大包穴在不同时间点对左侧MCA的Vs的影响24-25
- 1.2 针刺左侧大包穴在不同时间点对左侧MCA的Vd的影响25-26
- 1.3 针刺左侧大包穴在不同时间点对左侧MCA的Vm的影响26-27
- 1.4 针刺左侧大包穴在不同时间点对左侧MCA的PI的影响27-28
- 1.5 针刺左侧大包穴在不同时间点对左侧MCA的RI的影响28-29
- 2 针刺左侧大包穴在不同时间点对右侧MCA的TCD各参数比较29-34
- 2.1 针刺左侧大包穴在不同时间点对右侧MCA的Vs的影响29-30
- 2.2 针刺左侧大包穴在不同时间点对右侧MCA的Vd的影响30-31
- 2.3 针刺左侧大包穴在不同时间点对右侧MCA的Vm的影响31-32
- 2.4 针刺左侧大包穴在不同时间点对右侧MCA的PI的影响32-33
- 2.5 针刺左侧大包穴在不同时间点对右侧MCA的RI的影响33-34
- 讨论34-39
- 1 针刺安全性34-35
- 1.1 禁刺部位34
- 1.2 心身刺禁34
- 1.3 病症刺禁34-35
- 1.4 针刺安全性讨论35
- 2 针刺与大脑35-37
- 2.1 针刺与大脑皮层35-36
- 2.2 针刺与边缘系统36
- 2.3 针刺与MCA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36
- 2.4 关于针刺累积效应的认识36-37
- 3 不足与展望37-39
- 结论39-40
- 致谢40-41
- 参考文献41-4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45-47
- 个人简历47-48
- 附录48-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伍立 ,江一平;浅谈微循环与络脉的关联[J];北京中医;1986年02期
2 何微;大包穴配支正穴治疗急性腰扭伤[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3 穆腊梅;络脉是附属于经脉的立体网状系统[J];湖北中医杂志;1994年06期
4 赵利华;络穴临床应用举隅[J];江苏中医;2001年03期
5 常富业;张允岭;王永炎;;毒的临床表征与中风病毒损脑络探析[J];江苏中医药;2009年10期
6 李梢;王永炎院士从“络”辨治痹病学术思想举隅[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7 王永炎,杨宝琴,黄启福;络脉络病与病络[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8 王永炎,常富业,杨宝琴;病络与络病对比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常富业;王永炎;张允岭;李辉;李云;袁英;;毒损络脉诠释[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10 宋俊生;试述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J];辽宁中医杂志;200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丽君;针刺持续性神经响应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针刺左侧大包穴对健康青年男性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安全性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0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370682.html